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芯片荒”背后真正的危机

2021年,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引爆了热搜。从此,每隔一段时间,便有乐观的声音认为短缺即将结束,产能即将过剩,但现实总是屡屡打脸。

现如今,汽车芯片短缺的状况依旧没有缓解,然而,我们却发现了,芯片公司裁员、过冬的新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提一个问题。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不发达,科技水平也不高,但是我们发射了卫星,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可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经济发达了,但是却造不出一辆在市场上卖得出去的汽车,不得不引入国外品牌。

请问这是为什么?原子弹的科技含量比汽车高多了,那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了呢?

其实很简单,原子弹是单目标系统,只要集中国力攻其一点,不计成本,就能达到。但汽车,是一个商品,是一个复杂的产业、市场系统,一辆车要卖出去,除了技术之外,还要有品牌、广告、渠道等要素的配合。


更重要的是,汽车必须有合理的价格,因为全球化时代,没有孤立的市场,汽车必须在价格上能够做到和国外市场能够竞争的时候,才能算得上“汽车产业”,否则只是“汽车工业”

总结而言,这就是技术逻辑和产业逻辑的重大差别。

好,回到芯片问题,当我们在讨论时,究竟是在探讨技术逻辑,还是产业逻辑?

换句话说,芯片短缺,很可能不是因为造不出来,而是因为即使造出来,也不挣钱。能否造出来和能否挣钱,是两个完全截然不同的问题。

如今,大部分人的关注点都集中在第一点,第二点却被严重忽略。

造出汽车芯片,必须跨过哪几道坎?

首先,我们来讲讲汽车芯片的技术逻辑,怎么才能把它造出来。

当然了,汽车芯片种类庞杂,篇幅有限,我们以最典型的MCU为例。


MCU就是微控制器,是控制各个设备完成动作的关键芯片,广泛用于消费端(如玩具火车);汽车(如座位,雨刷,空调);军用(如导弹火箭)。具体到汽车应用场景,一辆汽车的MCU,少则几十,多则上百,尽管规格繁多,架构不一,但制造的难度却达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程度。

而要造出一枚合格的汽车芯片MCU,必须跨过以下几道坎:

-40~75℃、湿度95%、15~25KV的静电环境中,必须要拥有20年质保,不良率控制在100万分之1以下。

要知道,汽车MCU的良率,是消费类的200倍,甚至是上千倍,即便如此,汽车制造商对不良率的要求仍然是零。原因也很简单,没有汽车厂商敢拿人命开玩笑,1个芯片运转不良,就可能导致车毁人亡。

汽车芯片的产业逻辑:

门槛高、占位低、难赚钱

一般人总以为,汽车芯片难度如此之高,肯定很赚钱吧,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汽车芯片不但门槛高,产业链占位还低,更悲惨的是,还赚不到钱。

首先,MCU厂商只是汽车产业链中卑微的“打工崽”。

汽车产业是一个百年产业,等级森严。MCU厂商,一般位于产业链供应商中的二级或者三级,汽车芯片厂商无权更改生产流程和标准,以便于符合汽车整机厂商的要求。

自然而然,MCU厂商的最佳策略,就是与整车厂商高度绑定。比如瑞萨与丰田联盟,英飞凌与德系车企联盟,通过这种联盟三大MCU巨头市占率达到了七成。

这样的格局,不但节约了大量的认证、安全成本,双方还能互惠互利。

其次,汽车MCU缺乏新玩家,活力严重不足。

这样的格局下,新的汽车MCU几乎没有生存空间,而联盟中的现有的MCU厂商是卑微的,毫无降价空间。消费电子级的MCU厂商,与车用MCU厂商,几乎井水不犯河水,这导致行业缺少新玩家,活力不足。

可想而知,面对如此铁板一块,芯片巨头,都会在这个细分市场扩张,所以汽车芯片产业出现的大部分新闻只有并购,也就是资本运作。

如果车用MCU维持这样的局面,各国的产业联盟各干各的,虽然扩产艰难,但也不至于出现集体性缺货。那么,为什么后来会发生缺货的局面?

技术升级,原有格局被打破

能打破原有格局的原因,就是新技术,新产业的突破——新能源汽车开始撼动燃油车的地位。

新能源车的产业链复杂程度并不弱于燃油车,三电、自动驾驶、芯片设计与制造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就对汽车芯片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汽车业需求更多关于电能转化的功率芯片,通用性较强。

其次,汽车业同时需求更多MCU之类的数字芯片,但这些芯片是“利基的集合”,名目繁多的品种凑到一起,才能撑起一座座晶圆厂。

这时候,产业迁移发生了,汽车芯片的生产代工,开始被集中于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台积电。

经济学家何帆说:“国际贸易,已经从人们想象中的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转变为产业内贸易。”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不再是十亿条衬衫换欧盟一架飞机,而是把大飞机拆散成上千上万种分工,零散地分布在全世界各地。

