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
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298
时间来到2024年末,潍柴更不“唯”柴了。
12月3日,在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召开期间,潍柴首次发布全系列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其中,轻卡全系列动力电池单包电量为140kWh,重卡全系列动力电池单包100kWh,无论哪种电池,清一色都是刀片电池。
78岁的潍柴提“刀”再战,原因不难理解——商用车新能源化已成定局,“老江湖”潍柴不可能将这片江湖拱手让人。按照潍柴的预计,2025年全面上市的全系列商用车电池将会带来40亿元的销售收入,虽然在“千亿潍柴”中的占比不高,却是未来可期的超级潜力股。
这还只是摆在明面上的。像潍柴这样的巨无霸企业,只讨论营收未免有些浅薄,本次大会上种种迹象表明,潍柴不只要挣钱,更要对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动“刀”。
第一刀:让动力电池不“凑合”
数一数今年集中上市的新车型、新品牌有多少,就知道新能源商用车的成长性有多强。从轻卡到重卡,新能源的渗透率都突飞猛进,但与之伴随的问题是产品并不完美,动力电池“通吃”的现象依然存在,整车话语权不高,只能“有什么用什么”,而不能“需要什么配什么”。比如,卡车动力电池基本沿用客车电池,其尺寸依据客车底盘设计,用到卡车上时,要么后背电池遮挡视线,要么挂在两侧增加隐患,安全性、可靠性都比较差。
习惯了基于细分工况造发动机的潍柴,自然无法忍受这样的“凑合”,它用造发动机的认真劲重做动力电池,识别高速、省道、港区、矿区等不同工况,重新定义各项指标,并对动力电池产品进行50多项系统级实验,其中包括超180万公里的整车可靠性实验,达标才放行,这在行业内也很少见,而这样做带来的效果就是可靠耐用,据介绍,潍柴动力电池的故障率目标要做到比竞品低20%。
第二刀:用“差异”斩“内卷”
动力电池“通吃”现象衍生的第二个问题是内卷。当电量一样、结构一样、性能一样时,能拼的就只剩价格,这让品牌很受伤,用户也没得选。潍柴此次推出的刀片电池正为打破同质化而来,提供了另一条技术路线,也解决了动力电池的两个老大难问题。
首先是体积和重量问题。现有的方壳电池采用卷绕工艺,四角空间因无法填充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而浪费,所以能量密度低,自重很难再降。而刀片电池采用叠片工艺,壳体四周空间都能利用,能量密度更高、自重更低,以潍柴推出的140kWh轻卡动力电池为例,其在同等容量下比竞品轻约30kg。
其次是低温充电问题。由于天生的结构优势,刀片电池在热管理、电芯寿命和结构强度等方面表现更好,比如潍柴的重卡动力电池,在-20℃的环境下也能正常充电,比竞品的-10℃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第三刀:一体化服务不扯皮
随着保有量增加和运距拉长,服务问题也愈发凸显。新能源商用车的核心“三电”通常来自不同品牌,在服务过程中难免产生推诿扯皮现象,让本想尝试新能源的用户产生顾虑。
潍柴的优势在于一手握“三电”,在烟台新建的新能源动力产业园,打造贯穿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电驱总成全产业链的研发制造基地,具备年产50GWh电池PACK、50万台扁线电机、40万台电控和5万台电驱总成的制造能力,对“三电”之间的技术配合理解更扎实,零部件和技术储备更充足。在此基础上,潍柴统一渠道、统一服务,不管哪个零部件出问题,潍柴都能解决,这给初次尝试新能源的用户带来极大信心。同时,潍柴给渠道提供强有力的培训,在提升渠道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其生存能力,将市场热点转化为渠道的利润点,带着渠道从传统能源迅速转向新能源。
做好产品、做大市场、做强生态,潍柴对新能源商用车动“刀”,是为了颠覆格局,也是为了去除痼疾、推动改革。已有柴油机、燃气机成功在前,相信这一次潍柴动“刀”,必定刀刀精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