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MUFASA沐飒:北京现代最后的挣扎

  • 作者: 车文驿
  • 2023-06-21 10:54
  • 4.25万

写在前面:今年上海国际车展,北京现代正式发布全新紧凑型SUV——MUFASA,这也是北京现代i-GMP平台下打造的全新车型。

说实话,在中文名正式发布之前,我倒是真心觉得英文名简直棒极了——音译过来就是“木法沙”——电影《狮子王》里辛巴它爹,这个名字,还真的勾起来了一波我的回忆杀。

6月18日,北京现代MUFASA沐飒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三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2.18万元-13.98万元。作为一台合资紧凑级SUV,价格看起来似乎不错,那实际产品如何呢?或者说值不值得购买呢?

定位是换汤不换药:全新现代MUFASA沐飒锁定的是紧凑型SUV的细分市场,在北京现代的阵营下,MUFASA沐飒可以看作是ix35的换代产品——在几年前,北京现代以差异化的产品定位推出了新ix35,从而在紧凑型SUV的市场里和途胜构成了高低搭配,主打入门级紧凑型SUV市场。

当年新ix35以自主品牌的紧凑型SUV为主要竞争对手,在设计上大量运用了本土化的设计来构建产品形象。现在登场的MUFASA沐飒,也是这一产品布局的延续——比途胜更便宜,主打入门级的紧凑型SUV市场。

设计是见仁见智:韩系车的设计一直是存在争议,喜欢和讨厌泾渭分明,我们不做定义。但MUFASA沐飒侧窗轮廓设计的很到位,整体式设计增加了MUFASA沐飒的视觉长度,同时行李箱小窗的面积也充分保证了内部的空间感。MUFASA沐飒的内部空间的通透感很好,这一点值得点赞。

配置有点不够诚意:按照官方说法,MUFASA沐飒搭载了24项高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包括HAD高速公路辅助驾驶、LKA车道防止偏离辅助、FCA前方防撞辅助等功能,但这些只有在售价13.98万元的最高配车型才有,12.18万元和12.98万元车型最高配置是“定速巡航”。

动力还是熟悉的配方: MUFASA沐飒搭载一套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6速自动变速箱的组合,最大输出功率118千瓦,最大扭矩193牛米,这和ix35在售车型的动力系统是一模一样。

如何评价这套动力系统呢?2.0L+6AT,只能用历史悠久来形容——如果没记错同样动力参数的发动机早在2017年ix35上就使用了——至今已经有6年了。

MUFASA沐飒值不值得买

作为一台紧凑级SUV,MUFASA沐飒这个售价放到5年前,兴许能以不错的性价比赢得不错的市场表现,新伊兰特就是个例子,只要足够便宜,北京现代还是有空间的。但遗憾的是,如今是2023年了,新能源市场都开始卷起来了,北京现代还试图在燃油车市场靠性价比蹚一条路子出来,希望非常渺茫。

想想看,在15万元-20万元区间,中国品牌插电混动车型选择非常多,甚至在15万元以下都有不错与MUFASA沐飒同级的产品可以选择——要知道MUFASA沐飒作为燃油车,需要缴纳购置税,实际价格是13.5万元-15.5万元这个区间。

有人说MUFASA沐飒有4000元保险补贴、6000元出行礼等,但这些“权益”都是限前10000名用户,有一定的条件,并非“普惠”

买这个车的低配,我劝你看看中国品牌的紧凑级燃油SUV,价格香,配置还高,像奇瑞瑞虎7 PLUS、第三代哈弗H6都比MUFASA沐飒强。要是买高配车型,落地价格都14-15万元+了,看看中国品牌的插电混动SUV就挺好,比亚迪宋Pro、哈弗枭龙都能买到。

MUFASA沐飒依然停留在燃油车时代

MUFASA沐飒虽然是一款全新的产品,但是在整体的产品力构建上,依旧是一个停留在几年前的产物。

同样的产品文案放在几年前的自主品牌上产品力都是绰绰有余。实事求是地讲,上面介绍MUFASA沐飒的动力和产品的文字,也确实让我产生了一种“穿越感”。

2.0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有很多人引申解读为成熟可靠,但是在北京现代旗下的车型上也已经服务了很多代车型,包括MUFASA沐飒所要取代的ix35,搭载的也是同款的动力系统。

一款全新的车型,动力没有升级只是调整了平台和造型,那么由此带来的产品力升级显然是不够的。更何况,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进入到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的新车主流都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小排量涡轮增压都是昨日黄花,而MUFASA沐飒还停留在自然吸气的时代,“断代”确实有点明显了。

至于智能化,在现在国内的汽车产业里,要实现这样一套配置已经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成本也不会很高。所以,同样的配置基本上已经在自主品牌的序列中成为标配,而且还是几年前的水平,MUFASA沐飒现在拿出来,的确是吸引力不足了。

MUFASA沐飒韩系车最后的挣扎

窥一斑而见一豹,在最近几年中国品牌电气化的推动下,合资品牌生存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而在合资品牌的阵营里,主流合资品牌利用体量优势向下挤压的策略,已经大幅度的压缩了像北京现代这一类二线合资的生存空间。

从整体上来看,韩系车也越来越缺乏产品卖点,曾经以高性价比为卖点的韩系车已经失去了性价比的卖点。而北京现代MUFASA沐飒也只有通过不断的下沉,来获得更加偏远的市场的认可。

至少,在主流的消费市场里,已经没有MUFASA沐飒的生存空间了,而MUFASA沐飒,也是韩系车最后的挣扎了。

写在最后:合资造车的模式开始呈现短板了。曾几何时,合资造车的模式得益于合资双方优势的互补,快速的拉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一片向好的市场环境下,合资双方的矛盾可以被很好的掩盖。

但随着市场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转变,以及汽车消费理念的转变,合资模式下市场响应速度慢,合资双方理念不一致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

当中国市场的需求已经远远领先于海外市场,而合资的一方还死守着海外市场的产品逻辑,这不就是等着被市场淘汰嘛?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