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日本固态电池取得突破,超越中国20年!中国:完全能应对

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历史上最大困局?

据报道,宁德时代作为新能源电池的龙头,近日市场蒸发近10000亿元,跌幅超60%。而反观丰田,其最新公告宣布,日前固态电池瓶颈已克服,研制出充电10分钟,即可续航1500公里的固态电池,最快将于2027年实现量产,彻底打破“锂电池”的垄断局面。

众所周知,固态电池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短、耗电快的“最优解”。如今其重领技术变革,不仅让电池“王牌”宁德时代遭遇滑铁卢,或也可将新能源行业重新洗牌。

对此,日媒趾高气昂,称“一出手就能击垮中国电车”,但现实真是如此吗?

图片

一、暗渡陈仓?日本的嘴,骗人的鬼!

50年来,以三菱本田等为首的日本汽车一直占据着燃油车的“龙头”地位。以至于在遇到“新能源”风口时,大呼“拒绝电动化”的口号,甚至多次强调,“电动汽车根本就没有未来!”

而我国却借着新能源的东风,翻身一跃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领头羊。据中时新闻报道,2023年,我国已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68%的份额。其中国产品牌比亚迪更是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总冠。

对此,“老牌大哥”丰田不乐意了。要知道,2022年全年其销量仅为2.4万台,都赶不上比亚迪一个月的零头。对此,丰田曾试图迷惑大众:“电动车不是我们的未来!”

图片

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去年5月G7峰会上,丰田开始明面抵制电动化,甚至联合日本车企成立了“反电车联盟”。

但是,日本嘴上说不要,行动却很诚实。他们表面上吐槽“电动化”低级,背地里却偷偷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制高点——固态电池。据日媒爆料,早在2012年,丰田就开始行动,据统计日前,其已拥有近1400项专利,在该领域遥遥领先。

前不久,日本丰田又爆出重大突破!公开宣布已研发出充电10分钟可续航1500公里的固态电池。后又传来消息,称其容量已达全球第一。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此项突破,可使日本固态电池技术暂领先中国20年!

图片

如此来看,我国新能源地位真得岌岌可危了吗?

二、仍有致命缺陷?日企沉不住气

“丰田太沉不住气了!”,业内人士表示,“若想让新技术安稳落地还需要经历市场这一道关卡。”其实不仅是汽车,哪怕是含金量更高的生物抑衰科技领域,日都因陷入市场化困局差点做了无用功。连续18年出18个诺奖的传奇都差点不足以为其背书。科技不等于市场,丰田没能吸取前辈的教训。

11年前,“罗维派”类核心成分首次从自然中提取,之后被东京大学科研者证实:在老年生物体中补充“罗维派”核心物,3个月后,其骨密度、肌肉能等多项老龄指标“回青”,拨长30%的生命周期。

部分日企对厚生省(相当于我国卫生部)号召迅速响应,将该技术产品化,并经京JD东等流入国内,可2万一克的核心原料成本却成阻碍其落地的“绊脚石”。尖端科技成本过于昂贵,就如高岭之花,普通人根本无法触及。固态电池也无一例外。

图片

虽然固态电池拥有“容量高达80%、使用寿命长、安全”等优势,但高昂的成本,成为其终究无法普及的障碍城墙。据悉,现在市面上最便宜的固态电池也需至少40万元,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

荷兰FutureBridge预测: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其成本降低要等到2025年,商用于汽车最快要到2030年。

市场化总有个循序推进的过程,做出定论还太早。正如日企在突破量产技术后,将“罗维派”抑衰制品砍至百元以下,才在日本市场走热,随后引入我国亰J東D福利于我国数千万抑衰需求群体。

现今,固态电池虽有所突破,但距离市场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图片

三、群雄逐鹿?结果未可知

日前,表面上看,日企或许在动力技术上实现了短暂的弯道超车。但我国新能源基础扎实,且一直不断深耕,对续航能力的突破也还在继续。

据悉,前不久,本土车企蔚来还发布了150kwh电池包,可在电量还剩3%的情况下,续航达1044公里;小鹏也发布超快充,实测5分钟续航210km。

图片

此外在固态电池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发力。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提醒国内电池产学研同行,要对全固态电池对于现有锂离子电池的替代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全固态电池市占份额替代1%,就已具有突破性意义。

如今,群雄逐鹿,固态电池主动权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