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要运动更要精致,凌渡L还是思域,年轻人该选谁?

凌渡思域一直以来都是紧凑级运动轿车市场中的代表车型,前者靠着“宽体轿跑”走红,后者更是在八代时期就屡屡出现在各大杂志的好评榜中。现如今,两款车不约而同地完成了换代,变身为了L,也带来了最新产品。至于谁更能讨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在拿到它们的钥匙后,对比马上开始。

外观

说实话,L实车要比照片中好看得多,同时和相比,它也更能激起我的兴趣。这源自于L这套新鲜感很强的设计语言,它与大众以往燃油车的设计风格截然不同,大嘴格栅配上全系标配的无边框车门以及掀背式尾门,让整台车既有活力,又不失精致与调性。从这几天接触下来的情况来看,它比有着更高的回头率。

这边虽说变化也很大,但和十代相比,原有的激进风格被雪藏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更偏家用的设计,在锐利线条减少的情况下,整车表达个性的欲望自然而然低了许多。

而将两台车摆在一起后,风格差异体现地更为明显,尤其是前脸,L靠着更大的格栅、更锐利的大灯以及引擎盖上的棱线,视觉上更为凶悍。而则十分温和居家,“眼睛”里少了以往的凌厉 ,多了些饱经世事后的成熟与稳重。

两款车的大灯均采用了全LED的光源。L上的IQ.Light灵眸智能矩阵式大灯靠着透镜的加持,视觉上要更高级一些;则是常规的透镜+反射瓦类型。功能层面,IQ.Light智能矩阵式大灯内独立的LED发光灯珠可以通过不同开闭组合方式实现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低速时光照范围更宽,高速时也能避免对对向驾驶员产生眩光;虽然没有L上那么丰富的功能,但也支持大灯自动开启和远近光自动切换。

除此之外,IQ.Light作为灯光系统的总称,在L上还带来了丰富的灯光效果,包括前后发光LOGO+贯穿式灯带和侧面的照地迎宾灯,仪式感营造地相当到位。

来到车侧,L使用了溜背式设计,前低后高的姿态很有蓄势待发的力量感;则为传统的三厢车造型,风格向雅阁靠拢。轮毂方面,L采用了多辐条的双色轮毂设计,尺寸为18英寸,“跑感”很强;则配了一套17英寸的哑光黑花瓣轮圈。

车尾方面的比拼,L贯穿式灯组设计精致感和科技感无疑要更为突出一些,发光LOGO下方还有令人往高端联想的“LAMANDO”英文字符,而的心思可就没那么细腻了,简单粗暴地通过黑色尾翼来与“运动”捆绑。

内饰

两款车的内饰进步都是喜人的。L不但用上了触控式按键,还带来了在系中难得一见的双联屏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偏向驾驶者一侧的中控台也使得车内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这边选材用料较之老款有所提升,但碍于传统的对称式布局,科技感稍逊L一筹。

除此之外,两台车在内饰的感知质量上也有差距。L枪灰色的主色调搭配软搪塑、缝线、皮革以及金属质感的饰板的点缀,高级感更为突出;则吃了一黑到底的亏,色彩较为单一,材质选用也不够多元化,蜂窝状的贯穿饰板虽然足够精致,但时间一长就成了藏污纳垢之处,清理起来比较麻烦。

两款车的方向盘都采用了真皮包裹,盘辐粗细恰到好处,握感饱满细腻。L在三九点位置还做了打孔处理,更符合自身运动轿跑的设定。

而在屏幕的对比中,虽然都是全液晶仪表盘+大尺寸中控屏幕的组合,但L由于采用了双联屏,且屏幕尺寸更大,观感要更为现代一些。屏幕显示效果L也要更为出色,不光分别率更高,UI设计和颜色搭配也更为精美。

L的W-HUD抬头显示也值得一提。车辆的行车状态和路况导航都可以直接投射到挡风玻璃上,信息获取更加便利,进而让驾驶更加安全。

除此之外,电子挡把、8扬声器的Beats音响以及30色的氛围灯都是年轻人喜欢的物件,无形中提升了L的档次感。

车机对比

L 12英寸中控屏内搭载的是最新的MOS 3.2车机系统。UI设计简约、排布直观,操作流畅度也令人满意。系统支持了无线CarPlay和CarLife,无需数据线便可以将手机上的内容投射在车机屏幕上。而系统本身也支持酷我音乐、喜马拉雅FM、在线导航、视频等应用,基本满足了用户在车内的娱乐交互需求。

L相比,中控屏尺寸只有9英寸,UI设计比较朴素,且不支持CarPlay,对年轻人不太友好。 其他方面倒是很合理,导航、音乐以及语音识别等功能都有。

座椅和空间对比

座椅方面,L采用了贝壳式的撞色座椅,设计感和配色都不错,两侧护翼较高,可以提供更好的侧向支撑。采用的是翻毛皮+皮的座椅面料组合,也是偏运动的设计。

乘坐感受上,L比的填充物更加柔软,同时主副驾座椅均支持10向电动调节;相对L座椅更硬,纵向支撑更强,且配置也没L那样面面俱到,不光副驾驶为手动调节,而且不能调节坐姿高低。

