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去易车国际站
继续浏览当前页

工具栏
意见反馈
问题描述
0 /300
请输入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电话号码以便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请输入正确电话
相关图片 可上传JPG/JPEG/PNG格式,单张图片不超过5Mb,最多上传3张图片

添加图片

华为哈勃投资,这家智驾公司四次递表终圆梦港股


四次递表,这次赛目科技终于要圆梦港股。


12月31日,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技术公司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目科技”)在港股更新信息宣布,于当天上午9时开启招股、至2025年1月10日上午11时30分结束,并计划于2025年1月15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最新招股书显示,赛目科技拟在全球发售3333.34万股H股。其中,中国香港发售股份333.34万股,国际发售股份3000万股;发售价将为每股发售股份12.0-18.0港元,光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以招股区间上限计算,赛目科技最多通过本次IPO可募集约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64亿元)


赛目科技即将登陆港股


此次发行中,赛目科技已经订立基石投资协议,基石投资者为中国移动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国移动全资拥有。在若干条件的规限下,基石投资者已同意按发售价认购最高总额约1.485亿亿港元可购买的有关发售股份数目。


公开信息显示,赛目科技此前已经完成包括华为哈勃在内的三轮融资,并四次向港股递表,此次终于圆满IPO。但从招股书信息来看,赛目科技整体经营状态不算太好,上市之后,依然面临诸多难题


01

营收波动明显,现金流压力大


赛目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一家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技术的公司,主要从事ICV仿真测试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并提供相关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


ICV指配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制动器及其他装置,整合先进的通信及网络技术。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的收入计,公司是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约为5.3%。而按2023年的收入计,公司是中国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市场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约为5.9%


尽管如此,赛目科技今年来的营收情况波动明显。


赛目科技主要业务板块包括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ICV数据平台及其他产品、ICV

测试及相关服务,以及顾问及其他服务。


按照招股书信息,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赛目科技收入分别约为1.07亿元、1.45亿元、1.76亿元和5556万元


赛目科技营收情况


其中,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产品的营收分别为6078万元、8110万元、1亿元和3132.1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56.9%、55.8%、57.2%和56.4%,为营收支柱


ICV数据平台及其他产品的营收分别为4192.1万元、3945.4万元、1992.1万元和1090.3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39.2%、27.1%、11.3%和19.6%。


ICV测试及相关服务的营收分别为225.4万元、1244万元、3897万元和663.8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2.1%、8.6%、22.2%和12%。


毛利率方面,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59.9%、65.6%、70.9%及70.3%。


利润方面,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赛目科技利润分别为3757.1万元、4868.6万元、5343.1万元和-459.9万元;经调整利润分别是3860.7万元、5039.4万元、5497.5万元和-384万元


赛目科技利润情况


不止2024年上半年,2023年上半年赛目科技也曾出现1106.5万元的亏损。


对于连续两年上半年出现亏损的情况,赛目科技解释称,主要是由于下半年交付的项目及录入的收入普遍高于上半年,而2023年上半年及2024年上半年产生的收益和收入分别未能弥补该等期间产生的成本开支。


净利润率方面,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赛目科技分别为35.1%、33.5%、30.4%和-8.3%


根据赛目科技预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净利润率将下降,主要原因包括其他收入减少(政府补助减少)、扩充销售及营销团队导致销售及营销开支增加、研发摊销及折旧开支增加导致研发开支增加等。


尽管与其他智能驾驶企业相比,赛目科技的研发支出并不算太大,但相比营收也是不小的开支。


目前,赛目科技共有135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3.8%。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赛目科技研发支出分别为2710万元、3880万元、7640万元和4110万元。


赛目科技研发投入


根据赛目科技透露信息,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计算,报告期内,经营成本总额(包括研发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以及一般行政开支)分别占公司各期总收入的约42.5%、43.7%、62.9%和110%。


经营压力不小的同时,赛目科技现金情况也不算太优。


截至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末,赛目科技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是8183.7万元、1.51亿元、1.18亿元和3409万元


现金流压力不小。


02

合作关系不够稳定,账款回收慢


现金压力大的同时,赛目科技也存在客户集中,且变化大的风险。


首先是客户集中度高


招股书显示,赛目科技的客户包括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


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为9990万元、9780万元、9800万元和4230万元,分别占该公司总收入的93.4%、67.2%、55.8%和76.1%。


赛目科技2024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情况


其中,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为4170万元、3550万元、4000万元及1660万元,分别约占公司总收入的39%、24.4%、22.8%和29.8%。


