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吉利和长安这一合作,长城汽车慌了


吉利与长安的深度合作能够擦出怎样的火花

前不久比亚迪公布了第一季度的销量,超过20万台的成绩让比亚迪风光无限,今年总销量超过200万台已经没有悬念了。谁也没有想到全球第一个停售燃油车的传统车企竟然是比亚迪,并且还有着如此出色的销量。对于所有的中国品牌来说,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有着强大的统治力,凭借单打独斗要与之齐平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除了欧洲多国以外,中国目前的各种政策也明确表示了新能源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并且目前看来这一决策没有更改的可能。所以不论在燃油车时代有多么的出色,也必须尽快的转型到新能源这条全新的赛道上。但是这并不简单,因为涉及到非常多的技术壁垒需要突破,因此可以看到许多传统车企为此焦头烂额。

前两天在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长安和吉利宣布在新能源汽车的多个方面进行合作,这是国内目前为止有且仅有的两个自主品牌巨头之间的密切合作。两个品牌在合作之后会共享技术并且共同研发。央企和民营企业合作开发新能源技术,也更加明确了未来国内发展新能源车的大方向。

长安和吉利还在新能源领域还有所欠缺

吉利和长安算得上是中国品牌当中的翘楚,目前也面临着新能源转型的问题。吉利由于有着沃尔沃的技术支持,目前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新能源技术,包括纯电以及插电混动技术。反观长安,目前在混动车型层面依然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但不管是拥有成绩技术也罢,还是毛头小子也好,在新能源车型领域这两个品牌对比比亚迪还是太单薄了。

原因在于比亚迪不仅在人们心目中有着深刻的新能源品牌印象,还在于其拥有出色的混动系统和自己独有并且领先的电池技术。比亚迪的DM-i技术更是有着非常出色的用户体验,单就插电混动技术这一块,比亚迪在全球市场也是处于第一梯队的。

即便是丰田在国内生产的纯电车型,也不得不采购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新能源时代,比亚迪有着太强大的实力了。不论是纯电车型还是混动车型,比亚迪都有着很大的优势。

长安与吉利选择合作研发新能源技术

在5月9号这一天,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控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

细化来看,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有电芯、充换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新能源产业布局进行合作。在智能化领域,将围绕芯片、操作系统、车机互联、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展开合作。双方还将共同开展动力平台、动力技术的合作,探讨海外发展、出行生态的合作共享,并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碳交易等领域展开合作,共享前瞻技术应用发展。

总结一下,两个品牌合作的核心在于电驱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这也是目前全球新能源车辆的主攻方向。

两个品牌之间互相弥补短板

比亚迪在混动技术这一块有着毋庸置疑的实力,但是在自动驾驶系统以及车辆的底盘质感上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还有DM-i在高速工况下再加速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即便是侧重性能的DM-p同样如此。

目前比亚迪的混动车型在智能化和机械素质层面是有明显欠缺的,所以竞争对手还是有一些时间来追赶。如果再过上几年,比亚迪基于e平台3.0打造的产品陆续铺开,那时候再发力就来不及了。

这也是为什么吉利和长安的首要合作内容是电芯以及充换电技术的原因,电芯以及充换电技术是新能源车型的绝对核心,它与电驱技术的重要性不相上下,这两方面也是两个品牌目前所欠缺的。而两个品牌目前也各自有着技术优势,两者可以实现很好的整合。

关于电驱技术层面,长安为iDD混动技术,吉利为雷神混动技术。这两项技术都能在省油的同时兼顾动力,两者的电机都是通过专门的混动变速箱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低挡位可以拥有更大的扭矩,高挡位则可以拉低转速节省能源。

吉利更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和沃尔沃共享很多技术,在车辆的平台、底盘以及动力总成层面,吉利可以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吉利目前众多采用CMA平台的车型,都有着出众的机械素质。

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长安的最强项竟然是辅助驾驶系统,其能力更是超过了目前一众新势力造车品牌。比如阿维塔11的自动变道超车可以提前预判慢车,不用在慢车后方等待然后超车,而是直接超车,这样的逻辑已经很接近于人。其余很多辅助驾驶系统都是在慢车后面跟一段时间,然后在判断侧后方的交通状况之后超车。长安的辅助驾驶系统不论是在体验感还是效率上都是绝对出色的,毕竟长安和华为是紧密的合作伙伴,华为为其提供了一整套辅助驾驶方案。

综合来看,吉利和长安可以在车辆的电驱技术以及辅助驾驶系统层面相互取长补短。在最欠缺的电池技术层面,两者也在通力合作。比如长安的原力技术就是一整套电池技术的打包方案,它可以解决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以及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目前正在努力研发半固态电池和最终的固态电池,预计不久之后电池将不会再成为两个品牌的短板。

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的猜想两个品牌会不会再成立一个全新的新能源品牌,使用共同研发的最新技术。比如长安有着出色的辅助驾驶系统,吉利又有着完备的主动安全技术,两者结合的辅助驾驶系统在体验感和安全性上一定很出色。而吉利因为沃尔沃的背书,在动力总成上更容易有所建树,长安近几年在动力总成上的进步也很大。

未来两个品牌如果成立全新的自品牌,大概率会量产众多的纯电车型以及插电混动车型。并且这个品牌很可能是高端定位,旗下的车辆在设计、性能以及智能化方面都会有着出色的表现。

按照长安以及吉利目前的特性,很有可能会生产一些运动车型,前两款产品是轿跑SUV或者是高性能轿车都是不意外的。毕竟吉利旗下已经有领克03++这样的高性能轿车了,近几年长安似乎也很热衷于对运动轿车的研发。

总结

长安和吉利这两个品牌,一个是国字号的优秀代表,一个是民营企业的翘楚。两者的密切合作必然会碰撞出很多火花,作为消费者,嫌弃的从来不是自主品牌,而是嫌弃那些不上进的自主品牌。如果有产品更出色且价格更便宜自主品牌车型,相信很多人便不会再选择合资品牌。

长安与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明显是在应对目前风头正劲的的比亚迪。但是两个阵营之间的竞争是良性的,大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带来更好的产品,消费者是该竞争的直接受益者。目前自主品牌新势力造车的热销以及豪华品牌新能源车的大降价,已经可以看出自主品牌实力提升之后的结果了,那就是将合资以及豪华品牌的价格给打下来。

最后希望吉利和长安的合作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和比亚迪以及为消费者带来更实惠以及更好的产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