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开完雷克萨斯NX,再换上宝马X1,感觉差距很明显

作为一台雷克萨斯NX的车主,我一直钟情其平顺佛系的驾驶体验,同时相对个性的品牌特点也让我成为了朋友圈中“有品味”的代表,我朋友刚提了一辆宝马X1,本来对德系品牌不怎么感冒的我在试驾之后却有一些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两辆车的不同。(以下车型为22款 sDrive25Li尊享型和22款 260前驱创享版)

在外观的设计上,我一直认为我的更有优势,巨大的黑色纺锤样式中网和两侧犀利的导流槽让外观的运动氛围极为强烈,相比之下,则更为低调,传承自家族的双肾竖条格栅加上蓝天白云的车标,同样有着较强的运动感,下方的包围件利用横向线条元素进行了分层处理,带来了更强的层次感,总的来说并不张扬,更符合家用车的需求。

车侧部分,我的看上去短小精干,车门处运用了许多凹凸的型面处理和线条搭配,类似刀劈斧砍般的设计让其力量感较为突出,而则更为修长,一条斜向上倾斜的腰线营造出一种俯冲效果,同时与略带下滑的车顶弧度形成了收紧效果,让车尾更显紧致,同时更长的车身也代表着更宽敞的车内空间。

在车尾的设计上使用了许多时下的流行,较窄的尾窗上方配有一个高位扰流板,下方的贯穿尾灯还采用了略微外凸的造型,让其看上去更有立体感,而的设计与车头一样偏向家用,巨大的楔形尾灯有较强的气势,真实的双出圆筒排气加上银色的扩散器样式护板提升了运动感。

作为丰田旗下的高端品牌,在内饰上也带有一定的,类似S型的线条将中控屏和挡把区域进行了优雅的分割和勾勒,扎实的做工和厚道的用料也体现出其豪华品牌的特点,则是明显的德系风格,冰冷的工业风设计让每一处细节都显得一丝不苟,大量软性材质加木纹饰板和镀铬装饰的设计保证了基本的质感,少量达到实体按键也让驾驶过程中的盲操作更为方便。

的14英寸屏幕尺寸较大,车机整体的反应速度较快,同时配有丰富的车载功能,同时提供了CarPlay,基本满足日常所需,则搭载了家族统一的iDrive系统,10.25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不仅支持GPS和常规多媒体功能外,还配有CarLife和CarPlay,依然能够满足日常所需,两车在这个车内配置方面差异并不大。

从外观的车身就能大致猜到在车内空间上的劣势,它有着4660*1865*1670mm的身形尺寸和2690mm的轴距,能带给180cm的我一拳左右的腿部空间和四指的头顶余量,而则可提供两拳多一点的腿部空间和四指头顶余量,同时后排还提供了柔软的头枕,使得乘坐舒适度表现更好。

储物方面,在前排配有独立的杯架和手机槽,并在方向盘左侧配有单独的票据盒,较大的扶手箱容积也可放置一些随身物品,而前排也有类似的设计,不过在扶手箱内部容积上略小。后备厢方面,两车在不放倒第三排座椅时均能装下20/24/28英寸三个拉杆箱,同时剩余空间还可放置一些背包行李等。

两车有着截然不同的驾驶感受,雷克萨斯搭载了2.5L的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151kW(205Ps),最大扭矩241N·m,则搭载了一台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41kW(192Ps),最大扭矩280N·m,均匹配8AT变速箱,虽然单从参数上看,两车并没有过大的差异,但实际开起来,在动力的输出上更为含蓄,甚至有时会给人偏肉的感觉,而则更为活跃,线性的油门让动力的输出更加直接,运动感也更强。

两车均采用了麦弗逊加多连杆的悬架结构,不同的是朋友的提供了四驱系统,我的的底盘带来的行驶质感很高级,有着较强且不生硬的支撑,对于路面的细碎颠簸基本能过滤掉,而要注重一定的支撑性和运动感,在保持同样厚重感的基础上也能对细碎路面充分化解,但在遇上大颠簸时略微生硬。

写在最后

作为日系和德系不同阵营的两台车,在设计和性能表现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相比之下,将运动基因全面地融入了各个方面,无论是外观还是动力表现都是统一的调性,而我的虽然外观运动,但动力的输出有时过于佛系,不知道你怎么看这两台车呢?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