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汽车人】资本凉了!“新势力”为融资付出高额成本


金融市场对新势力车企的再融资变得极为吝啬。虽说还不至于融不到钱,但却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


文 /《汽车人》张恒


北美当地时间10月5日,曾市值排名世界第三的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股价放量暴跌22.88%,日内市值损失超50亿美元。起因只是公司宣布了一笔15亿美元的再融资方案。


Rivian拟发行15亿美元可转债的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开盘即跳水超11个百分点,随后一路单边下跌,在收盘前最后一个小时,卖盘再度汹涌而出,最终收盘大跌22.88%。仅一个交易日,公司市值就从224.6亿美元跌至173.3亿美元,蒸发超50亿美元。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拟发行15亿美元可转债的规模。



无独有偶,就在9月19日,蔚来也在美股市场宣布拟发行10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债券的融资事项,直接导致了其股价跳水式放量下跌。当日,蔚来股价收跌17.07%,从10.31美元跌至8.55美元,市值损失约25亿美元。该事件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目前公司的股价仍是8.66美元,即市场对这笔再融资的成本并没有什么争议。


成本是多少?三倍左右,也就是说融1美元,市值损失约3美元。用这两家上市公司消息发布后当天市值的损失除以再融资的金额,其比例在2.5-3.4之间。



可见,即便是中国和美国的头部新势力车企,其现金流仍然紧张,有再融资的需求。而当下的投资者对新势力车企的融资已经变得不感冒了,甚至认为是一种负面信号。


其实在2020年,投资者对造车新势力融资响应的态度还是非常积极的。仅过去了两年时间,环境就大相径庭了,如今投资者对新势力再融资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市场发生变化。近两年间,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翻天覆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只有5.4%。2023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40%。也就是说,在两年前,中国新能源车还有十几倍的增长空间,而现在只剩下一倍左右的增长空间了。


今天的新能源车市场,虽然还说不上大局已定,但后续可变化的空间也所剩无几。想拿到“船票”,至少是通过卖车就可以实现盈利,并有正向现金流的车企。若企业还需要通过再融资来维持发展,起码在华尔街来看来,是个危险信号。即便是对Rivian和蔚来这些早期上市的新势力车企来说,也没任何区别。



其次,金融环境发生变化。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各大央行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蔚来和Rivian的巅峰市值分别达到了120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如今为了应对通货膨胀,美联储出台史上最为激进的加息政策,货币紧缩直接导致成长型的科技公司估值的崩盘。蔚来和Rivian这两家公司的市值当下分别为148.8亿美元和173.2亿美元,对比峰值,都跌去了八至九成之多。但即便如此,新势力车企作为资本市场金融属性的高标的,仍然享受着一定程度的市场溢价。


蔚来和Rivian这种在美国主板的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都要损失3倍左右的市值,那么其他新能源车企的融资环境定然更为苛刻。因为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会产生辐射效应,那些还没能上市的新能源车企,如果没有什么非常特殊的概念,应该很难完成融资上市了。


再次,时间窗口期不多了。甚至可以说,2023年结束之时,新势力品牌之争基本可以盖棺定论。能够盈利且现金流为正的车企,还会继续留在牌桌上。而那些不能够盈利且现金流为负的车企,也许还有机会,但金融市场的大门已经算是对它们关闭了。



两年多时间,无论是新能源车市场还是金融市场,对新势力车企的看法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具有杠杆效应的金融市场,对新能源车企的再融资变得极为吝啬。虽说还不至于完全融不到钱,但却需要车企付出极高的融资成本。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淘汰赛已经进入到了最后冲刺的阶段,哪些品牌能够胜出,哪些品牌希望渺茫,都体现在了盘面上。【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汽车人 融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