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300万辆的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亚迪?

撰文 | Roomy 编辑|周长贤

11月16日,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车正式下线。

掌门人王传福站在舞台上,细说着从0到300万辆的一些过往。他说,实现第一个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用了13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的跨越,相隔一年,而到300万辆,时间缩短了一半,仅仅半年。

粗略估算,这意味着,从 2021 年平均每 2 分钟就卖 1 辆车,到 2022 年平均 30 秒就增加一位车主。

王传福说这话的时候,其实看不出太多的情绪波澜。但是,能感受到他的一种坚信,坚信达成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是技术、产品与时代的水到渠成。

从0到300万辆,走过了14年的岁月。14年前,王传福坐在日内瓦车展的会客室里,说出了他心中的一个目标,“要在2025年,将汽车做到全球第一”。

今年,销量超越特斯拉,站在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的位置,领跑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些故事,联结着的是“奋进”、“变迁”与“热血”,是用科技的厚积薄发,书写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加速度”。

“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是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最佳注脚。”

如今,王传福又为许下了新目标,成为汽车强国征途的见证者和撰写者。

“跟着市场走,又赶超市场”

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家公司非常执拗。这种执拗,不是不懂变通,而是对认为对的事情的不懈坚持。

20多年前,刚刚起步造车时,王传福的终极梦想,就是“只生产新能源汽车”。今年4月,停产燃油车,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

十多年前,王传福曾放出一句豪言,“家庭消费一旦启动,‘分分钟’就可以造出”。当时马斯克直接回怼,“不是的竞争对手”。

今年上半年,销量反超。10月的数据,销量达到了21.78万辆,这是继9月之后,单月销量再次突破20万辆,10月拿到了7.1万辆销量。

美国电动汽车巨头前董事会成员、威斯利集团创始人史蒂夫·威斯利,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唯一的挑战者已经出现,就是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不管马斯克愿不愿意承认,都已经成长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王传福曾经说过的“大话”,也都在一步步实现。

300万辆的背后,有一个节奏清晰可见,那就是“跟着市场走,又赶超市场”。

怎么讲?

2003年开始造车时,即便王传福想着“只生产新能源汽车”,但一无技术经验,二是市场尚未被挖掘,“甩开膀子干”的事,不适合当时“零基础”的。所以,王传福的执拗里,多了一份“识时务”。

一边跟着市场需求造燃油车,一边进行新能源技术的积累。

这些老故事,说了很多遍,或许听客们都已经倒背如流,但就是这样一个开始,铸就了独特的风格:崇尚技术,喜欢通过创新解决问题;以市场为炼金石,求真务实。

这些年的市场历练,和技术沉淀,让求真务实的明确了一个价值观,永远澎湃的“Dream On ,and All in”。

“品牌,本质上是产品和技术积累起来的,最终还是看产品和技术。合资依靠数十年来燃油车产品和技术积累的优势,实现品牌和销量。新能源时代,谁在产品和技术上领先,谁就能引领市场。”王传福说。

从传统燃油车开始,将上下游重要零部件都掌握到自己手中,自己给自己做配套。电动车也不例外,从电池到造车,几乎全部生产链,都具备自主产权。

2021年,随着的DM-i超级混动、e平台3.0、刀片电池等核心技术投入市场,升级为一个新能源汽车技术平台,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新能源汽车生态。

在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仪式上,王传福表示,“300万辆产品的下线,是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协力,也代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备,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虽然,他谦逊地把功劳归为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这背后体现的,则是百万体系力的强大支撑,以及“技术鱼池”的厚积薄发。

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是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见证者与引领者。

比亚迪做对了什么?

从某种程度而言,从0到300万辆,是一种时代交替的跨越:一个中国汽车品牌从起步到站在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的跨越,从燃油车时代的蹒跚奋进到新能源车时代话语权掌握的跨越。

那么,300万辆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又做对了什么?

