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车险全面禁止返佣后,赔付率提高10%

文丨Autodealer综合

欢迎供稿 | Autodealer@163.com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的通知》(金办便函〔2023〕450号)(以下简称《通知》)中,关键的费改逻辑基点是:

“引导行业将商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适时支持财险公司报批报备附加费用率上限低于25%的网销、电销等渠道的商车险产品。”

今天我们聊聊“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适时支持财险公司报批报备附加费用率上限低于25%的网销、电销等渠道的商车险产品”是怎么回事。

01.恒信集团为何与保险公司闹掰?

“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这段话可以视为是对“附加费用率从35%降到25%”这项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弥补。

(大部分)修理厂和4S店“失去”佣金返利这个车险前端的利润后,在车险板块就只能指望事故维修这个车险后端的利润了。

如果还是按照预期赔付率65%时的定损理赔模式操作,对4S店备件无条件打9折、送修保费比只有0.5甚至更低、油漆每平方米350-400元、钣金机电工时费少到基本可以忽略、大比例扣残值等降低赔付金额的做法。

很可能,不但造成修理厂和4S店不再默认保险公司的定损理赔金额,反而可能会协助甚至鼓励车主以诉讼的方式,强逼保险公司按照自己公示的和在物价部门报备的价格,向保险公司索取维修费用,以维持自己的利润。

去年下半年,全国排名第五的湖北恒信集团在跟人保闹掰了之后,旗下的4S店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操作的。

曾经有多位读者问过我,怎样才能打破保险公司在事故维修领域的任性霸凌?

其实,除了像恒信集团那样走司法程序之外,就只能依靠全国性的行业协会的力量了。

单个4S店就不说了,强如恒信集团这种头部汽车经销商集团在面对保险公司的这种“强势”服务时,如果仅凭自身的能力,也是困难重重的。

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附加费用率从35%降到25%,约略的可以看作是总费用率没有改变,但是其中的10%的支付途径,从附加费用中的手续费这个口径转变为预期赔付费这个口径了。

但是这个变化带来的结果是:以前这10%,保险公司哪怕是变着花样也要花出去,今后是修理厂和4S店凭着本事从保险公司手里拿!

02.修理厂核损是4S店的7折

业内人员都知道,在事故车的维修中,只要涉及到换件,一般来说,备件的费用就是整个事故维修费用里面的大头,这也是最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

保险公司为了降低赔付率,对修理厂采用所谓的市场定价,基本参照事故车辆品牌4S店报价的7折甚至更低来核损。

修理厂如果从4S店采购事故维修所需的备件,先不说4S店大概率不会卖,就算卖给修理厂,光是这7折的核损定价,就会让修理厂赔个底朝天。

修理厂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肯定要找别的备件渠道搞定货源啊,有需求就一定会催生出供给!

于是备件市场上泛滥着“品牌件”(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和商标但不是4S店销售出来的)、副厂件、配套件、拆车件、修复件,反正怎么便宜怎么来,只不过这样一来,这质量保证嘛,就靠修理厂拍胸脯了。

然后,为了增加说服力,显示自己“为用户利益着想”的诚意,维修这次事故左边被撞的前门和前翼子板的时候,“顺便”把后保险杠右边角上的油漆擦伤也给解决了,免费!

4S店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肯定也不会袖手旁观,有样学样,送保养送小钣喷,但是无条件备件9折什么的也还是吃不消啊,怎么办?

4S店就跟保险公司的定损员“多多联络交流”,以便定损时“定好一点”,加上本店或集团里负责对接的人与保险展业对应的人之间协调协调,基本上也就大差不差了。

03.事故车维修的汽配难题

说到这里,就牵涉到目前事故车辆维修中一个绕不开也解决不掉的顽疾——假冒伪劣汽车配件。

中国汽车售后市场之所以大量泛滥着假冒伪劣产品,难道不是与保险公司这种所谓的市场定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吗?

只要李鬼长得跟李逵差不多,李鬼的标价就成了李逵的所谓市场价!不求最便宜,但求更便宜,保险公司只要能减少赔付,根本不在乎什么维修质量,只管眼前应付交差,哪怕事后人命关天!

