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错过新能源首班车,日系辉煌不再?东风日产:别带上我

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走高,到车市打响前所未有的“价格混战”;从一线自主品牌引领“油电同价”,到多家三四线车企濒临“淘汰”边缘;从合资燃油车品牌溢价力下降,到车市进入“阵地战”和“肉搏战”阶段。2023年上半年,中国车市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前所未有的大洗牌,你我每时每刻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与此同时,伴随着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加速,车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改变。直观表现在消费者的选车逻辑越来越偏向于选择电子产品,品牌不再是首要因素,产品力在他们心中的份量逐步加重。

由此来看,这一年注定是新能源汽车革命与汽车行业深度转型的阵痛期。当昔日荣辱成为过往,如何面对当下与未来,是每一家传统车企都必须思考的严肃问题。

2023年6月16日,东风日产成立20周年之际,这家头部合资车企正式发布“再创业”计划,明确向新能源转型的决心和信心,表示要再造一个东风日产,挑战国内合资新能源头部阵营,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以东风日产为参考,传统车企的对手似乎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超越过去的自己。透过东风日产20周年“再创业计划”开启,其顺应市场变化所做出的快速转型,对于当下绝大多数合资车企来讲,可谓起到了教科书级示范。

“快”字当头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广大网友表面上看到的是车企在价格端层面的内卷,殊不知这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卷还体现在速度层面,而这也被视为新能源车市区别于传统燃油车市的一大特点。

以新车的研发周期为例,过往24个月都算比较快的速度,但现在已经卷到10个月。汽车情报新媒体在采访多家头部自主车企以及新势力研发工程师时,得知他们的新车开发逻辑和以往完全不一样,越来越趋向于科技公司的电子产品开发流程,用他们的话说,这将逐步成为车企产品开发的主流。


对于合资车企来说,当下已经不单单是卷价格这么简单,而是改变自身的产品开发模式,加快新品的开发节奏,从而适应当下的竞争形势。更值得一提的是,电动化和智能化重新定义了汽车,对汽车赋予了新的含义和价值,在新的江湖秩序形成之前,留给合资车企的窗口期并不长,其需要提速,机会或许稍纵即逝。

基于此,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东风日产在很短的时间内陆续推出了超混电驱轩逸、超混电驱奇骏、启辰大V 等电驱化车型,这样密集且快速的新品推出速度,说明了东风日产领悟到了电气化时代的新“打法”,并且能够以很快的速度将其落地。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新品都做到了“油电同价”,甚至价格低于传统燃油车,这展现了东风日产电气化转型的决心,将其作为一场必须打胜的硬仗在打,不给自己留退路。而这样的努力已经在短期内获得了回报,超混电驱奇骏的“一车难求”就是最好的褒奖。


过往行业人士喜欢称呼合资车企的电气化转型为“大象转身”,意思是大象刚转的时候比较缓慢,但只要转过身奔跑起来,速度会超乎想象的快。复盘东风日产上半年的一系列电气化动作,这家合资车企无疑已经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加速“跑”了起来。

根据规划,日产品牌在2026年前将推出7款电驱化车型,到2030年,80%的产品线将实现电驱化;启辰品牌每年推出至少2款全新新能源车型;今年内,首款插混车型和首款全新纯电车型将会上市;英菲尼迪品牌在回归东风日产体系后,汇集平台与资源优势,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产品与更贴心的服务体验,与此同时也积极加速电动化产品布局。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前菜”,更多的新能源“硬菜”,东风日产会一一端到消费者面前。

“准”备妥当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产品开发逻辑的改变,车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也在同步发生巨大的变化。

那就是汽车越来越不局限于过往的空间移动工具属性,而是在智能化加持的场景下,成为物联网和能源生态的核心节点。对于车企来说,要摒弃以往的客户思维,提供给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和其真正实现融合。


做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产品是冲锋在一线的攻坚部队,那如何经营用户就是重中之重的“粮草”后勤,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点也需要车企做周密的准备。在东风日产二十周年FAMILY DAY活动上,其发布的20周年“再创业计划”,便指明了东风日产在该领域的思路和想法。