趁此机会剖析300万辆样本的意义,如果能给其他企业带来一定的借鉴,更不失为一大幸事。

先来看一组数据。

今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超过30%。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基础开始向大众转变。与此同时,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突破了50%,在市占率上与合资品牌势均力敌。

可以说,中国汽车品牌的竞争力,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新的跨越。从秦PLUS单月销量击败东风日产轩逸,拿下A级轿车销冠,也能窥探到这种“跨越”。要知道,重回A级车市场单月销冠”的故事,中国汽车品牌等了足足12年。

这些故事的背后,又有了一个新的警示。“没有固若金汤的企业,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江湖”,只有不停地进步。

深知如此。就像前文所说,谁在产品和技术上领先,谁就能引领市场。“当资本、技术与市场碰到一起,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这是王传福一直说的话。

此前,新能源产业被动力电池“安全、续航”等难题所困顿。2019年,的“超级电池技术”浮出水面,打破了这种困顿,朝着第一个100万辆飞奔。

彼时,所有人都不清楚将会发生什么,在ICU门口徘徊的何小鹏和李斌还在互相打气,希望能熬过最难的日子。

2020年,小鹏、蔚来走出了新的天地,则拿出来刀片电池,让磷酸铁锂技术有了结构创新,用厚度仅为13.5毫米的电芯组合为“刀片”,又横向拼接组成动力电池模组。

这种结构创新,不仅解决了续航里程问题,还有电池安全。“安全就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豪华”,是不可撼动的原则,也是新能源汽车的红线。

在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王传福不厌其烦地提到,“坚持原材料安全与产品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路线。”

刀片电池,不仅做到了技术突破,并推动磷酸铁锂成为电动车采用的主流动力电池。汉EV首搭刀片电池,成为第2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主力车型之一。

与此同时,在电动车市场尚未发展成熟时,依旧沿袭了擅长的事情,“跟着市场走,又赶超市场”。一边继续完善电动车平台等相关技术,比如e平台3.0的推出;一边推出DM-i超混技术,对燃油车进行降维打击。

2021年,发布DM-i超级混动平台,在秦PLUS、宋PLUS和唐三款车型上搭载,被视为向日系混动技术全面开战。如今,再提到混动技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再是丰田,而是

“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无车,让无车家庭第一次就购买纯电动汽车很难。所以,的战略是纯电动要走,插电式混动更要走。”王传福曾说过这个梦想。

两条腿走路的,成绩有目共睹。今年1-10月,拿到139万辆的销量成绩,10月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其中纯电车型103157辆,插混车型为114361辆,平分秋色。

可以说,“纯电EV+混动DM”的双轮驱动,已经成为成熟的增长模式。

“我们凭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颠覆性技术,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迎来了技术、产品和市场的爆发。”说这句话时,桌案上常年摆着各种技术资料书籍的王传福,是淡然的。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坚守,相信的“技术鱼池”。

如今,的车型全面开花。秦PLUS撕开了合资车企的牢固裂缝,登顶A级车销冠,采用最新电动平台与技术的海豚车型,成为支柱车型之一,汉EV在10月月销量继续突破3万……

就像是所有努力都没有被辜负的水到渠成,300万辆新能源车的下线也是如此。这背后,是对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是体系持续壮大的核心驱动力。

不谦虚地说,中国汽车品牌能够与合资品牌做到市占率平分秋色,并在技术上实现逆袭突破,功不可没。

写在最后:

300万辆,只是一个新起点。

王传福还带来一个消息:将以颠覆性技术与产品构建全新百万级高端品牌——仰望,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正式发布首款车型。

据悉,将推出非常安全的“黑科技”,首发搭载在车型上。

“过去,脚踏实地,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在无人区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未来,我们将继续星空,向着技术高峰进发。”王传福说这话时,明显比宣布300万辆下线时激动一些。

至此,将形成王朝+海洋、腾势以及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矩阵,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到个性化的产品。与此同时,还将继续推动乘用车产业的国际化。

问题来了,谁会成为第400辆新能源的“看家车型”呢?

标签: 比亚迪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