空间方面,L和后排表现旗鼓相当,身高170cm的体验者腿部空间宽裕,L稍稍领先,应付家用绰绰有余。

两台车前后排都提供了足量的电源接口,且均在前排配备有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其他常规的储物空间容积两款车都很可观,实用性还是挺不错的。

而提及实用性,L在后备厢方面的优势可谓巨大。其掀背式的尾门提供了更大的后备厢开口,座椅放倒后地板也更为平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L还配备一脚踢功能,方便腾不开双手时打开后备厢。

驾驶感受对比

终于到了最想体验的驾驶环节,L搭载了一台集团颇为成熟可靠的动力总成。1.4T发动机最大功率110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与之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这边则搭载了一台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34千瓦,最大扭矩240牛·米,由一台CVT无级变速箱来梳理动力。底盘方面两款车均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配置,L基于了最新的MQB Evo平台打造,的平台则缺少点名气。

两款车开起来相似的地方很多。首先起步都十分轻快,L没有因为双离合而在起步时犹犹豫豫。绝对动力两者也在伯仲之间,至少在法定限速内不会对动力有过多的抱怨。我们也在封闭道路测试了两车的加速能力,基本也是谁都不服谁。

既然绝对动力都没问题,那么下面就要比底盘和转向了。L的转向一如既往的,不贼不钝,低速轻便,高速又有不错的行驶中心感,方向盘阻尼随速度和角度的变化都在预期之中,没有突然加重和减轻的情况发生,一切都是好上手的设定。在这方面柔顺、细腻是对它最好的概括。和L相比,它整体的阻尼设定要更为沉重,并且还多了一些路面上的反馈以及来自发动机的震动,整体表现符合预期。

底盘方面,L兼顾了舒适和运动,你既可以很享受它压过路面接缝和井盖时高级感十足的滤震表现,也能在激烈驾驶时体会到悬架良好的支撑性,对于当下“既要又要”的年轻人来说,这种设定绝对符合需求。

的底盘也不乏亮点。开着它明显可以感觉到衬套和减震器的升级,原来过坎时的“哐哐声”现在变成了“砰砰声”,即便悬架整体设定比10代软了不少,质感的提升却是实打实的。

NVH方面,L展现出了极为老道的一面。和相比,纵使无框车门给它施加了Debuff,但不论是发动机噪音、风噪还是胎噪,L抑制地都更为到位。当然也不差,尤其是跟老款相比,但谁让它的对手越来越强呢。

最后再来聊聊各自的驾驶辅助系统。L搭载了一套名为IQ.Drive的智能户行系统,则为Honda Sensing,两者都达到了L2级别的驾驶辅助要求,但实际体验,差异还是有的。


先来说L。IQ.Drive系统内包括了Travel Assist驾驶辅助智能跟停、Lane Assist车道保持、ACC自适应巡航、SWA变道辅助、前部预警辅助和PLA自动泊车等功能。前三项配置组合起来可以实现在高速和拥堵路段跟随前车行驶,有效缓解驾驶者的疲劳感。实际体验中,系统可用性还是很高的,只需简单设置车速和跟车距离即可,其对于刹车力度和距离的把控都比较到位,对面突如其来的加塞,系统也能及时减速。

至于车道保持系统的能力,它不会像有些车需要不断地左右纠偏,而是能够将车辆“固定”在车道中央行驶,即便碰到一些小曲率的弯道,系统也能正常工作,表现还是不错的。


这套Honda Sensing系统包含了CMBS碰撞缓解制动、ACC主动巡航控制、LKAS车道保持辅助、弯道车速调整等功能,虽然名字不同,但所实现的功能是差不多的,瑕疵在于跟车状态下会离前车过远,容易被加塞。

L还比多了PLA自动泊车功能,这对于购买第一辆车的年轻人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实测中,该系统不光可以识别划线的停车位,还能发现没有清晰标线的车位。操作起来也很简单,激活系统后,仪表盘和中控屏就会有图文并茂的提示。

总结

L接触的这几天中,它颇具个性的外观为自己赢得了极高的回头率。的确,这是一台设计不遵常理的,不管是其没有任何家族基因延续的前脸,还是骚气的灯光效果,都体现了上汽为了拥抱年轻群体而求变的积极态度。当然,更令我们欣喜的是,它的这种改变一以贯之到了车内,突破此前中庸、冰冷的内饰设计风格,转而往注重科技感、注重交互体验的方向去走,使其散发出一股由内而外的年轻与活力。


虽然也上市不久,理应在前作基础上更进一步,但它收敛了个性,显得更加普通。这里我们不谈论风格层面的好坏,但在年轻人的眼里,11代无疑成为了被社会磨圆棱角的路人甲,而L仍然具备有极强的话题属性,吸引着那些想要展现自我的年轻人, 况且现在购买还能享受购置税减半的政策,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线下体验一下。

标签: 思域 凌渡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