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前有庞大后有永奥,传统4S店路在何方?

近日,一则关于广东东莞永奥投资集团(后称永奥)旗下80多家门店一夜之间被查封的消息,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消息称,永奥投资经营的东风本田、领克、问界、埃安等门店出现暂停营业、暂停新车交付、拖欠员工工资等问题,主要集中在东莞市寮步镇。

两天后,东莞市南城街道、寮步镇组成调查组,依法依规采取了资产保全等措施,积极保护相关人员合法权益。就在同日(1月17日),永奥投资对外发布公告称:由于三年疫情影响、汽车市场调整、企业风险把控不足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公司经营遭遇严重危机。同时,由于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导致了一些错误和失误的发生。后续将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这家曾在华南地区声名显赫、位列全国百强的经销商巨头暴雷的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行业辛酸?

 

不堪重负

 

天眼查显示,广东永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是一家集汽车销售、维修服务、备件供应等于一体的4S现代化汽车贸易集团公司,目前在广东深圳、东莞、珠海,湖北襄阳,山东济宁等地开设门店,代理包括奥迪、大众、沃尔沃、埃安、问界等40多个汽车品牌。

据悉,永奥的资金问题早在2019年初现端倪。彼时,永奥通过股权出质、商业借贷等多种形式获取资金增加,同时买卖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也有所增加。在公司经营举步维艰的背后,永奥曾数次尝试挽救。

自2019年9月开始,永奥投资频频向多家银行出质股权,每次出质股权金额均为1000万元。具体看来,2019年,永奥向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行进行了3次股权出质,涉及永奥投资旗下2家子公司;2021年,永奥投资向华兴银行东莞分行进行了2次股权出质,同样涉及永奥投资旗下2家子公司;2022年,永奥投资新增股权出质达4次,质权人仍为上述两家银行;直至最近一年,永奥投资经营危机浮出水面,新增股权出质达7次、劳动争议案件增多,并开始退出部分子公司,显示出永奥投资经营遇到更大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5年里,永奥通过股权出质旗下子公司16次,获取约1.6亿元资金。此外,永奥旗下部分4S店还通过银行贷款获取流动资金,保障稳定运营。

此外,自2022年开始,永奥有关劳动争议案件频发。该公司旗下多家4S店员工在网上爆料被拖欠工资,时间长达8个月。2023年10月,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塘厦分局在回复劳动者投诉时提及,用人单位主张因经营不善,暂无力支付劳动者工资款。目前,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已介入。

永奥爆雷,不仅折射出汽车经销商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也直接反映出更多的4S店正在加速消失,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传统4S店加速消失

 

事实上,永奥危机并非首例。2023年初,浙江台州最大汽车经销集团中通集团跑路,旗下19家4S店全部关闭。2023年6月30日,有着“4S店之王”的庞大集团摘牌退市。

此外,中升控股、广汇汽车、永达汽车等多家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近几年都出现了营收净利润双降。

曾几何时,汽车4S店是城市繁华的象征,消费者在这里选购心仪的座驾,享受一站式的购车服务。有数据显示,行业巅峰时期,全国4S店的总数量突破3万家。在车市红利时代,新车销售利润丰厚,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然而,随着新车销量增速放缓、车市增长红利不再,经销商的生存困境也随之逐步显现,众多4S店纷纷关停。数据显示,2022年退网4S店的数量达到1757家,相当于平均每天有4家经销商退网。

此外,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经销商的亏损比例为50.3%,盈利比例35.2%,持平比例为14.5%。亏损比例在近五年里首次超过半数。其中,豪华/进口品牌整体盈利情况较好,约1/3的经销商亏损,近半的经销商实现盈利;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的亏损经销商占比分别为51.3%及48.0%。

 

从辉煌到没落,是汽车零售行业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究其原因,业内专家认为,首先,消费者的购车习惯发生变化。随着国内新势力电动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纷纷采取直营模式,市场的风向开始转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购车族选择前往直营店或有熟人的店铺购车。这与传统的4S店授权经销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无疑给4S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其次,电动汽车的特性也是导致4S店生存空间被压缩的原因之一。由于电动汽车的保养周期较长,平均保养费用较低,这对于依赖售后利润的4S店来说,几乎是无利可图。

也有观点认为,“降价”是2023车市的关键词,经销商在以价换量狂潮中承压巨大。价格战大幅挤压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经销商新车销售毛利率大幅下滑。从利润结构看,新车销售利润占比由2022年底的19.7%大幅下滑至4.9%。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透露称,厂家返利、补贴、奖励等是传统经销商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流通协会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7.4%的经销商完成全年任务,且仍有23.2%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不足70%。这意味着,超过六成的经销商将无法获取这部分收入。

国内4S店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永奥投资资金链断链的背后,是汽车行业传统经销商正共同面临的一场大考。

 

不转型便出局

 

随着新能源时代到来,传统汽车经销商的经营模式步入深度调整期,打破原有经销商模式、选择新品牌、结构化降本增效成为新课题。放弃亏损严重的品牌、转向新能源是大量经销商集团转型的共识。据2023年中国汽车经销商大会透露的数据,2022年百强经销商新开门店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45%,而在2021年这一数据仅为15%。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分析指出,当下,传统经销商应将重点放在售后、金融保险以及二手车等衍生业务上。“代理模式下,新车销售也不会成为代理商的主要利润来源。一般主机厂在实施新车加盟代理时,通常也会将售后服务的授权给到代理商,主要的利润来源仍然来自于售后以及金融和衍生业务。”

事实上,4S店售后服务的毛利远高于前端销售。以美东汽车2023半年报数据为例,2023年上半年美东汽车业务里新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占比分别为86.1%和13.9%左右,而两者毛利率分别为0.2%、50%。

 

记者在梳理中发现:包含中升控股、永达汽车、广汇宝信、正通汽车、和谐汽车、新丰泰集团、美东汽车、广汇汽车以及世纪联合控股在内的10家上市经销商,共有7家经销商在2023年的财报中明确提到布局新能源车维修、事故车维修钣喷等相关的业务。

此外,伴随着二手车政策解绑,如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限购城市设置小客车周转指标、二手车交易启用临牌等,促进了二手车市场的交易与流通,二手车业务或将成为未来经销商企业重要利润增长点。

在目前状态下,关于经销商未来的发展之路,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常务会长李金勇的建议是:第一,做好取舍,不属于汽车销售主营业务的,该剥离就要剥离,不要让这些非主营业务占用了汽车经营的资源;第二,调整结构,经销商要对自己的资产结构、店面结构、人员结构、金融结构等等,进行有效调整,做到轻资产、降杠杆;第三,进行精细化管理。

在经销商生存现状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中找到生存之道,是每一个汽车销售从业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