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卷不动了,大众汽车急寻软件“富士康”

卷不动的CARIAD,需要在大众体系之外寻找一位盟友,一家工程师数量十倍于CARIAD中国的软件业“富士康”。


文|曹琳

编辑|冒诗阳


01

“软件外包”,大众Tier 1?

4月11日,上海车展开幕前一周,大众旗下汽车软件公司CARIAD全球首席执行官(CEO)Dirk Hilgenberg落地中国。这是CARIAD中国创立以来,全球CEO的首次到访。此前,来访的任务曾由大众前任CEO赫伯特·迪斯亲自承担。

“十分期待接下来近距离地感受中国速度。”Dirk Hilgenberg的行程并不轻松,他落地后在视频中同外界短暂交流后,便立刻投入了工作之中。

4月13日,CARIAD官宣与中科创达建立合资公司,称中科创达为CARIAD在华的“第二个合作伙伴”。就在6个月前,CARIAD刚刚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不同的是,代表大众的CARIAD在同地平线的合资中选择了60%的绝对控股,但在与中科创达的合资中仅持股49%,将控股权让予对方。

“传统车企里面既懂车又懂以太网的人才太少了。”上汽大众智能网联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向AutoPix表示,由于软件与硬件的全部解耦并未实现,大众现阶段任何一次软件的升级,都需要在整车层面重新做大量的集成测试;同样任何一款新软件被纳入车机系统中,需要应付大量的协议站。

软件的更迭速度,超过了工程师的处理能力。

今年2月底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大众宣布计划推出新的应用商店,实现“常用APP应上尽上”。然而,今年3月初,大众刚刚宣布将抖音APP纳入车机系统之中。这款国内顶流APP,到ID.系列电动车发布一年半后,才得以在大众的车机上实现装载。

方向虽然正确,但速度远远不够,大众的软件工程师不够用了。

今年1月的消费电子展(CES)中,CARIAD展位侧面印上了“JOIN”字样,以吸引到场的IT人才。据悉,CARIAD全球研发人员数量超过6600人,今年预计再招聘1700人。

然而,CARIAD全球研发人员搞定的APP,大多可以在海外大众车机系统中复用,但CARIAD中国需要应付的是国内截然不同的软件生态——不仅多数APP与海外不同,更迭速度也更快。压力之下,CARIAD中国的团队扩编显得保守。AutoPix了解到,截至去年11月,CARIAD中国的软件工程师数量约为800名,按照此前计划,今年内将扩编至1200人。目前在CARIAD中国官方网站上,共有194个在社会招聘的岗位。相比之下,蔚小理的研发人员中,仅智能驾驶一项就在千人以上,车联网研发人员规模多达数千人。长城汽车智能网联的研发人员规模同样在千人以上。一面是保守的招聘,一面是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CARIAD)对英文的要求比较高,比较倾向于海外留学背景、硕士。”某求职平台上,一位面试过CARIAD中国的求职者告诉AutoPix,CARIAD中国需要员工能够同海外研发人员交流,但此类技能在国内软件工程师中并非标配。受限于背景,CARIAD很难建立起国内互联网公司般的工作强度,找到一家能够分担压力的软件“外包公司”,成为迫切需要。强于“软件外包”业务的中科创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入大众的视野。根据中科创达2023年财报,截至去年底,中科创达在职员工1.32万人,其中1.2万人为技术人员,团队规模比CARIAD中国多出十倍以上。此外,中科创达用工政策灵活得多,公司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仅有1011人,犹如软件代工链条上的“富士康”。


02

急聘软件“打工人”


目前CARIAD在国内有两家合资公司,在去年10月13日同地平线建立的合资公司中,大众CARIAD维持了60%的控股,但在与中科创达的合资,大众仅持股49%,控股方为中科创达。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科创达的话语权更强。一位熟悉中科创达的整车企业工程师告诉AutoPix,大众一直是较为强势的OEM厂商,地平线只能通过建立合资公司的办法,才能成为大众的Tier 1。此前,芯片公司往往是整车企业的Tier 2以下,但在智能车时代,芯片等科技公司需要与整车企业直接对话、深度绑定,因此大众通过CARIAD来与地平线建立合资公司,跳脱出传统的供应链序列。正是因为角色关键,因此大众需要维持控股。在与中科创达的合作中,则没有这个必要。

