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一场大火,董明珠的“格力钛”登上热搜


1月31日,在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第二天,三亚机场附近一处空地停放的多辆新能源客车着火事件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一路上热搜。



据了解,这批着火的新能源客车是格力女强人董明珠掌握的汽车产业“格力钛”旗下,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格力钛”更名前叫 “银隆新能源汽车”,也是名声在外的主。现场显示,在着火客车车身上还写着“YINLONG”的字样。


经媒体初步核定,现场共停放80辆新能源客车,着火67辆。以受损规模衡量,此次三亚着火客车数量仅次于几年前的北京蟹岛电动客车火灾事故,在整个业内来说,绝对称得上是一件大事儿了。


对于此次大火的时机,也很是蹊跷。2022年“格力钛”销量暴涨的喜悦还在心头,2023年1月30日八部门通知推出,被业界解读将为行业带来近万亿的市场风口,这对几经磨难的“格力钛”来说,绝对称得上是千载难逢。


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站在风口上的“格力钛”却燃起了一场熊熊的烈火。对于起火原因,目前尚待官方调查,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此次“格力钛”67辆大巴被集中烧毁,对董明珠的“造车梦”来说都是重重一击。



一路不畅的“格力钛”


董明珠的造车之路并不顺畅,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2016年,格力电器拟以130亿元的价格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但该方案遭到格力股东们的强烈反对,并在当年10月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被否决。反对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认为钛酸锂电池虽然是未来的趋势,但当时是处于初始起步阶段,是效益最低、最烧钱的时候,风险太大;二是对创始人魏银仓的不满,认为其劣迹斑斑,多年发展,没什么业绩却官司缠身,实在难以与这样的人为伍。


即便如此,认定了方向的董明珠执意前行。当年12月,董明珠宣布个人出资10亿元,并联合王健林、刘强东、中集集团等共同出资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2017年又连续两次增资,最终董明珠对银隆持股已升至17.46%,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满腔热血,但事与愿违。2017年底,魏银仓带领下的银隆纯业绩还不到10个亿,与年初的300亿目标有着天壤之别。对此,董明珠很是气愤,开始强势介入银隆的管理,自此董魏二人的矛盾也开始逐渐明朗化。


据公开资料显示,银隆当时的账面资产总额仅剩下315.12亿元,但负债总额却高达237.67亿元,也就是说钱已经被魏银仓掏空了。


2018年11月13日,银隆官网正式对外发布声明指出,原公司董事长魏银仓涉嫌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金额超过10亿,已依法起诉立案。2019年4月,银隆公告称大股东魏银仓及孙国华等人涉及侵占公司利益总计超过14亿元,并确认魏银仓身处美国,孙国华等6人已被刑事拘留。


经此一役,银隆被格力系全面掌控,并逐步步入正轨。2019年,银隆推出一款新能源MPV“银隆艾菲”,尽管销量依然不济,但与魏银仓时期相比,也是几倍的暴增。


2021年8月底,格力电器成功收购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两个月后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底“格力钛”对外公布,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利润总额为-28亿元,净利润为-21亿元。依然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2022年底“格力钛”翘尾


2022年5月13日,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中标公示显示,“格力钛”旗下的洛阳广通汽车,中标了西咸新区新能源环卫车辆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6895.1万元。其实,在中标陕西环卫车采购项目之前,“格力钛”已经拿下了一个价值20亿的超级订单——北京8000辆公交车的订单。


2022年格力电器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8%,而其中绿色能源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31.57%。至2022年底,北京、天津、成都、珠海……,国内超过220个城市的纯电动公交产品及服务都可以看到格力钛的影子,“格力钛”摆渡车还进入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与此同时,“格力钛”走出国门,与印度本土的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公开的资料还显示,双方相关合作给格力钛带来的订单规模已经超过了亿元。


2022年12月,“格力钛”在国内的客车销售量同比增长近10倍,环比增长54倍,格力钛迎来了自创办以来的高光时刻,也终于威风了一把。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样成绩的取得,还离不开魏银仓留下的“业绩”。据了解,当前全球范围内仅有两家企业具备钛酸锂电池技术,其中一家便是“格力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董明珠强力的战略稳定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董明珠表示自己不会造乘用车, 但是可以造城市环卫车、客车等。据悉,目前格力钛整车产品链齐全,商用车产品覆盖6.8米到18米全部车型,有市政车、工程机械、物流车等车型。


2023年开启万亿风口


董明珠坚定新能源商用车的方向,主要是看好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前景。2022年“格力钛”的表现,也印证了董明珠判断的正确性。


2023年1月,“格力钛”再一次迎来利好。而这一次,是站在了行业的风口上。



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指出2023~2025年为期,我国公共领域车辆包括公务用车、城市公交、出租(包括巡游出租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机场等领域用车电动化水平大幅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


通知要求,不同区域的电动化目标数量不同,北京、上海、重庆、浙江、深圳等区域内试点城市车辆推广数量参考目标为10万辆;山东、陕西、湖北、厦门、青岛等区域内试点城市参考目标为6万辆;海南、云南、黑龙江、西藏等目标为2万辆。


对此,海通国际分析认为,根据通知给出的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参考目标,该行预计到2025年新增新能源车数量为204万辆,以30-40万元均价测算,将带来6120亿元-8160亿元的新增市场规模。


同时,公共领域车辆的电动化将加快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速,带动产业配套的充电桩、换电站等上下游增长升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在政策加持叠加企业转型升级下,2023年商用车需求将触底反弹,这也意味着,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执着布局的格力钛将受益。然而,在风口即将风起时,67辆客车引燃的一场大火,再一次将“格力钛”推向万众瞩目的境地,好在官方调查未有定论,作为法拍车,此次事件便有人祸的可能性。


对于“格力钛”的这次大火,在行业迎来风口的背景下,希望董明珠能力挽狂澜,消除影响,带领“格力钛”成为商用车界的比亚迪,毕竟董明珠这样的商界“铁娘子”也没几个,如果晚节不保,挺可惜的。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