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上市车企近半数财报“告急”!中国车市还要"卷"多久?

重庆本该是一个大家聚在一起吃火锅、游长江的好地方,但在不久前,这里聚集的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的数位掌门人,却无心品尝山城的美味。


“卷不动了,想换一份安稳的工作。”一位上市车企的员工告诉笔者,最近跳槽回到了家乡,那里没一线、新一线城市这么卷,让人心累。

当然,也有车企销售公司负责人公开表示,很享受这种“卷的过程”,剩者为王。

进入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卷”——特斯拉在上海率先挥动降价的翅膀,比亚迪等中国本土车企开始跟进,最后,所有企业,包括合资汽车公司都遭受了冲击。

这不禁把12年前欧债危机引发进口车大降价并最终导致价格战的一幕,再度呈现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眼前。

只不过,这次价格战发生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刚刚结束了三年抗“疫”,亟待经济复苏。不论是整车企业、经销商集团,还是零部件供应企业,过去一年的财务表现,都难言乐观。

《汽车K线》统计,近半数汽车业上市公司财报“告急”。过去中国规模最大的两大汽车集团, 上汽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2022年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双降”。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团财报显示,其营收和净利润再度双双大幅下滑;广汽集团同期净利润也几乎腰斩……

一众造车新势力,更是走到了生死线边缘。

图片

「图片来源于东风集团股份年度报告」

疯狂内卷的行业和市场,何时才能恢复正常健康发展?

6月上旬,以“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在山城举行。

此次论坛,时隔多年,汇聚了多位业内领军人物和车企高管,面对汽车行业价格战、口水战等问题,大家终于能一吐苦水。这在过去20多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实属罕见。

1 “内卷”加剧

在刚过去的5月,中国汽车行业无论是整体销量,还是新能源板块,或海外市场,都是一片“欣欣向荣”,同比增速达两位数以上。

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简称“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产销达201.1万辆和20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2%和26.4%。高速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一片看似繁荣的汽车市场。但是在新能源浪潮下,电动化、智能化使得车企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

图片

从乘联会5月狭义乘用车的厂商排名来看,批发销量前五名由高到低依次为比亚迪、一汽-大众、奇瑞、长安、吉利。

在比亚迪的带领下,自主品牌占据了五强的四个席位。而前10名中,曾经的一汽丰田、东风日产纷纷跌出前十,车企的整体销量排名每个月都在刷新,也直接影响着其背后母公司的表现。

结合《汽车K线》统计在册的上市公司财报数据来看,乘用车方面,14家上市公司的2023一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有6家为负增长,其中5家降幅达到两位数,长城汽车净利润同比降幅更是达到89.34%。

2022年,除恒大汽车未披露年报外,另外18家乘用车上市企业,盈利和亏损的各占半数。其中,海马汽车同比降幅高达1509.77%,理想汽车为525.97%。

图片

由此可见,从乘用车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来看,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并未全面回暖。新能源大部分企业在赔钱,价格战蚕食利润水平,需求不足仍是当下突出问题。

《汽车K线》统计的新势力阵营中,曾经的“蔚小理”在不断更新的榜单中已经在近期稳定为“理哪零”,理想汽车5月交付量直破2.8万辆,小鹏、蔚来汽车掉队已有些时日,亏损情况更让投资者不忍直视。

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增速虽然明显,广汽埃安5月销量突破4万辆大关,可盈利问题依然摆在眼前。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直言:“现在价格战打来打去,想‘找死’的企业就早点降价。”他指出,“市场需要从国家层面规范行业竞争,避免地方保护性的无序价格竞争,切实稳定汽车市场和价格预期,为汽车行业建设真正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夯实基础。”

图片

一番话下来,曾庆洪继“车企在给宁德时代打工”之后,又一次“出圈”。但这次不是打工的问题,而是企业生死的问题。

2 未来车企只剩5家?

如前文提及,202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比拼产品力与技术的同时,也出现了其他竞争元素。比如湖北3月开启降价潮,再比如在公平竞争之外的行业乱象。面对这些问题,车企高管们也在这次论坛中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倡议与期待。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论坛上坦言:最近行业不是特别有序,甚至也不是特别文明。奇瑞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老实人,但是如今行业中有一些企业在“乱讲”,这样不好。奇瑞还是会继续坚持“理工男”的精神,把技术做好,把汽车做好,把客户服务好。

“中国自主品牌要想崛起,还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文明竞争,真正的竞争是工程师之间的对决、技术的对决,而不是在这之外的东西”,尹同跃强调。

图片

同时,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也通过视频呼吁,中国所有汽车公司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相互尊重、相互监督,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阳光下透明竞争,在法律框架内公平比赛。

李书福表示,全行业进入了产业链调整、生态圈重构的窗口期,一场残酷的淘汰赛已经开始。“中国汽车工业历经70年耕耘,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艰难过程,今天中国汽车工业正在面临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考验,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依法合规,公平透明地展开竞争,把中国几代汽车人的智慧和心血发扬、传承下去。”

这几位大佬的话,不由得使人想到3月份由东风汽车开启的“降价潮”和不久之前长城举报比亚迪事件,相关数据似乎也在佐证以上这几位大佬呼吁的“文明竞争、技术对决”,因为最先发起价格战、降价潮的东风汽车集团,在降价潮后销量表现并不理想。今年1-5月,东风集团的累计新车销量为766,365辆,同比下降高达22.84%。

图片「图片来源于东风集团5月产销快报」

那么,汽车行业到底要卷到何时?也许2023只是一个开端!有人认为,就像打麻将,最后能留在牌桌的,一个手就能数过来。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三年内,中国市场或有70%的品牌面临“关停并转”。而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则罕见地附和着朱华荣的判断,未来中国市场可能只有五个主要车企留下来,像打麻将一样——“东西南北中”。

曾庆洪也认为,未来汽车行业将进行兼并重组。美国、日本、欧洲的主流车企,不少都是靠重组完成的。这一趋势在中国市场也同样存在。

论坛结束后不久的6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

会议明确下一步,中央企业要把握新定位、扛起新使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助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作用提供坚实支撑。

或许,中国汽车市场终会像美国、欧洲、日本一样,逐步从百花齐放,走向统合。

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残酷,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高光,但夯实好造车基本功、以领先的技术打造企业“护城河”,才是每个时代走到最后的企业中,不可或缺的根本。

图片

内卷是把双刃剑,如何在回归理性竞争之后找到一条更好的发展之路,如何让自己“留在麻将桌上”,才是各家车企都该仔细考量的重要课题。

值得关注的是,最近有外资车企高管的发言和观点非常引人注意。就在中国汽车行业疯狂内卷的同时,起亚中国高层表示,外资车企作为全球性车企,以起亚为例,一季度赚20亿美元,手里有钱有技术,等到了合适的时候,还会再加码中国市场,抢夺份额。

《汽车K线》看来,有如此盘算的,恐怕不仅仅只有现代起亚,德系、美系,以及还不错的日系汽车巨头,恐怕都有各自的想法和战略战术。“别人疯狂的时候,我冷静;别人冷静的时候我贪婪。”

眼看着长城汽车和比亚迪的“一场大战”,或许全球汽车玩家们,都在等着那个“靴子”落地。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标签: 上市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