这些假冒伪劣汽车备件的实际最大买家不就是保险公司吗?

但是事情不能只看一面,保险公司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可能也觉得义愤填膺,冤比窦娥。

就问你一辆车零整比能达到823%是否合理?!一辆25万左右的车,拆散了卖零件能卖出200多万,这是在核算成本时,不小心把欧元当作了计价单位,然后转换成的人民币吧?

但是这样的车,现在购买车险时,就算保险全部顶格买而且买全,实际收到的保费也不到1万(人民币)。

保费试算如下:

图片

按照4S店的备件价格,可能只需要撞坏一个大灯,这辆车的承保就是净亏损的;

一次损失达到12.4万的事故,即车损达到整车价值的一半的事故(过一半就报废了),保险公司就需要另外收取19台同价值的车的保费,才能勉强保证这20台车的赔付率没有超过65%的赔付率上限!而且前提条件是那19台车不能出现一次车险,就算出险了也不报案才行。

在这种情况下,这20台车的赔付率是65%,出险率是5%,但是我手头能检索到的车险出险率大约是17.12%。

当然,不是每一次出险都是把车撞成损失达到50%的,所以也不能说17.12%的出险率就一定会把赔付率65%的天花板打破,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不确定性,才让保险公司不得不从各个方面、从一开始就压缩一切赔付支出。

未雨绸缪那些肯定会出现的、却不知是何时何地会赔付多少钱的风险。

如果说保险公司在定损核价时是在为所欲为,那么整车厂在备件定价时是不是就过于肆无忌惮任意妄为了呢?

修理厂、4S店、保险公司,它们之间争得头破血流,大家发现没有,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整车厂,最终的买单人和受害者是广大车主,但是车主骂得最凶最惨的只有为他们提供直接服务的人!

由此衍生出的汽配市场乱象,铁粉们如果认为有必要,在留言区冒冒泡,人多的话,我可以另外开篇聊,这里就不展开了。

现在将赔付率从65%提高到75%,也就是赔付的预算多了,理论上,有利于更多的正厂件被用于事故车的维修,或者说更有利于授权服务中心和4S店的售后维修,对社会修理厂至少也算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好消息吧。

04.修理厂不再拼“关系”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事故维修中的主要矛盾其实集中在出险率和备件价格上。

降低出险率就意味着有更多的预期赔付会用到事故维修中,再加上备件价格降低到非暴利的理性价格。

各个汽修企业比拼的就不再是所谓的跟保险公司某个人的“关系”或是备件“渠道”了,而是实打实的整形喷涂安装技能了。

保险公司也不必再费劲巴拉地满世界找市场“替代件”了。

车主也不用把自己修炼成个汽修专家才敢修车了。

这场景,是不是美好到不敢想啊?

如何降低出险率呢?

个人认为,单纯靠提高来年保费这种痛,不足以促进对行车安全重要性的领悟,而是要让广大的驾驶员知道遵守交通规则才是行车安全的全部,例如,闯红灯导致两车相撞,负全责的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保险公司全部买单,这,说是鼓励闯红灯可能有点过了,但至少可以说是力挺闯红灯吧?!

如果在赔付时,按某个比例让责任方出点“血”,会不会让TA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领悟的更高更快更强呢?

至于促使整车厂把备件价格降低到非暴利的理性价格,建议尽快把零整比和保费联动起来,至少把那些在事故中容易损坏的零部件,将它们的更换概率和价格形成一个加权系数与保费联动起来,这应该是没有任何操作上的技术性障碍的。

另外,《通知》中还提到会“适时支持财险公司报批报备附加费用率上限低于25%的网销、电销等渠道的商车险产品”。

这就是从顶层设计上开始着手布置取消中间代理代销,为车险实现直营直销做铺垫。

一旦实现直营直销,手续费会进一步降低,为附加费用率上限低于25%做好充足的准备,但是那样的话,会不会像这次一样,将预期赔付率进行相应的提高呢?

不得而知,耐人寻味,拭目以待吧!

标签: 车险 赔付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