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无人驾驶网约车时代来了?多地已上线,滴滴计划2025年量产派单

这几年,无人驾驶技术突飞猛进,从实验室里的概念产品,一跃成为了大街上的新潮玩意儿。先是百度的"萝卜快跑"在重庆、长沙等地开跑,接着滴滴也加入战局,在上海、深圳等城市推出了自动驾驶服务。你别看这才起步,服务订单量就已经过了500万,这发展速度,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2021年,滴滴就联手广汽埃安成立合资公司,专攻自动驾驶。照这个势头,它们打算在2025年就实现无人驾驶网约车的量产。要是成了,到时候打车,分分钟就能见到机器人司机。滴滴还有个大胆的设想,叫"混合派单",也就是无人车和有人车一起接单。这要是实现了,那场面可就精彩了。

不过呢,再潮的东西,也得接受现实的检验。就说安全问题吧,无人车反应快、不疲劳,路况复杂多变,暴雨、冰雪、施工,这些它都得应付自如。万一系统罢工了,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有就业问题,司机们担心饭碗不保也情有可原。不过这事儿也有两面性,新技术会取代一些岗位,同时也会催生新职业,比如无人车维修工程师等。大规模普及无人驾驶,那还得多少年?司机们的位置,还能稳当一阵子。

成本高、技术不够成熟、法规跟不上、大众接受度低,这些问题一个都不能少。就拿北京亦庄的无人车测试区来说,运营这么多年,还主要局限在园区里转悠,真正进入主城区,估计一时半会儿还不行。

对乘客来说,体验也会有很大不同。以前还能跟司机聊聊天,缓解尴尬。现在面对冷冰冰的机器,多少有点不习惯。想让无人车进小区?那可难倒它了。车上监控也让人有点不自在,大伙儿在车上的一举一动可都得注意着点。

所以说,无人驾驶的春天来了吗?现在下结论,似乎还为时尚早,取决于技术能否攻坚克难,法规能否及时跟进,市场能否逐步接纳。对于司机群体而言,怎么在这场变革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继续当好方向盘的主人,还是勇于转型,投身新技术的浪潮?这个问题,恐怕没有标准答案。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