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智能电动车时代,用户信息安全的比亚迪范本

图片

贯穿整个人类汽车工业发展史,安全是汽车作为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最不起眼但也是最不可忽视的优先课题。

那汽车安全具体包括什么呢?谈到汽车安全,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往往是车身刚性、碰撞吸能结构、刹车性能、安全气囊数量、主动安全系统这些看得见的物理安全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演变,汽车安全的范畴逐渐变得丰富。尤其是伴随着智能网联技术在汽车领域越发广泛的应用,对汽车安全课题又提出了新的思考,一个跳出物理层面,进入信息技术层面的问题——车内隐私及信息安全。

其危险性和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交通事故对用户造成的伤害。对于这样因新技术而衍生的新痛点,车企该如何应对?这成为了所有智能电动车企业共同面对的新课题。

01 车企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用户很受伤

就在一个月前,马自达被曝出内部系统服务器遭到外部入侵,导致公司员工及合作方人员的姓名及电话号码共计约104732份信息可能被泄露。

今年5月,丰田汽车称因云环境中的设置错误,约215万用户的车辆数据在日本存在被泄露的风险,泄露的信息或包括车辆设备的识别号码和车辆位置。

同在5月,特斯拉被曝涉及7.5万名现任及前任员工数据被泄露,涵盖姓名和联系信息,此外还有大约2400起关于特斯拉突然加速的客户投诉,以及1500起关于刹车问题的投诉。

之前,去年还有国外黑客通过技术手段黑进了一辆特斯拉,并向外界展示了利用这辆车的车内摄像头拍摄的视频……

图片

近两年,车企用户数据被黑客破解的新闻屡见不鲜,而且越发频繁,甚至有的信息被明码标价销售!用户信息安全泄露问题其实早已存在,而智能化网联技术的普及,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一个进一步加深了隐私信息泄露的深度和广度。

传统燃油车被泄露的一般只是用户在经销商登记的个人信息,但是随着智能网联技术在汽车身上的应用日渐广泛,实时联网的智能电动车涉及的就很可能是实时车辆定位,行驶记录,甚至是你在车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颦一笑。

图片

车身刚性、刹车性能做不好,给用户带来的肉体上的伤害,隐私和信息安全如果保护不好,给用户带来的伦理道德上的冲击甚至是巨额财产的损失。

摄像头、麦克风、传感器……当它们为你保驾护航的时候,它是智能科技,但是一旦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它就成为了不法分子谋财害命的利器。

02 打开摄像头,关闭安全漏洞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的应用。目前智能电动车上涉及到的功能越来越多,或是车内相机拍照,或是用于DMS驾驶员监测辅助(DrivingMonitor System),或是用于查看车内遗留物。

但是大多数用户并不知道何时开启,何时关闭,或者说如何自主选择开关。

从目前来看,市面上在售车型保障车内隐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增加挡板、完善软件管理、流程规范、加强安全认证等,还有一些品牌则需要拔下摄像头保险丝才能真正关闭。

这意味着,目前行业内对于的应用并没有统一的安全标准或法规要求,甚至有不少车企并未考虑到用户关闭摄像头的这一需求。

其中,比亚迪给出了一个可靠的范本:一套软件+硬件双重防护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该体系从车端到云端全方面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及驾驶安全。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让用户对自己的数据做到可知、可感、可控。

软件方面,比亚迪的手机APP和车机系统均向用户提供了隐私声明,以显著的方式告知用户个人数据的处理和权限访问举措,并且为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权益查询的便捷渠道,使用户真正可知其享有的数据权益。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了权限管理方案,用户可自主选择对应的权限管理策略。而且比亚迪开发的应用和系统,均采用安全策略防止自启动,为用户提供可自主控制的产品方案。

在产品攻防测试维度,比亚迪通过持续高强度安全攻防测试方式,提升自身能力及产品的安全防护,并且曾多次获得国家比赛奖项。

目前比亚迪已获得R155(CSMS)、R156(SUMS)体系认证等安全认证,并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通过积极主动接受监管机构监督,让用户对数据安全更加放心。

不过面对无孔不入的黑客,单靠软件层面的狠招是远远是不够的,在硬件方面,比亚迪还整出了简单粗暴的妙招。

图片

图片

不靠什么高大上的传感器、电子控制器,只需要一块成本不值一提的摄像头盖板。比亚迪是目前少数使用盖板的车企,目前比亚迪所有配备的车型上都安装了摄像头盖板,用户只需要轻轻把摄像头的盖板轻轻拉上,就能十分有效地避免车内画面被偷窥的隐患。虽然成本低廉,但是却能从根源上让黑客无路可走。

写在最后:

可以看到,比亚迪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真正让用户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可知、可感、可控。关键是,简单粗暴且有效。

进入汽车产业变革的智能化下半场,用户信息安全保护的痛点越发凸显。说到底,科技应该美好生活而服务,而不应该沦为不法分子侵犯公民个人权益的犯罪工具。比亚迪作为国内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引领者,在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同时,更有义务打造出更高水准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为行业作出良好的示范。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