其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山口武官宣东风日产将基于线上的“东风日产超级APP”平台,和线下的渠道,从产品服务、车联生活、车以外的生活、个人成长四大板块,带来“共享、共创、共生”的用户运营生态体系——Ni+,就是东风日产面向新消费时代,和目标消费用户的一次“用户共创”,或者说是东风日产行军打仗的“粮草辎重”。


接下来,我们不妨好好的分析一番Ni+用户运营生态体系的内涵。首先是产品服务方面,Ni+一站式服务将提供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售后维保、二手车服务、增值业务等服务,让用户体验到完整、优质、无忧的闭环服务。在这里要强调下东风日产二十多年的经营,诸如其线下网点覆盖了92%以上的城市,收获了超过1500万用户,有这样庞大的体量为支撑,后续闭环运营体验好的话,车企和用户之间的黏性难以想象。


车联生活方面,Ni+智能网联服务会持续创新升级互联体验,通过车联网、智能算法等技术,构建人、车、万物互联的智能移动世界。别忘了,在合资车企中,东风日产有超过400万的车联用户,日产智联APP注册人数更是超过830万,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优势。

而在车以外的生活方面,Ni+惊喜生活将通过多元商城、活跃车友社区等,链接品牌与用户;Ni+车主盛会将打造车友与品牌共创欢聚的盛会;而更多的Ni+体验中心,能够让用户在拥有东风日产的车之前,率先开启东风日产车生活。最后是个人成长方面,Ni+伙伴计划和用户成长培养计划,将发挥提升用户与品牌共创力的作用,激励用户成为品牌深度合作伙伴。

看得出来,东风日产的思路是要融合企业与用户的边界,强化企业与用户“一体共生”的生态共同体。某种程度上讲,这和头部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的“用户共创”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不一样的是,东风日产有二十年沉淀下来的体量优势,这为后续书写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稳”中向前

新能源车市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耐力跑,而不是百米冲刺,这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多家车企高管都向笔者表述过类似的言论。

就中汽协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来看,数据为28.3%,按照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的距离来计算,当下新能源车市马拉松长跑实际上只来到了12公里附近,连半马都还没到。而据不少专家学者以及业内人士预判,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会超过50%,那时也只是看到了半马的牌子。

跑过马拉松的都知道,30-35公里是马拉松公认最“魔鬼”的阶段,这时候跑者速度下降,身体机能和心理意志也来到了临界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撞墙”(指身心状态从接近满负荷运动变为超负荷运动的时期)现象最高发的区间。


想要顺利完赛并且PB的话,无疑需要跑者有强大的有氧基础,以及核心力量训练做支撑,再加上自身的意志力够强,并且用稳定的配速跑下去,这几大要素缺一不可。

就像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说的那样,电动化只是这场汽车革命的上半场,抢先布局的车企打了一场漂亮的仗,但这次变革相关的技术、商业模式还在创新和发展,在主要厂商发力后,竞争会更加激烈。


对于东风日产来讲,随着今年年初到现在,在很短的时间内陆续推出了超混电驱轩逸、超混电驱奇骏、启辰大V 等电驱化车型,标志着其配速在逐步提升,而随着Ni+用户运营生态体系的落地以及更快的电动化产品布局,其有望在这场马拉松长跑中迎头赶上。

当然,到了上面说到的30-35公里“撞墙期”之后,东风日产还手握穿越这一周期的法宝,那就是其二十年沉淀下来的整车制造优势和经验。依托于规模制造、产业链把控和品牌渠道能力这三大法宝,东风日产相当于拥有了强大的有氧基础和核心力量训练,能让其在“撞墙期”依然坚持稳定的配速奔跑向前。

【结语】在如今这个电动化和智能化重新定义汽车的年代,凭借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头部自主品牌冲到了前面,而嗅到危机后的合资车企也开启了电气化转型,并且速度在加快。就像东风日产一样,针对下一个20年,其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转型和前瞻布局,并且思路和打法非常的清晰,执行和落地也是有条不紊。如此来看,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谁能撑过“撞墙期”并且最终冲线,时间最终会给出答案。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