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无所谓“钞能力”与否,北汽集团必须打赢这场仗

近日,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巩月琼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未来5年,北汽集团在新能源、智能化的技术研发上将至少投入500亿元。他解释道:“北汽集团坚持长期主义,不怕短期内所谓各种现状的市场,关键是要给客户提供真正的承诺到位的产品。这其中关键核心是看有没有持续的资源投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00个小目标很多吗?那得分和谁比了。

据【汽车维基】统计,特斯拉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1500亿至1750亿,注意,单位是“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2000亿元,近24个小目标,这么看,的确不多。但要知道,北汽蓝谷2020年亏损了64.82亿元,2021年亏损了52.44亿元,加上2022年亏损后,三年累计亏损约170亿元,说不好听点,500亿元,够北汽蓝谷再亏5年都绰绰有余。

那么问题来了,都这样了,北汽还要喊着砸500亿“all in”新能源底池,到底是剑走偏锋还是精神可畏?

对此,【汽车维基】可能更倾向于后者。

首先,作为国内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车企之一,北汽不想在这个时候掉队,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掉队。其次,想翻身,除了钞能力,还需要很多决定性因素,比如,比如,而这些,北汽其实是有一定优势在的。

其实,这个东西和装修一个逻辑,即使砸钱,也有可能弄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相反,如果设计得当,利用好有限的资源,精装交付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这事儿必须得干

众所周知,中国车企在海外做得不错。

从量上看,今年预计可以达到400万台的销量,超过日本、德国,且有机构预测,在2035年之后,电动车的渗透率将会非常高,不管是欧盟还是全球速度都会非常快,要知道,如今北欧已实现了90%多的渗透率,这也正是我们出海很重要的途径和动机。

另外,【汽车维基】还发现,在国际权威品牌价值评估机构近期发布的“2022年世界品牌500强”名单中,中国品牌入选数达67个,或紧密结合传统文化,或深耕细做前沿技术,总之,中国品牌在全球传播中充分展现了深厚底蕴和强大创新力。

而且,今年的上海车展是“歪果仁”非常多的一届,不仅只有国外记者、车迷、游客,从宝马的齐普策到奔驰的康林松,从奥迪的杜思曼到大众奥博穆,各家“掌门人”纷纷现身,包括从北汽、红旗、蔚来、比亚迪到黑芝麻、地平线,各家展台门庭若市。

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想强调一个事实,随着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全球经贸格局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登上世界舞台,特别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

因此,自主业务,对于一个集团而言,可谓是举足轻重。

正如巩月琼在采访时所述:“‘北京’两个字对北汽集团具有特殊意义,我们要担得起‘北京’两个字”,加之,国内新能源市场竞争已进入到了一个白热化阶段,加之,中国已走在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全球前列,所以,北汽不能就此作罢,这才哪儿到哪儿。

四两也能拨千斤

在谈到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看法时,巩月琼表示,目前新能源造车企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的少数企业,已经实现盈利;第二类企业产品存在溢价,虽然有毛利,但是由于投入巨大,总体还是亏损;第三类企业毛利也是负的。

至于,北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子公司北汽蓝谷自独立IPO上市以来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巩月琼则坦言,北汽集团依然坚定看好北汽蓝谷的未来,持续“输血”是一定要的,而且,并透露,未来5年,北汽集团在新能源、智能化的技术研发上将至少投入500亿元。

50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

大众汽车计划投资约1224亿欧元(约合9286亿元人民币)用于电气化和数字化;日产汽车计划投资2万亿日元(约合1025亿元人民币)推动更多产品电气化;通用汽车计划投资超350亿美元(约合2500亿元人民币)加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各个都是大手笔,反观北汽,似乎感觉不值一提。

但其实【汽车维基】不这么认为,有时四两也能拨千斤,而且,北汽真的很善于“拨千斤”、“抓重点”。

比如,据【汽车维基】统计,北汽集团旗下的北汽产投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投资项目150余个,其中,60%以上的项目均聚焦于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

具体来看,锂电项目中,布局了宁德时代、孚能、清陶、Amprius;燃料电池领域,有亿华通、国富氢能、唐锋;智能网联领域,北汽产投起步也很早,第一个投资了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还布局了智行者科技、英创汇智等明星企业。

这些投资项目,既为北汽带来了战略上的协同,也增加了财务上的收益,一举多得,同样,这也为北汽集团未来领军新能源汽车产业奠定了夯实基础,埋下伏笔。

也不都是钱的事儿

最近大家对各类大宗消费品的消费欲望不再强烈,尤其是汽车,我们之前都爱吐槽,“没有不好卖的产品,只有不好卖的价格”,但现在呢?在经历了这次大风大浪后,大家明显都学会了捂紧自己的钱包。

不然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不会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提出“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站出来,纷纷强调自己不打价格战,说明要想和消费者长期已久做朋友,不光都是钱的事儿。

用户确实需要通过价格来衡量价值,毕竟汽车属于消费品,属于一件不折不扣的商品,但价值可不仅仅局限于空间、配置、做工和用料。

相反,正如【汽车维基】在“《落子合肥,保时捷也开始使劲了》”中提到的,“单靠产品,很难左右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车企需要做的是,如何在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建立明显的认知、体验、归属感的差异化触点,通过已有的文化底蕴,提高用户黏性”。

就像开篇说的“装修逻辑”,软装、硬装一样重要,虽然精装房已经定了基调,但只要大方向OK,就可以靠软装来优化,反观如今的北汽也一样,虽然近两年北汽在新能源领域的销量未能溅起多大水花,但大方向没错,且作为国内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车企之一,北汽可是曾一度与比亚迪形成“南北对峙、分庭抗礼”的态势,北汽蓝谷也是第一家登陆A股的新能源整车公司。

再加上,当下,通过过去几年的改革、变革,以及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向上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北汽这场仗能打赢,也必须打赢。


标签: 北汽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