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中国车市唯价格内卷才有出路?格局打开,“走出去”才是关键

2022年,新冠疫情肆虐。至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理性、敏感,选择出售房子的不在少数,放弃贷款购房的人比比皆是,人们不再一头热地加入“炒房”队伍。为了拯救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在认房不认贷、降低贷款利率、解除限购等一系列大招之后,楼市如今的表现依旧不温不火,再也没有过去的荣光。

其实参考美国、德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未来势必也将寻求科技转型,从而彻底摆脱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带来的发展问题。说到科技转型,当下燃起燎原星火的新能源车市场便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最好机会。如果只看产品,从电池、电驱系统到平台架构体系,再从智能座舱到全新时代命题“智能驾驶”,自主品牌无一不是走在了行业的最前列,从性价比和产品力的角度出发,放眼全球汽车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都非常能打。

在一超多强的市场局面中,我们看到了带头冲锋陷阵的比亚迪,也看到转型成功的吉利和长安等等,再加上后面蔚小理、问界、智界等新势力的加入,中国新能源车势力真的无比强大。基于自主品牌现有的技术优势,倘若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能从智能驾驶、智电出行等方面全面领先海外品牌,那么当中国汽车抱团“走向世界”时,必然会给中国现有的经济结构带来重要的改善和优化作用,届时汽车产业取代房地产成为中国新支柱产业不无可能。

但让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环境不容乐观,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总有车企通过恶意竞争的方式来打压对手。如果只是单纯的技术比武,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乐见其成。但现实并没有朝着乐观的方向发展,部分车企利用网友情绪,到处进行道德讨伐和挑拨,这种手段让人大开眼界。更离谱的是,现在激烈的程度已经从单纯的舆论战上升到“法规和技术”。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车企互掐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你一拳我一脚”损人不利己的做法。更有甚者,有品牌经营门店将非正面的技术对比做成物料摆上了台面,另一家则是直接在门店主动攻击竞品车型,行径非常不堪。让人奇怪的是,这种行为不曾出现在合资与合资之间,却总发生在中国品牌之间,这难道说明:内卷才能出真知?无独有偶,一些自主品牌还雇佣网络水军对其它品牌进行舆论攻击,而这当中受到伤害最多的便是领头的企业和品牌。

在这种乱象的背后,中国汽车难道就不能真正站在一起吗?要知道,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正走在欣欣向荣的发展路上,全力以赴下,很可能占据新能源车市场世界第一的霸主地位。可如果是在明刀暗箭的市场环境中成长,只会拉低中国品牌在外国友人心中的形象。另外,岳飞抗击金入侵、秦桧拆台,南宋自毁长城的历史也告诫我们:不能窝里斗,这样做只会让中国汽车错失良机,错过立于世界汽车行业之巅的机遇。

现在中国汽车还有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值得去做,比如一起向海外出征、向世界展现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力量等等。作为参考,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尤以上海汽车、吉利汽车为代表的传统车企表现惹眼,而以蔚来、哪吒、理想为代表的新势力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探索着出海道路。

随着国外市场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产品矩阵的不断完善,自主品牌车企海外市场的进入方式也从传统的单一出口走向了多模式并行的阶段。特别是在2023年,国内各大车企陆续公布了海外建厂计划,其中包含了奇瑞、江淮、上汽、比亚迪、哪吒等品牌。我们不难预见,未来的全球汽车消费市场将超过半数是中国品牌的生长土壤。

结语

时代在变,但市场规则不变。当价格战不可避免时,内卷无法停止时,中国汽车产业就无法真正站在汽车行业世界之巅。以史为鉴,中国车市内耗卷价格绝非理性之举,唯有用技术和产品进行良性竞争才能保持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只有差异化的技术和产品才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在当下,中国汽车走出去,走向世界才是解决当下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内部矛盾的关键,格局打开,让海外朋友看看中国人齐心协力的力量。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