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电能混动到底有何魔力?体验电驱时代另辟蹊径的日产超混电驱轩逸

 

 

作为国内家轿市场的常青树,在连续3年蝉联紧凑型轿车销量冠军之后,东风日产轩逸家族全新上市,从颜值到实力,都来了个大焕新!带来更领先的智慧科技、更豪华高档的内饰,更是带来了超混电驱的高动力驾趣体验。

上市16年,轩逸家族已成为460万车主拿捏幸福生活的智能舒适之选,庞大的用户保有量,让轩逸家族的可靠性得到了充足验证。而庞大的车主底蕴,对于潜在用户而言也是一个很强的购买理由。在电气化浪潮下,全新轩逸家族同时也注入了电的灵魂。全新轩逸家族搭载了更领先的e-POWER技术,也配备了更强的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让用户轻轻松松稳住幸福。

 

当下汽车市场之中,混合动力系统种类非常繁多,有油电混动、插电混动、增程混动等等,其中更为均衡、更具备普适性的还是油电混动。其主要代表技术就是日产的e-POWER、丰田的THS以及本田的i-MMD。

 

这三种混动虽然都是油电混动,但是在本质原理上,日产e-POWER作为后起之秀,率先向前迈了重要一步。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日产e-POWER把油电混动带到了电能混动时代。

 

从历代THS再到历代i-MMD,整体趋势就是电机占比越来越大,发动机作用越来越弱化。丰田和本田肯定也知道电机“香”,因为电动机扭矩响应好,而且精准又安静,可以提供更好的动力输出质感。

 

但是几经迭代,THS和i-MMD也没有完全取消发动机对车辆输出的参与,发动机与电动机能量的耦合和分流依然需要通过行星齿轮组、离合器等机械结构来实现。

 

相比之下,日产这套e-POWER混动系统,发动机就做到了完全不参与车辆输出,只专注于发电,同时也没有任何变速和机械动力耦合结构,发动机和电动机完全各司其职,动力在电能层面实现了精准混动。

 

让这台超混电驱轩逸告诉你电能混动好在哪

 

从结构上来说,超混电驱轩逸搭载的这套超混电驱e-POWER系统是非常简洁、非常高效的,其整体原理也非常好理解。由一台1.2L排量、热效率43%的自然吸气内燃机、高性能锂电池,和一台最大功率100kW的动力电动机组成智能发电系统。内燃机只负责发电,三元锂离子功率型动力电池充当储能角色,充放电倍率更强,是EV电池的15倍以上,闪充闪放,快速补能,瞬间爆发,电动机则专心输出动力。

 

所以在动力输出感受上,e-POWER可以给用户提供100%的纯电感受,这是THS和i-MMD无法做到的。这台超混电驱轩逸开起来的动力感受和纯电动车如出一辙,扭矩澎湃又直接,加速非常爽快。

还有就是平顺性,THS和i-MMD动力输出的平顺性客观来说已经很优秀了,超越了传统燃油车,很逼近纯电动车,但这台超混电驱轩逸它本身就拥有纯电动汽车的平顺性。没有耦合结构、没有变速箱,顿挫发生的可能性近乎为零。

 

而且超混电驱轩逸还可以做到非常安静,首先是少了很多机械结构,没有变速箱、离合器,而且内燃机全程不参与直驱,所以工况可以一直保持恒定,NVH优化工作就会变得更容易,同时效果也更好。试驾时的感受也印证了这一点,超混电驱轩逸的整车静谧性放在同级别中具有碾压优势,120km/h状态下,车内人员交流也可以很轻松。

 

以上这几点都是纯电动车型的优点,而纯电汽车的缺点则被超混电驱轩逸完全规避掉了。所有纯电动汽车都要面临一个“超重”问题,因为电池组重量很大,所以电动车的整备质量远超同级别的燃油车,不仅给悬架、轮胎带来了很大负荷,而且也弱化了车辆的操控表现。

 

和纯燃油车相比,超混电驱轩逸虽然多了一套电驱系统,但这套电驱系统集成度很高,而且它没有变速箱,还采用了小容量电池,所以它整备质量和同级别燃油车基本没有太大差异。

 

这也就让超混电驱轩逸获得了很灵动的操控感受,整车的响应性、悬架感受都非常轻盈。

既有电驱的高品质输出感受和澎湃动力,又有燃油车轻快的驾驶感受,而在能耗方面,超混电驱轩逸e-POWER热效率高达43%的智能发电系统可以长期保持在最高效运转区间,电能混动又让它的动力传递几乎没有损耗,这样就又有了油电混动车型的超低油耗。

 

所以超混电驱轩逸完美继承了电动车、混动车和燃油车各自的优点,这就是电能混动的魅力所在!

 

静态回顾,内外亮点也很多

 

超混电驱轩逸的动力系统是它的最大亮点之一,但它内外部同样也有不少出色的地方。尤其是经过改款之后,新车采用了更大尺寸的倒梯中网,两侧还搭配了V字镀铬装饰,视觉效果颇为年轻、精致,同时也拥有出色的品牌辨识度。

车身侧面调整不大,依然是流畅的腰线和协调的比例,轩逸作为经典车型,设计一直也很在线。而且这代车型也顺应了市场年轻化的潮流,微微隆起的后轮拱给它带来了更好的设计感。尺寸方面依然是领先同级的1.256宽高比,超混电驱轩逸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652x1815x1445,轴距为2712mm。

同样是为了强化运动感,新车的尾灯组内部还进行了熏黑处理,配合层次感分明的尾部设计,整体视觉效果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内饰方面,超混电驱轩逸延续了现款车型的整体布局,各个区域简洁明了,设计也比较舒展大气,档次感不错。另外车内还采用了12.3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和电子档杆,也强化了车内的科技感表现。

 

屏幕素质不错,分辨率、色准表现在同级别中属于第一梯队,内部搭载了Nissan Connect超智联CCS2.0+系统,流畅度很出色,而且UI界面设计很合理,各功能区域排列合理,上手0难度。

 

在实际体验中,语音控制表现给编辑带来不少惊喜,识别率很高,而且执行速度快,功能也非常全面,除了多媒体、空调这些之外,车窗、天窗也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实现控制。

 

近两年各品牌在车载智能这块都下了很大力度,编辑也体验过各家的车载系统。市面上不乏功能丰富的车机系统,用起来很像iPad,但界面层级处理的不够贴合车用场景,有时候找个功能还挺麻烦,那有些系统虽然简单明了,但是功能上可能又会弱一些。相比之下,这套Nissan Connect超智联CCS2.0+系统很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它既智能还又简洁。

 

最后编辑还体验了超混电驱轩逸的这套增强版ProPILOT超智驾系统,功能方面肯定没得说,非常全面。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车道居中保持、主动刹车、前方防碰撞预警、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等全部配备。

现在已经不是比功能多少的时代了,重要还是这套系统的使用体验足够优秀,车道识别速度很快,准确率也足够高,有些路况车道线损毁比较严重,超混电驱轩逸一样可以正常识别。还有就是它的车道居中保持,稳定性很好,主动修正动作很线性,真的像一个老司机一样可以一直把车辆保持在车道中间,能给人提供很好的安全感。

 

总结:经过这次体验,这台超混电驱轩逸给编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尤其是这套集众家之所长的e-POWER混动系统,纯电驱、无续航焦虑、驾控轻盈,将混动做到了100%电驱。过去轩逸作为经典家轿,一直是全面均衡的代名词,现如今的这台超混电驱轩逸则有了更多极致的表现。如果大家有购买一台紧凑级轿车的打算,那它绝对值得考虑。​​​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