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
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535
当发达经济体都开始大规模贸易保护的时候,全球化时代将正式终结。
作者丨齐策
编辑丨田草
出品丨汽车人全媒体
12月12日到16日这几天,欧洲这边发生了两件事。很多人忽略了这两件事之间的联系。
全球贸易前景不妙
12月14、16日,世贸组织(WTO)在日内瓦举行对美国第15次贸易政策审议会议,各国代表向美方提了2000多个问题,其中包含中方提的312个问题。根据规则,美方有义务作答。
会上主要关注美国的《通胀削减法》、《芯片和科学法》政策带来的歧视性补贴、泛化国家安全与WTO规则一致性问题。欧盟、中日韩、加拿大、新西兰代表在会上激烈抨击美国有关政策。
“贸易政策审议”是WTO的三大核心功能之一。虽然审议机制也是表达诉求、施加压力的渠道,但和争端解决机制(就是仲裁机制)比起来,审议机制更像是清谈会。
坏消息是争端解决机制尚未从瘫痪中恢复,争端解决机制才是贸易纠纷的“硬工具”;好消息是WTO终于开始运作,这给了避免全球性贸易战带来了一丝希望。
而12月12日,欧洲理事会和欧委会达成临时协议,确定欧盟碳关税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试运营。这比夏天欧洲议会通过决议时定的时间晚了9个月,一再推迟本身并不能增强碳税推行的信心。
12月15日闭幕的欧盟领导人冬季峰会再次确认了这一点。2022年夏天开始,中国、美国等贸易伙伴就开始指责欧盟碳关税“极易引发贸易争端”。
“碳关税”欧盟和美国都在酝酿,只不过欧盟已经接近完成所有立法工作流程,剩下的就是实施了,欧盟也因此成了第一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而美国的碳关税,还停留在概念框架层面。
之所以欧盟的碳关税容易引发贸易争端,而非美国人的,只是因为欧盟即将进入实操阶段。不管什么关税,都是关税,无非用来抬高海外生产成本。
WTO在日内瓦吵闹的会议与欧盟在布鲁塞尔顶着压力推动的立法进程,都表明同一个不妙的前景:随着主要经济体纷纷筑墙挖沟,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全球贸易“低平”时代,已经结束了。
碳关税导致出口成本增加
在《汽车人》发表的《欧盟碳关税来了,中国汽车出口难了》一文中,我们已经分析了欧盟碳关税(正式名称为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作为2030碳排放政策组合中的一部分,其实质就是弥平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成本差。
碳关税的立法进程从2005年就开始了,但直到2022年上半年才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根据进程,2023年开始试征收的只是初级工业品。而汽车作为复杂工业品,可能直到2027年正式实施的时候,才开始计算。
我们应该看到,目前中欧整车出口刚有一点起势的苗头,向上的意思很明显。
现在有这么一把达摩克里斯剑悬在上面,如果不敢施展手脚,这就让欧盟碳关税成为一种威慑,欧盟此计得授;如果不做认真考虑,那么到2027年可能突然天降一大块通关成本,而且这一成本无法用本地化整车生产和供应链迁移来规避,这就构成扩展市场势头的重大打击。
中国对此的反应很有意思,官方态度只是对外表达担忧和不满,但对内并未有实际部署。而所有接受访问的学者,都在讨论企业层面如何适应欧盟碳关税,即需要从原料采购到生产端就开始大规模改造为低碳。
这个进程是中国双碳目标要求的,企业层面要承担具体的减排责任,并分摊到产品头上。
但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高点。2021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4.86万亿美元,超过G7(七国集团: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制造业产值之和。
而高端工业仍然被后者掌握,也就是说,中国拿到如此巨大的优势,一定依靠齐全的工业门类、庞大的规模效应和众多技术含量不高的基础工业产品。基础工业产品多数都是高能耗的,中国是凭借需求和成本两个要素取得优势,而碳关税优先瞄准的是成本优势。
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优势,正在从量和成本的竞争,转向质量和技术的竞争。旧的优势尚未丧失,新的优势尚未巩固,就在这个档口,欧盟来这一手,用意非常明显。
也因为两个优势的交接节奏问题,中国计划2030碳达峰,而欧盟则要求2030年相比1990年基准年份碳排削减55%。这反映了两个经济体发展阶段不同。
如果按照中国标准,摊到具体的企业头上,至少在碳达峰阶段一定比欧盟碳关税要求的宽松、滞后。如果企业按照欧盟标准组织整车生产,多出来的成本,将对企业运营构成威胁。
目前车企利润普遍很薄,整体净利润能做到5%-9%就不错了,新能源业务普遍都是赔本的。
这种情况下,出口欧盟要缴碳税,就相当于把中国的补贴送给欧盟。
如果切实执行减碳,整车厂要改造生产方式,还要对供应商提出碳要求,后者也要进行相应改造,多出来的成本要加到报价里面。从原料端成本就开始膨胀,一路累加传导至整车制造端,这个时候再去和欧盟本地生产商竞争,后者的成本劣势很可能不复存在。
中国在欧盟有竞争力的汽车产品,大多都是新能源。而新能源的供应链,从原矿采集开始,就被欧盟盯上,一路计算碳足迹到整车端。
尽管原矿开采、拣选、粗炼、海运都在海外,但如果中国不对海外供应商收取碳税,这一部分就要由整车厂商承担。而中国凭什么收碳税,难道在中国要执行欧盟的碳关税规则?
