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争不过就“打”,欧盟对中国电动车举起了“屠刀”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性关税。这一决定影响了包括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在内的多家中国车企,税率范围介于17.4%至38.1%之间。此举在中欧贸易关系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并可能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图片


欧盟的决定源自于去年10月启动的一项反补贴调查。该调查由欧盟委员会主动发起,这在以往的贸易救济实践中相对罕见。根据央视新闻客户端的报道,抽样的三家中国汽车生产商被加征的关税不一致,其中上汽集团为38.1%,吉利为20%,比亚迪为17.4%。其他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电池电动汽车生产商将面临21%的加权平均税。

图片


欧盟的此项决策并非没有争议。新华社报导称,欧亚中心副主席、欧盟委员会前交通运输专员薇奥莱塔·布尔茨表示,对中国电动车征税最终可能会损害欧洲自身的汽车产业。她在专访中指出,中欧汽车产业已高度融合,设置贸易壁垒无益于双方。布尔茨强调,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对欧盟是合作的机会而非威胁。

图片


此外,中国的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批评了欧盟的这一保护主义措施。他重申中方立场,呼吁欧盟重新考虑这一决定,以免对双方产业和消费者造成不利影响。

图片

欧盟驻华商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虽然中国企业对这一决策感到担忧,但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商会方面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当前的贸易障碍。分析人士指出,欧盟此次征税可能带来连锁反应,影响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和市场竞争格局。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任何增加成本的措施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产品定价和市场策略。

图片

在全球推动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布尔茨强调,全球绿色转型需要国际协作,而不应通过建立更多的贸易壁垒来阻碍发展。她希望欧盟与中国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进环保技术的发展。

此次欧盟的关税政策变动,虽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实际上可能对欧洲自身的新能源产业创新与发展带来不利后果。展望未来,中欧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与竞争仍将是全球观察的焦点。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