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电池价格绷不住了,打“价格战”更有底气了?

控制成本,才是王道。

碳酸锂价格还要继续回落吗?这是过去的9月,行业里常常会提出的疑问。参考9月底上海钢联的数据,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大概是18万元/吨。回顾过去一年的电池价格走势,堪称一场“过山车”之旅。去年11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直奔60万元/吨,但在到达顶峰后,价格开始回落。

到了今年4月底,基本下探到一个谷底,跌破20万元/吨。5月,价格再度上涨;6月,价格达到31.5/吨的新峰值。之后,就是“过山车”的下行轨迹,这个9月,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年内第二次跌破20万元/吨。在这个大背景下,诸多电动车敢降价,敢掀起“价格战”,也就不难理解了。

供与需,决定一切?

供需关系,能解释很多经济现象。锂价高低,必然也和供需关系息息相关。我们且以1-8月乘用车市场为参考,新能源汽车(插混+纯电)产量为510万辆,同比增长35.9%,零售为444万辆,同比增长36%。动力电池最大的“去处”,必然是乘用车市场了。近三成的涨幅,按理说,需求绝对是旺盛的。

对应的,1-8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到了219.2GWh,同比增长35.3%,与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销量涨幅保持同速。需求确实是增长的,但锂电价格还在下滑,只有一个解释,产能过于旺盛了。咨询了一些研究碳酸锂生产的专家,得到的回复是,“7-8月是盐湖碳酸锂生产的旺季,大量出货,但在这个阶段,汽车市场却属于趋缓增长的“非旺季”,正在为第四季度蓄力,同时,不少新能源车企在6月底冲量,也提前释放了一波采购需求。诸多原因叠加,刺激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有一组数据,也能看出端倪。1-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产量为456.2GWh,产量累计同比增长46.3%。其中,动力电池产量占比为92.0%,也就是419.7 GWh。再与上面提到的装车量做对比,供大于需的特征就很明显。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期表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仍有回落的空间,20万元/吨价格之下,是合理价格的中位水平。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电池价格便宜了,电动车的价格才能打下来,这是“放鞭炮”的大好事。

只是,站在电池材料厂的角度看,碳酸锂价格下跌,“躺赚暴利”的美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而且,很多采购是后结算的方式,如果一路看涨,还能大赚一笔,但如果一路下跌,库存越高,亏损就越大。泡沫散去,这就是一地鸡毛。之前的暴利,终究要付出代价。广汽集团的董事长曾庆洪讲过这么一段话,“自主品牌能否盈利,电池是关键的成本因素。当碳酸锂价格在40万元/吨以上,电动车就不赚钱;当碳酸锂价格降至28万元/吨,至少在原材料价格这一块,广汽集团就很好地解决自主品牌盈利的问题。”

天下苦高锂价久矣。碳酸锂价格下跌,造车成本降低,产业结构优化,用户最终得利,这波“出清”,对动力电池行业绝对是有利的。

后锂价时代

锂价回归正常态之后,基本再难有暴涨的可能。从股市来看,与“锂”相关的投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整个行业开始进入结构优化的“后锂价时代”。

主要影响有两个方面:1、新能源车的“价格战”烈度将继续升级。这个事情要两面看,虽然“油电同价”喊了很多年,但在不少细分市场,“电”的价格还是大于“油”。当电池价格不断下探之后,“电”将会进一步接近“油”的价格。另外,市场之“卷”相当空前,尤其是下半年,25万级别将迎来太多竞品。而在这一市场搏杀,价格非常关键,问界、小鹏已经率先出牌,后来者还会涌现出更大的价格诚意。简言之,“价格战”会成为后锂价时代的常态,直到完全分出胜负。

2、电池回收,最后一块短板,可能会骤然变缓。没办法,这是商业使然。动力电池回收一般分两种,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拆解回收与锂价的关系非常紧密,因为它的目的就是提炼镍、钴、锂等金属。

在锂价狂涨的时候,拆解回收有利可图;但锂价下跌了,拆解回收“费力不讨好”,还不如直接买锂。据悉,回收的盈亏临界点是17万元/吨,大概持续做这门生意的动力,就只剩下“可持续发展”的一颗善心了。

写在最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个本没有问题。行业往前发展,必然要走过“泡沫期”,因为前期混乱的泡沫,才可能推动行业的一些变革之相。但终究,一切会归于正常,而且一定是优化后的正常。碳酸锂价格,大概就是一面赤裸裸的镜子了,看清一切。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晞贝

标签: 电池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