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一辆车都没量产的小米,目标世界前五

已经声明不回应汽车问题的雷军,在2月9号的小米投资日上,又“被迫”分享了小米造车的进展。

因为面对的是投资人,所以雷军回应的第一问题是“投入”:“2023年小米汽车等新业务预计费用投入将达到75到80亿元。”

“2024年小米汽车量产的时间没有变”,雷军再次解释了这个时间点,“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赛道,任何时候都不晚”,而且,雷军重申了一下小米汽车的目标,“争取15到20年进入世界前五。”

新能源汽车的厂商,绝大多数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开始了从1到100的阶段,原因更像一句废话,那些没完成这一过程的,基本上都消失了。据媒体统计,从2020年到2022年年底,一共消失了75个新能源汽车品牌。

所有人都想知道,拿到了这张通行证的小米,如何在已经“杀红眼”的领域里,平稳走完这段从0到1的路。

小米还没进入江湖,但是江湖上到处都有小米的传说。

在前几天,小米汽车又被动地上了一次“热搜”:疑似小米汽车首款车型的外观图被人发在了社交网络上。

在往前几天,春节期间,小米新车的外观零部件设计图就被曝了出来,其中一张表格截图里,同时出现了“北汽”和“小米MS11”。

虽然两次效果图都被很快地投诉删除了,但是依然抵挡不住吃瓜群众的好奇之心。

有人拿着两组流传出来的图片对比,发现各种细节都都对得上,于是,大家都觉得,这个网传图,和实车,估计差不多。

不久,小米汽车的公关负责人出来辟谣了,承认了一件事:这确实是我们的设计图,但是是早期草稿;否认了一件事:表格中的北汽塑膜,只是为模具打样的供应商,而不是小米汽车的代工方。

说句题外话,辟谣是辟谣了,但是网友的关注点变成了:这不会是小米汽车为了保持热度自言导演的吧?

是不是小米汽车自导自演,这个我们暂且不讨论,本来,这就是一个罗生门。但是雷军为了尽快造车,沟通的时候,列了自己的时间分配:“1/4在手机、IoT和高端化,1/2在汽车,1/4在其他事情上”。

对于企业来说,有多大决心做成一件事,只看两个方面,一个是投了多少钱,一个是话事人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在这件事上面。

从这个角度来说,雷军和小米对于造车,是“必须要成”。

说回到小米造车的具体投入上,第一要素是人,人的背后是技术。

在雷军的介绍中,现在的小米自动驾驶团队由50位顶级专家组成的骨干团队,博硕占比超过70%,覆盖了传感器、芯片、感知规控算法、仿真技术、高精地图、高准定位、工具链、训练能力等自动驾驶全栈技术。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小米的自动驾驶技术打算全栈自研。

这些属于旧闻,新闻是,雷军明确地说,小米汽车长期的盈利点,除了在硬件上,也要软件上的利润。

这句话一点都不陌生,上一个这么说的,还是小鹏,而已经成功实践了这句话的,毫无疑问是特斯拉

当然,有了盈利目标这个指挥棒,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什么雷军,或者说小米汽车要花大力气做自动驾驶技术的全栈自研了:只有能拿得出手的技术,才能让买单的用户认可。

但是,小鹏的前车之鉴已经证明,在技术水准日趋雷同的今天,用户有多愿意为此买单,还是个问题。

那么,另一个可能,只能是广告主买单了。

想想大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广告的情景,只能说,如果小米汽车也在打广告商的主意的话,一定要注意车主的驾驶安全。

从手机厂商到车企,比较出名的企业,一个是华为,一个是苹果。

有媒体统计过,华为在3年内,公开否认了9次“造车”传闻,但是另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情况是,华为的线下店里,看到了问界,余承东更是在各种场合给问界站台。换句话是,除了没有写“华为汽车”这个logo,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也和华为自己的品牌,没有啥区别了。

不过,对于华为来说,这当然不是真正的华为汽车,不过,随着华为和其他车企合作的深入,华为的造车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什么时候,华为真的造出来一辆车,也不足为奇。

另一个是苹果,在2014年就成立的苹果汽车部门,在“打造自动驾驶平台”和“打造一辆整车”两条路线之间反复横跳。

期间还两次换帅,直到2022年底,苹果才彻底确定了要打造一辆整车的路线,这一次,也确定了量产时间:2026年。

看到竞品的时间表,大概就能知道,小米为什么一定要在2024年量产:2024年的时间,很可能可以抢在华为和苹果之前。

对于汽车这种大宗商品,上市时间,也许决定了一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虽然是被迫分享,但是雷军还是小小秀了一下肌肉:“我们在全球多个国家都有业务,会是个大的营销网络。小米100%持有小米汽车,就是在于对小米资源的复用。”

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在总结问界的销量为什么好的时候,有媒体就把华为的渠道作为最有利的因素之一,小米也是如此。

截至去年3月,小米已经在线下建立了一万家门店。

也许,对于现在的小米来说,缺的,只是一款待上市的量产车。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