其次,客户不稳定。


一方面,客户类别在不断变化。2021年,公司来自公营界别客户、私营界别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比79.3%、20.7%。2022年,公司来自这两大类客户的收入占比变为6.2%、93.8%,主要客户结构出现较大变化。


另一方面,客户名单变化大。


首先是第一大客户一直在变化。2021年,赛目科技第一大客户是一家国有企业客户A。随后几年变成:一家中国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和智能设备提供商、一家从事硬件及软件产品技术开发的公司、一家主要从事提供自动驾驶技术及营运服务的公司。


其次是多家客户为当年建立合作的新客户。如,2021年五大客户中,有2家是2021年开始合作;2022年五大客户中,有3家是2022年开始合作;2023年五大客户中,有3家是2023年开始合作;2024年上半年五大客户中,有1家是2024年开始合作。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合作关系不够稳定,2021年至2023年,没有一家客户连续两个年度贡献赛目科技营收的10%以上


为此,赛目科技在“风险因素”部分特别提示道:“持续从新客户获得相似应占收入或大型合约价值的新项目十分重要。”


客户不稳定的同时,赛目科技也面临应收账款回收慢的问题。


招股书披露,目前该公司须承受向客户收取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信贷风险,他们一般向客户授予最多180日的信贷期。


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不断增加


而在报告期内,该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分别是4942.2万元、1.4亿元、1.66亿元和1.5亿元。对应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分别为113.2天、237.8天、317.5天和517.1天,平均账期接近一年半


截至各期末,该公司账龄超过1年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约为800万元、1360万元、4540万元和3550万元


应收账款回收慢,也是赛目科技当下现金流紧张的原因之一。


03

华为投资,赛目科技四次递表


赛目科技面临诸多难题背后,是行业仍处于很早期。


所谓ICV仿真测试,是自动驾驶落地的加速器。自动驾驶落地前巨大的工程量催生了仿真测试这一业务。


招股书显示,2019年中国ICV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636亿元,2023年已增长至约人民币16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7.0%,并预期2030年将增至约人民币6596亿元,自2024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0.1%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申请文件也显示,中国的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参与者的客户数量有限并不罕见。


同时,赛目科技也坚信,尽管中国ICV行业的市场参与者数量仍然有限,但预期ICV行业的参与者将会增加且有关参与者将推动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据估计,2030年中国将有约800至1200家ICV制造商从事开发L3或以上级别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并有2500至3500家专注开发ICV相关软硬件的科技公司。


当然,相比万亿级市场规模的智驾赛道,ICV天花板依然不算高。


实际上,成立之初,赛目科技并非从事智能驾驶相关的业务,而是从事移动应用程序网络漏洞检测业务


彼时,赛目科技由赛迪集团及北京梆梆分别持股51.0%及49.0%。但由于赛迪集团与北京梆梆的合作并未按预期进行,因此公司并未开始任何业务营运。


2017年年中,当时的管理团队开始致力于ICV测试相关解决方案的研发工作,专注专有核心技术及测试工具的开发、建设及升级工作。


2018年3月,管理团队以其个人资金投资于赛目科技,并展开ICV测试相关业务的营运,赛目科技切换赛道至智能驾驶业务


赛目科技融资历程


成立至今,赛目科技共完成了3轮融资


2020年1月份,共青城智源入股,金额为500万元。


2021年7月,哈勃投资、顺义科创、基石基金以及中信证券投资等机构作为A轮投资方入股,总规模1.6亿元。其中,哈勃投资是华为在2019年4月成立的投资机构。


2022年3月和5月,赛目科技又获得了A+轮投资,投资方包括中关村科学城和共青城军合,出资1.32亿,投后估值约23.57亿元


上市前,管理团队全资持股的空格科技拥有赛目科技30.2%的股份。


此次发售完成后赛目科技公司架构


其中,董事会主席胡大林持有空格科技约64.1%的股份。此外,赛迪集团持股28.1%,北京梆梆持股2.9%。A轮投资者合计持股14.1%,A+轮投资者合计持股5.6%。


在2022年后,赛目科技没有更多融资消息,而是开启上市之路


2022年12月、2023年10月以及2024年5月,赛目科技曾先后递表,但均因资料失效而告终。


此次,无论后续如何解题,2024年年底,赛目科技终于迎来好消息,即将闯关成功,打响智驾圈2025年港股“第一枪”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举报当前文章

举报成功

感谢您的举报
我们会尽快审核处理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