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这些中国技术造诣极高 续航直接超1000公里

纯电动车的技术核心是电池,电池技术是几乎所有有实力的车企研发的重点。不过长期以来,车企们对电池技术的研发是有倾向性的,又或者说,大多数车企鉴于自身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完整性不足,只能把有限的精力和能力,投入到电池的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的研发中。


例如某些车企倾向于强调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速率,但在包密度(就是在一个电池包里能塞下多少电芯)上力不从心。有的车企反过来,在包密度上造诣极高(例如特斯拉),但在充放电功率和电池安全性等方面都没什么太多建树。

不过最近长城汽车自己发布的一个新电池技术,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国产车在电池技术上,那让人惊讶的技术能力。

最近,汽车旗下的蜂巢能源,在一场动力电池高峰论坛上,推出了一种叫做龙鳞甲的电池新技术。尽管蜂巢能源那边把话讲得很复杂(因为毕竟是行业论坛),但归根到底,这个电池新技术的主要亮点就那么几个:模块化设计、结构优化,更便宜了、类CTC+电芯受力结构,再就是比较强的续航表现。


一个个来解释吧,首先是模块化设计,等等,汽车底盘有模块化设计我们知道,这电池包也有模块化?蜂巢能源说,这个龙鳞甲电池,可以适配从C级车到A00级车的不同体型需要。这个有多难呢?大家都知道,电池包的结构就跟充电宝差不多,一个壳子,里面塞着或多或少的电芯,再加上周边的一些充电啊,散热降温之类的附件,组成了电池包本身。也就是说,电池包的内构在常理来看,一定是固定的,不能改动的。

原因很简单,一个电池包里安装了12个电芯模组,相对应地就会有服务这12个电芯模组的水冷、散热、温控之类的模块,现在如果我们贸贸然拔掉其中的3个电芯组,那么那些空出来的附件模块怎么处理呢?再加上,一个电池包的设计之初,是要用ANSYS等热力学软件,跑无数次热力传递模拟的,电池包里哪个部分应该放什么东西,全都是设计好的,之所以要搞这个,为的是防止电池包积热效应。


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整个电池包出现部分积热,随之而来的就一定是热失控。所以这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电池包不可能更改适配车型,不可能随意更改大小体积的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纯电动车,往往只有2-3种续航可选的原因。

但蜂巢能源这个模块化电池做的,是完全改变了电池包内部电芯和其他附件系统的构建形式。在这个龙鳞甲电池里,每一个电芯模块带齐了所有相关的附件系统,每一个电芯模块就是独立的“小电池包”。又或者如果用更简单的语言来说的话,大家有没有见过服务器机房里的那些刀片式服务器?每一个刀片式服务器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计算力不够了,加个新的进去,计算力过多了,减少一些。龙鳞甲电池的模块化,大概就是刀片服务器差不多的概念。而这么一来,就可以直接随意加减电池包里电芯模组的数量了。


现在在电芯技术上最广为人知的,最能代表它先进性的,是所谓的CTB技术。这项技术在国内,由零跑汽车首发,零跑将其称之为CTC技术,但其实都是一种东西:把电芯直接封装在底盘上,取消了以往的电池包和电芯模块,能极大提高电池的装车能量密度(不是电芯本身的能量密度啊)。


但零跑的CTC技术有个问题:它的电芯和乘员舱地板之间,还是有一层非常厚的装甲金属做的防护层的,这东西其实某种意义上充当了电池包的角色,所以零跑的CTC,其实还是没学到的精髓。


就学到了。这个龙鳞甲电池的封装结构,除了上面提到的电池包+电池模块+电芯这样的传统封装形式外,还有另一种方式。电芯直接封装在车底,电芯外壳用高强度金属材料制造,这个壳体本身,就是乘员舱的地板。

大家要知道,最强的不是CTB技术,也不是金属电芯壳体的4680电芯本身,而是CTB+4680的合二为一。在之前,是全世界唯一一家会这么做电芯的车企。这种技术有什么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没了电池壳,没了电池模组等等一大堆结构,一块电池的成本能比传统形式下降20-30%。最直接反映就是,采用这种新技术的纯电车,在电池不断涨价的大趋势下,续航更长的同时价格还能更低。之前Model 3的不断降价,靠的就是这两项技术。我们也可以预期,以后的纯电车,很可能会在价格上有惊喜。


而至于其他的,诸如支持4C快充这些,这就没多少解读的必要了,都算是国产电池行业里比较常规的技术迭代。但上面我说的这两项技术,一个模块化,一个集成式封装,这是当前全球电池行业数一数二的顶尖技术。也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第一家完全达到,甚至部分超越了的电池技术的车企。


总结:


曾几何时,在中国是不可一世的,原因就在于它不仅有品牌光环,还有让国内同行们难以望其项背的技术实力。尽管的品牌光环仍然刺眼,但我们已经看到,国内已经有车企,在最强的技术领域,赶超了这个强大的美国对手。


也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在国内市场的最大竞争优势,只有“”这三个字了。尽管自主品牌们短时间内不大可能干掉的品牌力,但技术上先实现超越,往往是任何一个后进品牌,赶超先进品牌最有效,最稳妥的路径。

标签: 续航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