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下一站氢能? 先把标准说清楚

凭借众多优势,氢能已经被越来越多国家、机构、车厂 …… 列为重点战略发展方向。

但就如老祖先说的 "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 ",目前国内针对氢能订定的 GB/T 标准,和国外的 ISO、GTR、SAE…… 标准还存在差异。如何更好与国际标准协同互通,对于我国氢能未来发展十分重要。为此,小编特意跑了趟澳门,看看在此举办的 " 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标准峰会 " 怎么说!

重量级内容

会议在澳门大仓酒店举办,包括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中国科协常委 /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 / 香港城市大学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吕坚、同济大学教授余卓平、丰田汽车公司主任山本敦巳、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曹东学、挪威船级社亚太区氢能负责人 James LAYBOURN、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何云堂、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中军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分别就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国际标准研究、制定与认证,提升标准一致性,以助力全球氢能产业链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提出专业意见。

首先发表演说的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 由于氢能具有来源多样化,不受资源地域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来源,所以目前已有 30 多个国家定有氢能发展政策。但目前来说,各项标准分立不同是一大问题,例如 ISO 针对氢能有 48 项标准,IEC 有 20 项技术标准;再就国家来说,美、中有 100 多项氢能技术标准、日欧有 20 多项标准!"

万钢认为,要让这些标准体系更加完善、互通,必需以系统思维为统领,针对以下三项来进行发展:

1、完善氢能 " 制储输用 " 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供给结构,提高各环节技术类别标准的覆盖度;

2、注重行业标准研制,发挥其对标准系统的补充、完善作用;

3、通过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等国际组织以多种方式、多种形式深化国际标准交流合作,提升标准的国际化。

接着发言的中国科协常委、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则是在致辞中表示:氢能是未来新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交通、化工等行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目前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正重点研究综合能源的低碳运行、优化和安全保护理论和关键技术,以为双碳战略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身为香港大学荣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陈清泉今年已经高龄 86,但在讲台上发表他主题为《创新驱动,氢能发展和标准化的挑战与机遇》的演讲时依然中气十足、语速超群,内容更是硬货满满、逻辑清晰,教人心生敬佩。

陈院士认为,未来能源的终极体系,将会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电氢体系,而终端应用的能源型式则以电氢热三种为主,其中电与氢在清洁能源产生的源端是分离的,但在过程中却可以互补,例如用多余电量产氢,以多余氢气发电;至于在终端包括工业、家庭、交通工具 ……,则可资互助合作,搭配地热、光热能源来达到低碳环保目标。

陈院士也针对氢能战略,氢能制储运产业与技术,燃料电池零部件材料与核心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氢能标准化发展提出了做细做精的建议。

此外,他还认为加强四网(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人文网)与四流(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的融合,可以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能源革命、信息革命、出行革命串连起来,通过建立人、机、物理系统形成新的生产关系,让氢能成为助推新一波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至于吕坚教授则是聚焦在对中、美氢能制储运加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进行比较。首先他说:"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产氢国,2022 年产能有 4000 万吨,产量有 3000 万吨,其中 80% 产量来自煤与天然气,20% 来自氯碱、焦炉煤气、丙烷脱、氢等工业副产品。来自水分解的绿氢占比较少,比起美国的制氢技术与成本效益都还有进步空间。

因此吕坚教授十分看好水电解氢未来的发展空间,而在这其中,用来作分解转化的催化剂,则是不可或缺的技术。

目前,许多水分解制氢采用的催化剂多是贵金属,而吕教授则是提出 "Super H" 新型纳米金属催化剂,其可应用在 PEM/AEM 膜电极电解水催化上,以更高效、低成本、零排放的方式电解出纯氢气与氧气,未来应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他也对中国氢能产业标准发展与完善提出了相应建议,并提出研发自有制氢催化剂的重要性!

同济大学教授余卓平则是以《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展望》为题,从碳中和与全球氢能发展趋势、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展望,阐述了自己对产业发展的理解。

在余教授看来,可再生绿氢,也就是以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方式来制造清洁氢能的方式,未来会是我国重点发展方向。而在解决绿氢能源供应的同时,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也可以透过 " 以奖代补 " 专项方式,来支持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广。

余教授认为,面对碳中和时程,氢能源发展很重要,但也确实少不了标准的建立与完善,而如何加速我国氢能源标准与国际接轨,在汽车产业领域的重点还是在提升燃料电池测试验证能力。

对于未来,余教授认为商用车肯定是氢能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应该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丰田汽车公司主任山本敦巳则是重点针对氢燃料储存标准开展讲演,他以目前丰田汽车氢能源乘用车的发展为引,导入他所倡议的方箱式高压氢燃料储存模块 HSM,其具备体积规整、存量大、安全 …… 多项优势,在商用车型上优先推展格外有降本效益。

另外,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曹东学则是讲述了中石化目前在产氢方面的现况,并且也以针对车用氢气提出系列 PEMFC 成套检测技术与方法。

挪威船级社亚太区氢能业务负责人 James LAYBOURN、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院长汤子康、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何云堂、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中军,则是在分别发表的主题演讲中,从不同角度和细分领域探讨了氢能与燃料电池标准国际化的重要性。

经过一整天的会议洗礼,让小编对目前氢能源的发展有了更全面了解,知道目前当务之急,是要让氢能在制储输用各方各面上的技术与标准,都与国际有更密切的接轨与互动。

而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就是为了如此宏观发展的目的而成立,也期待这次会议在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国际标准协同发展、互认互联互通方面,能起到更进一步推波助澜的效果。


标签: 氢能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