这一产业规律,同样发生在汽车行业。

比如德国英飞凌。

2009年,把65nm工艺的移动设备芯片交予台积电;

2012年,认证台积电的车用MCU工艺;

2018年,数字芯片生产任务的一半交给了外包。

转型幅度更大的,是日本瑞萨。

2012年,车用数字芯片被外包给台积电,直到现在MCU的外包比例直接达到了九成。

最终的结果是,汽车芯片从产业联盟中被解放出来,被经济规律推动着,被放到了台积电这一个篮子里。

就汽车产业而言,符合经济规律的做法,就是提高效率,争取在每个环节都抹掉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浪费。这样才能赚得最大的利润。最著名的就是丰田力推的“精益管理”,也就是“Just in time”。美国公司实行该制度后,库存减少了70%。

然而,越是追求效率,稳定性却越差,精益库存管理越是精细,整个产业链就像紧绷的橡皮筋,几乎没有任何容错空间。

而汽车产业链的层级又是如此繁复森严,当效率走到极致后,稳定性越来越低,遇到任何风吹草动,如新冠疫情、日本地震、地缘危机、甚至是几个工人的罢工,都会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停摆,说断供就断供。

总结而言,一方面,曾经被极度推崇“Just in time”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动摇。另一种观念“Just in case”正在兴起。说到底,就是大量厂商开始放弃供应链利润至上的观念,而转向强化全球系统的韧性和冗余度。

另一方面,大国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汽车芯片产业链的严重混乱和短缺。中国的国产替代进程开始加速,但是要把芯片真正造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技术or产业:我们到底怎么看待“芯片荒”?

芯片短缺,被卡脖子,是贸易战以来国内长期受关注的话题。然而,正如本文开头所叙述的逻辑,无论产业政策投入多少,我们能看到的,都是一些具体的芯片技术获得了突破,但是到产业层面的效果却极不理想。

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芯片荒”?

首先,我们必须客观看待现有的芯片产业格局,看清楚芯片被“卡脖子”的根本原因。

今天,无论是主流的CPU、GPU生态,还是汽车芯片生态,都是欧美的国家与市场耗费30年时间逐步培育、发展起来的。

无论是上游的芯片设计EDA,到下游的光刻机,都有了非常成熟的布局。除了表面上我们熟知的各种技术,还有大量沉淀在行业内,难以快速复制、传播的产业经验,已经形成了一个壁垒森严的体系。

很多人认为,这个产业已经相当成熟,中国想要赶超,岂不是很容易?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这个产业已经长时间没有变过,所以处处是专利,当你想要追赶,别人一旦有意压制你,你将永远落后,难以超越。

我们熟知的中国燃油车产业,就是典型的注脚。

可见,在现有体系下,造不出是常态。

其次,只有产业发生变革,中国这样的后来者,才有机会弯道超车。

例如,中国在2004年就投入产业政策发展电动车,到2019年,更是在上海引入了特斯拉,打造了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抓住弯道超车机会,在电池、电机、底盘制造上都有了中国标准,形成了话语权。

如今,芯片产业面临着同样的变革。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三浪叠加的数字革命,未来各个领域都会出现各自的AI应用芯片,或者通过小芯片组成的专用系统芯片。

于是,原有的,以一两款通用芯片主导的产业格局正逐步瓦解,这才让后来者有了弯道超车、成为新产业主导的窗口机会。当然具体到汽车芯片这个细分领域,也同样如此。

当下,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正全面形成。

人工智能时代的产业趋势,需要数据、算法和算力的共同协同。在一个产业生态中,加强数据训练,优化算法,再固化到人工智能芯片中。只有进行产业系统的培育,才能完成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消费的循环。而单点突破式的技术攻坚,作用往往不大。

目前来看,欧美市场还是以单打独斗为主:

AMD收购了知名AI芯片初创公司赛灵思;

英伟达在数据处理上出手,推出了自己的DPU方案;

高通也在多点开花,VR芯片、车内智能芯片都有它的身影。

就国内而言,如地平线,虽然没有最先进的制程,但依靠和自动驾驶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发出了世界一流的硬件方案。

又比如,在2021年的缺芯大潮里,有一些大型的工业公司为了正常开工,不得不从家用洗衣机里面把IGBT芯片拆出来用,但比亚迪就因为芯片自产,供应链自给率高达70%,反而把缺芯大潮变成了自己的扩张良机。这就是一个跑通全产业的典型案例。

这时候再看我们大部分媒体,创业公司,甚至产业政策的思路,依旧停留在单一的技术视角,关注着,怎么把东西造出来,而站在全局角度,真正重视生态,跑通产业循环的人并不多。

可见,真正值得警惕的是,由于思维的盲区,我们可能正在错过这轮技术变革的机会。而这,才是汽车芯片荒背后最大的危机。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