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以不起火为前提,电动车比燃油车更安全

在相同碰撞强度的前提下,燃油车和电动车谁更安全?

老司机应当会认为燃油车更安全,因为动力电池在碰撞过程中可能短路导致热失控,也就是起火后再燃爆;理论上确实有这种可能性,不过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同样在理论上的极端场景中,燃油车碰撞后起火一样有可能引燃泄漏的燃油导致燃爆。

燃油车的油路系统无法做到在碰撞时100%不泄漏,反之,如果动力电池能在碰撞中做到不起火,那么电动车的安全性就会高于燃油车;在没有起火的碰撞测试里,C-IASI(中保研)进行的最新一轮碰撞测试里,显示的结果就是7台电动车的整体成绩优于燃油车。

动力电池能做到碰撞不起火吗?

就近期各大品牌的电动车发生的系列交通事故来看,其中出现起火的案例均无动力电池起火的情况,导致车辆起火的原因有插电混动汽车内燃机部分的燃油泄漏,或者是撞击过程中出现明火或损坏线束引燃车身。也就是说目前的动力电池不论是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客观上都做到了安全高水平;至于自燃是另一个概念与话题,自燃多为动力电池热失控导致,多见于使用高镍三元锂电池的汽车,现在使用这种电池的新车已经没有了。

动力电池的安全标准已经达到了有充足冗余的程度,自数年前比亚迪开启“刀片电池穿刺试验”后,各大车企都以该标准为努力的方向;所谓的刀片电池指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取这个名字是依据其特殊的形状,穿刺试验是将一根可以导电的钢针戳穿电芯(未完全封装的动力电池)使其短路。

在短路状态下能做到不起火,甚至连温度都不高。

当年的刀片电池穿刺试验真的是令人惊掉下巴,至此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已经没有太多质疑。

不过单体电芯的穿刺试验还不算最高标准,之后的广汽集团对其弹匣电池进行了“电池组整体穿刺试验”;而且进行测试的电池类型不仅是磷酸铁锂电池组,还有高密度的三元锂电池组。一次性戳穿多个电芯,这样的测试确实更令人震撼。

现在的最高标准已经不是小孔电池穿刺试验,更夸张的标准是枪击实验;上个月的广汽集团发布了最新的弹匣电池安全测试,普通的针刺测试最多只有8毫米的穿孔,而枪击实验是真的用步枪射击电池组,弹头造成的是动力电池组里的电芯的爆裂性破损,破损处的直径是超过6厘米的!而且与单电芯穿刺试验不同,枪击实验是一次性射穿并大面损坏到两个以上的电芯,造化的结果是多电芯热失控。

可是测试的结果仍旧是电池组不起火。

枪击实验模拟的是高车速碰撞时,对电芯造成的挤压和损伤,至此可以说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再不用担心了。

然而还不止于此,当动力电池自身可以保证不起火之后,电池就将用于提升整车强度。

比亚迪、零跑、特斯拉等品牌的车辆都用了车身电池一体化的技术,电池组不再是独立于整车的一个总成,而是与车身融为一体。此时高强度的电芯或模组则可以成为“结构加强件”——现在强度最高的动力电池组(包)的强度可以超过1000Mpa,要知道有些车辆仅在A柱位置使用的热成型钢也就是1000Mpa多一些,有些甚至会更低。

动力电池组集成于底盘下方,所以整个底盘的强度就能得到大幅的提升。

这对于提高车辆正面碰撞和侧撞的防变形能力是会有帮助的,个别没有使用一体化车身的车辆也不见得差;因其动力电池组在设计的时候也是考虑到对车身强度提升的,只是定义的概念不同,所实现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最后一个优势是对操控的提升,有些改装车会在底盘加上“井字架”以提升操控;其实这种钢架就像是一个多角度拉杆,可以起到降低车辆起伏或转弯时车身扭转变形的程度。而动力电池组不仅能起到提高碰撞保护能力的作用,同时能起到和“井字架”类似的作用,而且还能够降低车辆的重心和质心,这正是电动汽车的操控极限往往会比同级别燃油车更好的原因。

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电动汽车客观上确实比燃油车更安全,至于自燃的情况确实存在,不过就数据显示的结果来看也是可以接受的,因其自燃率低于燃油车的自燃率。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