至少在2030年之前,从企业端看,此事没有完美解决方案,只能承担成本压力。至于到底增加多少,现在关于复杂工业品的计算规则都还不明朗,也难以厘清最终的成本增幅。
中美韩报复手段的差异
从经济体的贸易关系上来看,欧美都是后工业经济体(欧盟有些成员国并非如此),工业生产存在固有的成本劣势。
美国的做法是给本国生产商补贴,降自家企业的成本;欧盟的做法是向海外制造商增税,涨对手的成本。两者并无本质的不同,从他们30年前倡导的自由贸易角度看,都是无奈和无赖之举。
事实上,在WTO规则最为畅行的时期,也是美国国力最强、购买力最强大的时期,也不存在理想的自由贸易。
现在,只不过争利做得更露骨而已。
对于这种单边税,如果不展开针锋相对的贸易报复,是非常奇怪的事。而如何报复,则是非常讲究的。
如果大家不想陷入螺旋式升级酿成全面贸易战,就需要克制地使用对等原则。
顺便说一句,3年多以来,中国一直和美国处于全面贸易战期间,因为美国几乎对所有中国商品加税,而中国也是如此。直到美国政府更迭,都未改变现状。本届政府几度想谈,只不过美国虚空造牌(以削减关税换取中国对某些政治议题的让步),中国没答应而已。
欧盟并不惧怕中国用对等加关税为报复手段,原因也是中国这边贸易出超。而且,自从欧盟大批高能耗的化工、汽车制造企业迁移产能之后,欧盟通过封堵“碳泄露”,反而将跑出去的企业返销欧盟的产品,算作对方输出。
欧盟的软肋是对华广泛投资和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一体化进程,但这两样我们都不想当牌打。前者涉及到改革开放的大战略,后者则视为欧盟对华依赖、双方战略靠近的一部分。
因此,中国的反应必然是低调隐忍的。即便报复,也将非常谨慎地选择对自己伤害小的领域,汽车产业作为刚刚起势的出口产业,必然被小心呵护,不大可能拿来当报复工具。
反而是韩国和美国,相对欧盟的牌比较多。
美国和欧盟打过飞机补贴、小麦补贴、互联网公司反垄断、钢铁补贴大战,但所有这些争端,都集中在某些具体领域内,从未酿成全面贸易战。
美国人是否会以默认两边的贸易保护为条件妥协,现在谈还为时尚早。因为各方对于贸易保护这种事,都是嘴炮对嘴炮、行动对行动。眼下正处于前者向后者转换的过渡时期。
倒是和欧盟早就签了自贸协定的韩国人可能发飙。自2022年4月起,长期顺差国韩国陷入连续7个月逆差,还在增长的出口经济体只剩下欧盟和美国了。欧盟来这手,直接打压了现代-起亚和三大电池供应商在欧盟的竞争力。双方“自贸”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被架空了。
真正的征税当然还早,但投资要看前景。电池厂投资周期5年,回收周期5-8年,等到建好了税就来了。“表达关切”这种外交辞令,并不足以描述韩国的心情。如果无法得到一定豁免配额,韩国有极强的动机和手段展开贸易报复。欧盟当然不可能定向豁免,那么双方贸易关系有乐子看了。
欧盟对碳关税引发的贸易关系紧张,当然有预期。但是,为了弥补欧盟工业生产成本劣势的战略举措,该做还是得做。当发达经济体都开始大规模贸易保护的时候,全球化时代将正式终结。
2023年,欧美的需求都要转弱。中国2022年8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将载入人类历史,此后多年都不会有经济体超越了,包括中国自己。
我们正站在时代转换的窗口,不安地望向未来。【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汽车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