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奥迪新能源之殇——慢下的是脚步,失去的却是未来

1988年奥迪一汽携手,拉开了高档车国产化的序幕。“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踩在时代的风口上,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成为BBA中领先多年的豪华品牌。


去年,实现了在华累计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的里程碑,占其总销量42%,成为了国内首个实现这一成绩的豪华汽车品牌。



抓住一次机遇成就了在中国市场引领三十年,但错失良机也意味着在未来长达五到十年时间,只能扮演一个追赶者的角色。


在这一轮的新能源大浪之下,俨然不复当年之勇,彻彻底底地慢上了不止一拍。



“奥迪也有新能源”



近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正式宣布,企业所在园区实现了暖封闭,即每个工作区域均达到了符合建设标准的温度环境。


一个工厂的暖封闭,新能源为此举办了一次盛大的仪式。并表示,从开工建设到实现暖封闭,新能源仅花费了5个月的时间,它将为进一步在中国市场推进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保障。



甚至不是工厂落成或是生产线投产,仅仅是建造过程的一个节点,在此便用上浓重的笔墨。这背后可以看出对此合资公司对此工厂的重视,但也流露出了几分焦急。


今年10月份,体系中的新能源车型与国内高速增长的新能源市场可以说是格格不入。Q4 e-tron的销量为575辆;上汽Q5 e-tron的销量为290辆;e-tron的销量仅为40辆,也就是说这三款纯电车型的销量加起来,不足1000辆。


而今年10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高达67.6万辆,同比增长85.8%,在其间的占比不到1%。



这样的低存在不仅仅是体现在销量,在品牌上新能源甚至不太为消费者知道。甚至,在上个月,一家4S店外墙上挂出了“也有纯电新能源”的横幅。


这样的横幅仿佛是在回答消费者的疑问——“有新能源吗?”4S店表示,“也有纯电新能源。”曾经在燃油车市场里的那种地位在新能源时代荡然无存,一个“也”字的身上写满了的无奈。


事实上,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并不落后。早在2019年,集团高层就曾表示:到2021年,其在中国销售的电动车型的数量将超过9款;到2025年,在中国销售的所有产品都将实现电气化。


如同所有的“战略”一样,的新能源规划依旧雷声大雨点小。


图片


截至目前,在华的纯电车型只有e-tron(含进口、国产版本)、Q2L e-tron、Q4 e-tron、Q5 e-tron四款车型,其中后两款,还是近一年内才上市的车型。


就产品层面而言,e-tron系列不仅价格比较高(e-tron补贴后售价高达69.28-82.86万元,Q2L e-tron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2.68-23.73万元),而且在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度、智能化等方面也处于行业劣势。


不仅打不过造车新势力们,甚至打不过旗下MEB平台的大众ID.系列,甚至也被外界指责为是ID.换壳。


同为BBA豪华品牌,尽管宝马奔驰的新能源转型同样不尽如人意,但至少还起用了全新的平台。




今年6月23日,华晨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里达工厂)正式开业。首款纯电动中型运动轿车全新BMW i3已经正式在这里投产。两个月后的8月24日,作为梅赛德斯-EQ品牌首款基于EVA纯电平台正向研发的国产车型,全新EQE也同样在中国市场上市。


如此比较之下,的脚步的确过于缓慢了一些。这也是他们急切地在一个工厂暖封闭的阶段性工作中举行仪式的原因所在,必须在等到全新产品到来前保持声量。



从一汽奥迪到奥迪一汽



2021年1月18日,汽车集团及中国共同宣布新能源合资公司将落户长春,新合资公司也于2021年第一季度正式成立。值得注意是,汽车集团将持有这家合资公司60%的股份。


在燃油车时代,作为吃螃蟹的豪华品牌,与的在华合资公司相比拿到的股份是最少的,这也不得不让在新能源转型中留了个心眼。



或许当年敏锐的正是看中了市场的重要性,却在股比上吃上了大亏,这也使得如今的在新能源转型上走得如此之慢,宁愿错失市场机会,也要在股比谈判上争口气。只不过,不再想当打工仔的此时还不知道失去的会是什么?


2020年,安世豪就曾表示,“在2020至2030十年里,要再造一个‘黄金十年’。”眼看三年过去了,谈成的只有股比。


2021年,再次发布“ Vorsprung 2030 ”战略,计划2025年推出过 20 款纯电产品,2026年起面向全球推出全新车型均为纯电产品,2033年停止内燃机生产。


各种愿景之下,真正落地的却很少。在目前的全新新能源正式开展运营之前,拿出的产品的确缺乏诚意,甚至有些混乱不堪。



用的是Q4L e-tron、Q2L e-tron、e-tron、e-tron sportback,上汽用了Q5L e-tron,不仅是消费者,甚至连汽车从业者也容易在这些拗口的车型名称中晕头转向。


而目前在建的全新工厂最快要到2024年才有可能量产全新车型。在的口径中,这个工厂将投产首款基于PPE平台的电动化车型,为中国市场打造数款专属中国的纯电动车型。


据了解这座全新的生产基地年产能可以达到15万辆,A6 e-tron、Q6 e-tron等三款车型将率先在这里实现本土化生产。


图片


换句话说,未来新能源产出的新车多有竞争力,目前的新能源车型就多没诚意。同样的命名逻辑下,A6 e-tron、Q6 e-tron用的是PPE平台,而Q5L e-tron、Q4L e-tron等却是用的MEB平台,在消费者眼里这大概是难以接受的。


更为重要是,失去的时间与机遇绝不是靠一个全新的公司全新的平台就可以挽回的。根据乘联会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600万辆,以目前的增速,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突破历史性的1000万辆。


而这个时候,作为燃油车时代的佼佼者,全新平台的纯电车型才蹒跚而来,难以想象彼时的守着怀里的股比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

标签: 奥迪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