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欧美构筑政策壁垒,中国电池出海挑战加剧

‍‍

wps_doc_5.jpg

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也获得了爆发式发展。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占全球近60%,全球装车量前十企业中,有6家都是中国的企业;今年1-8月份的数据,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占率优势不断凸显,但中国动力电池过剩的问题也愈发严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动力电池产量达到533.7GWh,装车量255.7GWh,装车量不到50%,动力电池产量远高于需求。 

wps_doc_0.jpg

11月1日,在2023年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动力电池产业链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中,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河介绍道,到2023年全球新能源销量预计可达1500万辆,到2025年预计可以超过2400万辆。

其中国内70%是磷酸铁锂电池,国外是三元材料电池,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出货量可以超过580GWh,以此为计算依据,2023年磷酸铁锂材料需求为129吨、三元材料需求为111万吨,2025年这两者的需求量分别为285吨和184吨。

而目前磷酸铁锂产能是需求的3-4倍,三元材料产能是需求的2-3倍。

产能过剩导致了动力电池相关企业内卷加剧,并且叠加整车企业降本的需求,大打价格战,今年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一路下跌至当下的十几万元/吨,电池企业盈利情况持续恶化,即便强势如宁王,也出现了营收增速放缓、单季净利润下滑的情况。

这样的背景下,电池企业自然瞄准了海外市场,而海外市场也的确存在很多机遇,但最近欧美政府的相关政策开始收紧,电池企业的出海之路平添了许多波折。


欧盟通过《新电池法》,中国电池出海阻力加大


有数据显示,1-9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销量89.8GWh,同比增长120.4%,增速令人瞩目。

其中,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海外业务增长迅猛,上半年,宁德时代境外电池业务营业收入达到656.8亿元,同比增长195.15%;国轩高科海外业务销售收入30.62亿元,同比增长296.74%;中创新航上半年境外地区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115.7%。

欧洲更是中国电池企业扎堆布局的重点市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徐兴无透露,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累计规划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00GWh。预计欧洲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在2025年在500GWh左右。

也就是说,中国电池企业规划产能已经接近欧洲2025年电池市场规模的一半。 

wps_doc_1.jpg

表面上来看,中国电池企业出海形势一片大好,但实际上,欧美市场正在收紧监管政策。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这是全球首个将碳足迹作为对产品强制性标准的政策,将对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都有深远影响。

新的电池法规将覆盖到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制造、应用、回收和处理,旨在深化循环经济的实践和理念。新电池法还对原材料的碳排放进行了明确划分,原材料进入电池生产工厂前的采矿和预处理过程,以及相应的交通运输等排放均需包括在内。

按照新法规,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 记录电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 

wps_doc_2.jpg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绿色低碳部副部长石红表示,欧盟《新电池法》政策的本质是利用了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比较高,能源结构相对清洁的优势,倒逼所有产业链企业到欧洲投资,从而提升本地产业链的韧性。

她强调,《新电池法》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挑战非常大,第一个挑战是核算范围非常大,覆盖了电池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而且对数据的要求多且高;第二个挑战是如果企业想通过建立实景数据计算,难度非常大,而选择用数据库的话必须是欧盟认可的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库对中国实际情况存在高估;第三个挑战是欧盟要求上报的数据非常精细,会威胁到商业机密和数据安全;第四个挑战则是欧盟和国内对绿电认证要求不一样。

徐兴无透露,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计算,中国电池企业生产每一度电池的碳排放是100公斤,而全球最好的水平是45公斤每度电,差距非常明显。


技术创新+本地化生产,中国电池需联合出海


无论是中国市场的供过于求,还是海外市场的需求潜力,都意味着中国电池企业必须出海,所以面对已成既定事实的政策壁垒,中国电池企业必须尽快找到应对方案。

目前来看,中国电池企业的优势主要是完整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如果要应对欧美的政策壁垒,保持住中国电池企业的优势,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技术创新、本地化生产、联合出海。 

wps_doc_3.jpg

技术创新方面,主要是电池结构和电化学材料体系创新,前者中国电池企业已经有了不少成熟产品,比如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神行电池,孚能科技的SPS大软包、巨湾技研的凤凰电池等等;后者终极方向是固态电池。

但业界普遍认为固态电池商业化还需要5-10年时间,在此之前掺硅补锂、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等方案都在推进中。

本地化生产方面,这被认为是中国电池企业应对海外政策要求的最佳方式,也是电池企业与外资车企深度捆绑的落地方式之一,而车企也对中国电池企业作出了这样的要求,比如跟大众深度捆绑的国轩高科,大众要求国轩高科必须在欧洲建厂,而且要求国轩高科供给其的电池百分之百用绿电生产。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成透露,一些欧洲客户对其提出了非常高的本地化要求,希望蜂巢能源在2027年能做到90%以上的本地化率。 

wps_doc_4.png

除了直接投资建厂,中国电池企业还选择与国外公司进行合作或者收购。例如,国轩高科已收购斯洛伐克的InoBat公司25%的股权;而亿纬锂能则与Electrified Power等公司合作,在美国建立合资公司,主要为北美商用车市场提供电池。

同时,中国电池企业联合起来抱团取暖也非常重要,一方面,中国电池企业正在努力加强全供应链管理工作,布局上游原材料矿产资源,并与材料供应商联合出海,确保供应链稳定和成本可控;另一方面企业、行业、政府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制定相应监管机制,并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接,推动国际互认。

石红表示,面对政策壁垒,企业应该冷静下来看碳足迹的本质是什么,要利用它的本质,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个工具,可以用来提升企业自身的低碳竞争力。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马仿列表示,支持我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国际化布局,政府应该统筹相关主体,提前研究海外市场、投资、政策等情况,组织建立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加大企业走出去的金融、物流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