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资不抵债!又一家合资车企陷入危机,高管:贴得起中国市场

很意外,根据近日发布的2023年财报,在华合资公司,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已经资不抵债!

数据显示,2023年该公司资产总额为2.08万亿韩元,负债总额为2.48万亿韩元,这样算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119%,已资不抵债。

面对如此难堪的局面,公司高管却一副不以为意,成竹在胸的模样。

在去年的第15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口出狂言:“我们今年一季度全球挣了21亿美元,完全贴得起中国市场,你本土企业有这些资金实力玩?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

那么问题来了,起亚高管大放厥词,究竟是因为打不赢中国本土车企,又不想放弃中国市场,打肿脸充胖子,暂时先苟着?

还是真就像他说的那样,准备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中国车企自己卷生卷死,相互拼杀,死伤无数的时候它再冲进来摘果子?

起亚在中国艰难度日

近几年,悦达起亚在中国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去年,悦达起亚累计销售了8.38万辆,较上年9.47万辆的销量下滑了11.4%,老牌的合资车还赶不上造车新势力的水平。

进入2024年,悦达起亚在中国的表现依然糟糕,一季度仅销售了1.86万辆,占该品牌销量的37%。

起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被强势崛起的国内车企迅速抢占,据了解,自从东风退出以来,公司就一直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了。

既然亏损严重,几乎就只剩一副空皮囊了,那为什么起亚还赖着不走呢?

答案是外资车企可能真的是在等着中国车企互相绞杀,他们像狩猎者一样在旁边潜伏等待:

你们烧钱打价格战,好不容易把市场培育起来了,也就到了你们最虚弱的时候了,我正好进场摘果子。

中国新能源车深陷价格战

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规模不断扩大,在当下国内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2023年新能源汽车掀起了空前的价格战。

价格战贯穿全年,至今已经历了至少三轮。

年初,由特斯拉首先拉开序幕,Model 3Model Y大幅降价,创下历史最低价格记录。

国内主流车企纷纷下场参战,蔚来比亚迪五菱小鹏等纷纷下调价格。

到了12月,比亚迪再次全系降价,各造车新势力跟进,现金优惠力度达到了1-5万元。

进入2024年,价格战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仅在1月份,就有特斯拉、零跑、智己、小鹏极氪等超过16家车企下调某些车型的售价,或者是强推限时现金优惠等促销政策。

就连一贯以高冷示人的理想也下场厮杀,1月12日,理想汽车官宣降价,全系车型下调3万元。

据统计,1月初乘用车总体市场折扣率约20%。

有预测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乘用车的销量约为2500万辆,这一数字实际上是低于2017年的水平的。

虽然如此,但很多车企制定的2024年销售目标仍十分激进。

比如理想汽车就表示在2024年将对年销80万辆的目标发起挑战,同比增长113%。

毫无疑问,内卷将进一步加剧。

但是增收不增利,很多车企都是在赔本赚吆喝。

新能源汽车中,除了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埃安4家实现了盈利,其他车企还都在亏损中。

惨烈的价格战之下,很多新能源品牌正在被市场加速淘汰。

据统计,巅峰时,曾有300家企业排队申请造车资质,62家造车新势力发布新能源战略,现在仅有17家新势力有销量,大部分的年销量在4位数之下。

可以预见的是,行业集中度将快速提升,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近日就曾谈到,预计现有的126个品牌中,TOP10车企将占据85%的市场份额,剩下的116个品牌将去拼争剩下的15%份额。

很多车企必然面临关停并转。

警惕遭外资狩猎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现已是红海一片,各品牌已杀红了眼。

但我们真正的对手是谁呢?

不要忘了环伺四周的外资车企。

有没有一种可能,外资会乘机收购那些在市场出清过程中破产的中国车企,利用他们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杀个回马枪。

外资车企的优势在于资金足,子弹够。

虽然外资车企目前在中国新能源车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放眼全球,传统燃油车仍占据主导地位,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仍在个位数。

在中国资不抵债的起亚,2023年在全球的销量达到了30.8万辆,同比增长6.4%。

现代汽车集团实现营收99.8万亿韩元,净利润8.78万亿韩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所以起亚高管的如意算盘是:先让你们自己烧死,我再收拾残局。

让本土车企先自相残杀,人家就在一旁苟着,同时尽可能地充实腰包,等到时机来临,再进场收购,吞下那些精疲力尽的本土车企,再重新瓜分市场。

放眼全球市场,这其实是资本惯用的套路,包括很多我们自认为的民族品牌,都曾经因在价格战中元气大伤,而无奈卖身给了外资。

比如苏泊尔太太乐南孚电池哈尔滨啤酒,如今的身后分别是欧洲Seb公司、雀巢、美国吉列、百威啤酒

然后外资又披着民族品牌的外皮,蹭国潮流量赚盆满钵满。

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被外资狩猎,避免为他人做了嫁衣。

那具体应该怎么办呢?中国新能源汽车要破局,需要两条腿走路:

一是加大自主创新,技术升级,做强自身。

应该在品牌价值和竞争壁垒的方面做文章,靠实力而不是靠低价活下去,改变现在整体盈利困难的局面。

整个行业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能单靠挤死别人来做大自己。

二是加快出海的步伐,削弱对手实力。

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必须要提速,继续在全球范围中抢占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这样一方面是在给自己纾困,一方面也是在挤压外资车企的利润空间,消耗他们手里的子弹。

这样,等到外资车企想要杀个回马枪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也无能为力了,只能是想想而已。

写在最后: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中国新能源汽车好不容易发展起来,做到了全球领先,但仍应时刻保持警惕。要努力从价格战中脱身,建立自己的品牌护城河,避免被外资狩猎,抢走胜利果实。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