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试驾大众ID.3:用来替代高尔夫?它有没有资格?

经过了几次车展的预热之后,大众ID.3也将于10月22号正式上市。坦白来说,ID.4X和ID.6X这两款车在市面上的认可度并不是很高,一个月勉强突破4位数,相比旗下的燃油版车型来说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不过前两款车低迷的市场状态并没有影响继续丰富ID系列的脚步,最近便推出更亲民的ID.3,并且官方表示售价不会超过20万。这一下子就变得更有吸引力了。

当然了,价格只是一部分,消费者更希望ID.3可以给到足够智能化的用车体验。新车具体表现如何,今天就通过试驾来体验一下。

对ID.3的定位以及它圆润的造型不禁让人想到旗下两厢燃油车的“扛把子”高尔夫。随着电气化进程加快,未来很有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随之代替的车型无疑就是ID.3。究竟它能不能继承前辈优秀的操控性能呢?

首先来看看ID.3的基础动力性能,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25kW,峰值扭矩310Nm的驱动电机,看惯了动辄几百的电动车数据,ID.3似乎平平无奇,不过它是后轮驱动,这就可以让它在加速过程中拥有更加明显的推背感,官方宣称3秒内就可以加速至50km/h,再加上成本较高的五连杆后悬以及前后50:50的车重配平,即便这车驾驶感受并不出色,起码也有足够多的资本向别人吹嘘。

更何况ID.3开起来的过程中无时无刻都能体会到丰富的驾驶乐趣。通过在场地上的驾驶后发现性能只是这款车的一个锦上添花的卖点,更出色的是它紧致的底盘调校。ID.4X和ID.6X我都有开过,这两台车的底盘是完全家用化设定,要的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而换到这台ID.3之后,面对高速弯的时候不需要过早地踩刹车,而是尽可能去转动方向盘,车辆就会沿着你心中所想的路线前进,避震对于侧倾的一直非常出色,车身一直都能稳定在一个角度,不会出现乱晃的情况。

场地试驾后,第二天开始自由试驾,开着这台两厢电动车在城市中心区通行时,不禁让我有了想下定金的冲动。首先就是视野非常通透,A柱前方的三角形玻璃可以让你及时观察到左右两侧的行人以及车辆。换挡机构还是和以前的ID系列一致,除了D挡之外还提供B挡,可以提供比较明显的动能回收,如果不喜欢的话可以保持在D挡行驶。油门踏板设定有两个阶段,前段会比较柔和,过了临界点之后会有一股明显的推背感,和涡轮增压的燃油车非常像。

此外在试驾过程中,遇到较窄的掉头位置时,ID.3基本上都能一圈过来,不需要进行倒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车身非常紧凑,比还要短,只有4261mm;另一方面则是转弯半径足够短。

看完了动态,接下来简单看看ID.3的静态表现。外观设计方面延续了ID系列的设计语言,封闭式进气格栅彰显着自身电动车身份,LOGO向两侧延伸的灯带与大灯相接,夜晚点亮之后很有辨识度。此外在保险杠区域加入了类似“浮雕”的图形点缀,看起来不会太过单调。

侧面加入了双色车身以及低风阻轮毂,时尚气息更为明显,并且因为是电动化平台,四个车轮都尽可能贴近四个边角,将空间留给乘客。因此ID.3的轴距来到2765mm,与大哥ID.4X完全一致,是不是非常惊人,要知道它的长度可是比还要短。

车厢内饰也是一样的ID设计语言,看起来简洁,同时采用撞色来增加年轻氛围。值得一说的是,其中有一套配色是黑白组合,按理说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ID.3白色的区域都是集中在我们日常随手触及的位置,甚至连方向盘也是全白,买回来三天就有可能布满污渍,日常养护是一个问题。

乘坐舒适性方面,身高180cm来到ID.3后排,腿部空间剩余一拳以上的距离,坐垫长度也足够,对于腿部的支撑到位。中间地台凸起高度并不明显,同时乘坐三名乘客也不会感到特别拥挤。

总结

深度体验了两天后,我明白ID.3的目标用户就是刚刚出来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对于产品的要求并不是大空间,而是追求别人没有的东西,而ID.3后驱布局、走在时尚前沿的设计风格以及活泼的内饰组合,这不就是其它车所做不到的吗?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