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价格战”还是“套路战”?

湖北车市率先打响的“价格战”,逐步呈现出了席卷全国之势。

3月初,湖北省的“东风系”车企释放出了大幅度的购车补贴政策,这其中,曾经年售不足3000辆的雪铁龙C6,一度成为了最具市场号召力的车型。在降价9万(车企补贴+政府补贴)之后,短短数天时间,雪铁龙C6就收获了破万辆的订单,再次用事实证明了:没有难卖的车,只有难卖的售价,价格到位了,再冷门的车都能成为香饽饽。

雪铁龙C6、湖北、降价,是过去两周时间里,国内汽车圈的热门词,目前的湖北省,本地车企基本都已经加入到了本轮的价格大战。湖北车市在“狂飙”,对其他地方的示范作用可谓是立竿见影,短时间内,包括北京上海、天津、云南、浙江、河南、四川、黑龙江、山西、海南等在内的省、市和数十个汽车品牌,陆续都出台了类似的购车补助政策。

热闹是真热闹了,可问题是,在这场看起来盛况空前的车市大促销中,消费者真的享受到了期待中的实惠吗?这种明显打乱了固有秩序的行为,对后续的车市发展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盖世汽车进行了一期行业调查。

现在真的是购车的好时机吗?

不少主流车企确实都在官宣降价,而且大多数都是限时活动(截止到3月31日),乍看之下,现在选择出手购车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时机。但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然并不支持这个观点,选择当前是购车好时机的参与者并没有成为绝对的多数派,占比只有39%,另外还有同等规模的参与者(占比38%),认为现在并不是购车的好时机。

“价格战”还是“套路战”?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曾经被国内消费者无数次吐槽过的4S店“套路”,依旧在。

就以近期关注度最高的车型雪铁龙C6为例,9万元的购车补贴看起来确实很诱人,不到13万,往常只能去选择A级家轿,现在摆上桌面的是车长接近5米的准C级车,谁看了不“犯迷糊”。

可问题是,当你真拿着12万的预算去“冲”这款车的时候,会发现大家熟悉的4S售车套路,会如约而至了。

需要在湖北当地买车并上牌、需要按指导价购车并且交4.5万的保障金(9万元的补贴会在交易完成后一个月内返还、4.5万的保障金,是在三个月内没有把车迁到外地的前提下才会返还,换言之,要购买这款“打骨折”的C6,前期需要准备近30万的购车款),这些是买车时必须要遵守的前提条件。满足了以上明面上的要求之后,就到了厂商表演暗度陈仓“绝活”的时候了。

补贴后12万出头的是C6的共创版,先来看下价格上的猫腻。此轮降价时释放出的海报中,C6共创版的售价是21.19万,而在国内主要的汽车垂直网站上,C6共创版的指导价均是21.68万元,这是促销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官降过了吗?

当然,这个价差只有几千元,而且是降价,对消费者而言并不是坏事儿,这里也不过多纠结。真正的问题是,C6共创版2022年3月上市时,官方公布的的直售价格是16.47万元,对比当前12万出头的补贴后售价,满打满算也就是优惠了4万元出头。

对一辆合资B级车而言,4万元的终端优惠虽然不算少,但考虑到雪铁龙C6上市以来一直都是一款被终端市场边缘化的产品,优惠4万冲一冲销量(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的优惠力度,C6绝无可能有当前的关注度),也算是比较正常的促销力度,所谓降价9万“打骨折”的苦情戏,演过了吧!