“中科创达从2017年开始基本上每年都会推一款新的智能座舱产品。”上述工程师告诉AutoPix,在智能座舱领域,中科创达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系统。去年中科创达推出基于高通8295芯片的智能座舱,正与当下的潮流契合。即便如此,中科创达的目标,并不是拿走汽车“灵魂”,向车企售卖全套的智能座舱方案。2022年中科创达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5%,但其总额8.5亿元的研发规模,仍与车企智能化全栈动辄百亿元的研发投入相差甚远。“中科创达做的智能座舱,车企是不会拿来用的。”上述工程师告诉AutoPix,中科创达的智能座舱系统更像是一个“样板间”,为了能够与车企在研发方向上保持同频,帮助车企解决软件开发的问题、授权部分技术。不只是大众,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多数车整车企业均面临相似的软件人才困境。“现在需要技术人员不仅能做IT软件,还需要会通讯软件。在汽车软件、嵌入式软件里面,各种需求是五花八门的。”上述上汽大众智能网联工程师告诉AutoPix,某一个环节出现bug,都可能会导致集成至整车时出现系统bug,最终带来成本失控。而对于OEM厂商,这是不能接受的。根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一辆智能汽车的软件代码行数已经从此前的数万行,增加到现在的2-3亿行,未来还会逐步增加到10亿行以上。此背景下,中科创达等对智能汽车业务有布局的公司,成为很多车企的软件“打工人”。在大众CARIAD之前,中科创达同江淮、吉利等多个车企建立合资公司。2022年,智能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93亿元,同比增长46%。同年,软件开发收入占据中科创达总收入的37.55%。


03

智能网联“三个大众”

目前CARIAD在国内有两家合资伙伴,且各自角色清晰,承担不同定位。但在CARIAD之上,大众中国在国内的智能网联研发序列,实际更为复杂。目前大众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均有自己独立的智能网联研发体系。“我们去年5月成立了智能网联研发部门。”上述上汽大众的工程师向AutoPix透露,上汽大众对原本负责电子电气架构的团队做了方向调整,面向软件,“作为一个合资企业,这个研发还是在大众集团的方向上做的。”即便如此,上汽大众设立该部门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大众ID.没能解决的软件问题。一汽-大众智能网联研发团队的搭建时间则更早。早在2019年下半年,一汽-大众宣布出资10亿元在成都成立摩斯智联,2020年夏末的首次董事会上,摩斯智联被描述为是一汽-大众“数字化战略转型的创新载体”。与上汽大众的智能网联部门不同,摩斯智联以独立法人的形式,独立于一汽-大众之外,编制更为完整。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此前多年,CARIAD没能给予合资公司足够支持,以应付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这是合资公司各寻出路,试图建立智能网联研发体系的原因。此前,大众旗下已有新车因受到CARIAD研发进度的 影响而推迟上市,2021年底ID.系列在国内上市时即希望实现的OTA升级,至今没有实现。

然而,与爬坡中的CARIAD一样,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的智能网联团队均不健全。AutoPix了解到,摩斯智联参与最完整的一个项目,是为一汽-大众旗下合资自主品牌捷达开发车机系统。然而,由于种种问题,最终这套名为Jetta Link的车机系统,大部分是由阿里背景的斑马智行代为完成的。如今,大众有意改变这一局面,让CARIAD发挥出更大作用。2022年大众在中国单独设立了CARIAD分公司,这是CARIAD在德国本土外设立的首家分公司,CARIAD特意安排本土背景的人才担任高管,且赋予人事任免权。去年8月底,大众上一任掌门人迪斯离开,奥博穆接任成为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并未改变CARIAD的战略方向,但要求CARIAD更重视效率,即需要让CARIAD更快展现出成果。此背景下,CARIAD改变了此前对全栈技术研发“大包大揽”的研发目标,接纳更多的合作伙伴。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CARIAD开放同地平线、中科创达的合作,试图在软件层面补课。其中,大众计划在与地平线的合资公司中出资24亿欧元。CARIAD中国的高层此前透露,从2023年开始CARIAD中国团队可以自主支配预算,使用本土的供应商。此外,CARIAD中国还会深度参与大众集团全球通用VW.OS操作系统的开发。如今,大众在智能化领域收复失地的战役已然打响,CARIAD中国需在有限的资源下拿出更多成绩,来为大众的转身提供支持。


本文为汽车像素(autopix)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