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试驾奇骏e-POWER:混动安静又平顺,销量有望回归?

【有车试驾】如果奇骏用上“增程”动力,你会考虑吗?

熟悉日产的朋友都明白奇骏对于日产品牌的重要性,曾几何时,它是SUV销量榜的常客,但在一年多以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第四代奇骏“折戟沉沙”,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网络上聊奇骏都成为原罪,但直到今天我还是坚持那个观点,奇骏本身呈现出来的产品力没问题,它卖不好的原因仅仅就是对中国市场不够了解,不明白国人对“三缸”的抵触。

当然,今天我并不是为第四代纯燃油版奇骏抱屈,因为一个产品的成功不仅只看产品本身,还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宣发、成本控制等等各个方面,今天的1.5T燃油版奇骏会在销量上一落千丈,自然是在其中某些环节做得不好。

回归到今天的主题,如果第四代奇骏改用“增程”动力,它是否能迎来全新的局面?最近,有车以后用两天的时间为大家深入体验了奇骏e-POWER车型,超过500公里的试驾让我觉得,奇骏“卷土重来”可能不是小概率事件。

  奇骏e-POWER变了什么

外观内饰部分,并不需要花费过多笔墨,因为车辆仅是把日产经典的V字型格栅进行全面的黑化处理,并且在一些细节处多了一点e-POWER的身份标识。

至于内饰部分,同样没有做大的调整,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新增了一个云雾蓝的内饰配色,并且在前排多了一点蓝色氛围灯,还有就是挡把换成了与Ariya同款的电子挡把。

虽然外观内饰变化不大,但以我的眼光看,第四代奇骏外观内饰的设计以及用料在同级别合资SUV中依旧是前列水平。

(云雾蓝)

相比外观内饰的微调,动力系统的升级才是重点,奇骏e-POWER这台车是日产在全球首台搭载双“e”技术的车型SUV,所谓双“e”,其实指的是e-POWER动力以及e-4ORCE雪狐电四驱系统。

其中,e-POWER动力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增程式混动动力,因为它的逻辑就是发动机用来发电,然后电机直接驱动车辆。不过和国内许多的增程车不同,奇骏采用的是一个2kWh的功率型电池,该电池的充放电倍率是普通EV电池15倍以上,但也因为是小电池,奇骏e-POWER这台车并不支持插电补能,所以诸如绿牌、免购置税等政策优惠自然是不能享受。

至于e-4ORCE雪狐电四驱,它是利用前后双电机来实现的电控四驱,该系统整合了四驱控制技术、四轮控制技术、底盘控制技术等,能实现前后轮动力在100:0到50:50之间快速调整,从而达到同级别领先的越野通过性以及驾乘舒适性。

  双“e”为奇骏带来了什么

开上奇骏e-POWER,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车辆中低速的噪音隔绝做得更好了,这除了是车辆前排采用双层隔音玻璃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1.5T的发动机仅是作为增程器使用,它可以在大部分时间把转速压在1600-2000RPM之间,从而减少噪音以及振动的产生。

在试驾过程中,我也用分贝仪做了一下实测,在时速约85km/h时,车辆的车内噪音仅在60分贝左右徘徊。而且因为e-POWER是没有发动机直驱的工况,它相比普通混动(HEV)拥有的好处就是在急加速时不会有明显的发动机噪音产生。

至于驾乘感受,奇骏e-POWER也有提升,因为百分百电驱动的缘故,车辆的加速感非常平顺,动力也有显著提高,零百加速只需要6.9秒。且因为e-4ORCE雪狐电四驱的加持,无论是市区走走停停还是在蜿蜒的山路驾驶,你都能感受到车辆更为稳健的车身状态。

当然,奇骏四驱带来的能力提升肯定不止于此,车辆支持包括自动、经济、运动、雪地、越野等5种驾驶模式,可惜此次试驾我们基本以日常道路为主,没有非铺装路面,所以没能全面感受它四驱的实力。

但以过往奇骏的越野能力看,车辆面对烂路的能力绝对是比大多数同定位的家用SUV更强的,毕竟它离地间隙达到190mm,又有四驱加持;说一句可能会被网友喷的实话,“玩沙漠太好玩”这句话,展现的绝对是奇骏的优势。

最后是车辆的油耗表现,满载4人(保守猜测600斤)+行李的情况下,我们走了232公里(包括超100公里高速、几十公里山路以及几十公里城区道路),车辆的表显油耗是6.3L/百公里,成绩可圈可点,毕竟这一路的路况对e-POWER动力来说并不算友好,个人猜测,如果车辆用于日常城区驾驶,它的油耗应该可以做到5L左右。

此外,在试驾的最后,我们还做了一次42公里的极限油耗测试,同样满载4人,不过不开空调,且精准把握油门,避免非必要刹车,最后实测消耗燃油0.7L。虽然这样的极限测试并没有实际的参考意义,但由此也可窥见奇骏e-POWER在燃油经济性上的实力。

  一些小建议

机械层面,我对奇骏e-POWER是满意的,但在软件层面,相比国产的优秀车机,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细节可以优化,比如,高德导航无法同步到仪表上,再比如,打开ProPILOT辅助驾驶时,它并没有一个直观的可视化界面。

还有就是个人觉得HUD的内容选择与UI设计有待商榷,虽然可显示的信息很多,包括车速、导航、音乐、驾驶辅助等等,但速度与导航这两个重要的信息并不占据最重要位置,且间隔很远,而当打开音乐时,你会发现对驾驶不重要的歌词反倒占据了大部分面积。试驾期间我也试图从中控找HUD有无显示内容可自定义的界面,但并没有找到。

当然,这些小建议更多是基于个人的使用习惯来反馈的,奇骏e-POWER整体的车机体验我认为还是很有保证,无论是语音交互、在线导航、车机娱乐等等,完全可以媲美主流的国产品牌。

  价格很重要

两天的体验下来,奇骏e-POWER这台车确实给我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而且个人认为它会非常适合那些目前没有私人充电桩的用户购买,既能享受电驱带来的使用体验提升,又不用焦虑补能的不便。

当然,车辆最后能不能热卖最关键还是价格,毕竟我们知道轩逸e-POWER的价格可不便宜,相比普通纯燃油版,指导价贵了2-3万,而如果奇骏e-POWER也在燃油版指导价的基础上贵2-3万,那它的价格就来到25-30万之间,但这个价格,对于如果内卷的中国市场来说,显然不具备竞争力。

不过,如果日产愿意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把四驱奇骏e-POWER的价格做到23-25万之间,那个人认为它将成为目前合资紧凑型SUV最好的选择之一。

  编辑总结

“卷土重来”是奇骏e-POWER此次的主旋律,日产急需让奇骏重新回归到消费者的选择清单内,而通过此次试驾,我认为车辆在产品力上绝对是有这样的实力,未来只期待在价格上,奇骏e-POWER能够给到我们足够的惊喜。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