12万的C6共创版有没有真正的“打骨折”,是个可以讨论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就是这样的价格,也基本上只存在于传闻中。据相关报道,此次释放出的C6共创版资源只有300辆,于数日内订单就破万的需求而言,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很显然,这次东风雪铁龙真正想要清理的并不是C6共创版。

如果你是被12万的C6共创版吸引进店的消费者,在被告知这个版本已经缺货无法下定之后,面对同样降价9万的C6舒适版,会如何选择?如果你更深入的对比两款车之后会发现,C6舒适版的库存时间更长、售价更高配置却更低,这当然会劝退不少人,但肯定也会有部分进店量,转化为真正的销量。“来都来了”“那就看看呗”“也没贵多少”,有这样考虑的消费者,应该也不在少数。

至于这样的操作最终会带来什么(白忙活的劝退者会有抱怨,被成功“套路”了的消费者,琢磨明白之后,大概率也不会满心欢喜)?应该是无暇顾及了,对品牌方和经销商而言,现阶段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是继续活下去。

当然,厂、商无暇顾及的问题,我们是可以讨论的。

本轮“价格战”究竟会带来什么?

在我们的调查中,“价格战”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参与度最高的问题。“价格很难再回到正常水平,车企盈利空间被压缩”、“提前释放了市场潜力,后续市场表现会受到影响”是支持度最高的两个选项,占比都超过了20%。

盖世汽车研究院也认为,本轮降价,会给车市带来比较大的副作用影响。虽然大降价确实能够刺激部分消费者将购车计划提前,但终端市场上,持币观望情绪会进一步增强。汽车是大宗交易商品,短时间内可能会在外部刺激下,出现一部分不理性消费的现象,但购车毕竟是动辄十数万的家庭支出,绝大多数消费者肯定要谨慎对待。“买涨不买跌”,越是降价潮出现的时候,出手时机的选择就越是重要,大家都想要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

盖世汽车上个周末走访了武汉当地的一家东风雪铁龙4S店,短暂的热闹之后,这家店已经回归平静,甚至用门可罗雀来形容都不为过。我们在店期间,并没有其他用户来看车(这家店在郊区,市区店铺的情况可能会更好一些),我们了解到的现实是,在C6共创版无法订车之后,这家4S店迅速就又变得冷冷清清了。

很显然,这波所谓的“购车热”,并没有给越来越边缘化的法系品牌,带来太大的实际改变。

此外,盖世汽车研究院也同意“价格战”将影响车企财务状况的观点。“价格战”将对多家企业的财务利润带来较大影响,汽车产业或将再次出现一波倒闭潮。这样的局面之下,整车企业的成本压力不可避免的就要传导至上游零部件厂商,也将导致零部件厂商面临较大的降本压力。

盖世汽车研究院还指出,燃油车产品的定价体系遭受此轮打击之后,未来的处境将更加艰难。本轮“价格战”将进一步推动车企加大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投放,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渗透和消费者接受度。

价格体系崩塌的影响有多大,国内不少品牌都曾体验过。以别克为例,在上汽通用曾经的规划中,别克是以争夺中高端市场为奋斗目标的品牌,但随着上汽通用整体陷入到了“价格战”的泥沼中,别克主打中高端市场的品牌定位逐渐变得模糊,只能依靠持续加大的终端优惠来维持市场份额,现在反而成了国内同级合资产品中的价格洼地。

当下的情况可能还要更加糟糕,崩坏掉的不是某一个品牌,而是整个油车市场的价格体系。售价拉下来了,想要维持盈利,就需要在成本上“动刀子”。

向好的一面是,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或将刺激部分参与者进一步完善造车工艺,通过提升工艺水平和更好的工序管理,来实现降本。比如说特斯拉,能够一再的z降低国产车的售价,应用一体化压铸等新工艺,大幅度的降低了制造环节的成本,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工艺降本之外,企业还可以选择人力降本和材料降本等,但伴随着这些降本行为而来的,基本上都不是向好的舆情。降低人力成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裁员;要降低材料成本,在相关技术工艺没有明显突破的前提下,要么就是更换供应商,向新供应商进一步传导成本压力,要么就是更换材料规格,换言之就是减配。而无论是裁员还是减配,最终往往都会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总而言之,本轮“价格战”目前的行业口碑并不算十分理想,参与其中的品牌虽然多,但看起来依旧是套路满满,在消费者并没有享受到太多实质性优惠的前提下,却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