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进口Q7卖不过国产X5,顶级奥迪的豪华光环,为何失效了?

作为公认的“一线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奥迪拥有着令人羡慕的市场销量和品牌溢价能力,成为30万级以上的燃油车型首选。一直以来,BBA始终进行着暗自较量,中型轿车市场的“34C”、中大型轿车市场的“56E”,几乎保持着平分秋色的市场格局。

然而,如果将目光放到中大型SUV市场,这种“平衡”随着国产宝马X5的到来而被打破。

根据交强险上险量来看,在2022年以前,奥迪Q7(进口)的月上险量在1500辆左右,而奔驰GLE(进口)、(进口)的月上险量为4000辆左右。但随着3月份的国产上市,月上险量回落至3000辆左右,而的月上险量更是屡屡跌破千辆大关。进口月销量仅有国产零头的表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在多数消费者眼中,进口车型拥有着远超国产车型的品牌溢价能力,而品牌溢价能力,正是高端车型的重要产品力之一。那么,为何进口卖不过国产,无疑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问题。

去年9月,进口家族迎来全面焕新,2022款的官方指导价定为70.18万-86.98万元,与进口的69.99万-83.99万元指导价相差无几。然而,面对国产将入手门槛降至60.5万元,无奈于今年6月调整进口售价,多款配置车型的官降幅度在6.5万-6.9万元。刚刚上市的2023款,同样将售价维持在63.28万-80.48万元。

不难发现,虽说身披“顶级”的进口豪华光环,但终端销量不高、价格体系脆弱的市场现状,极大地影响着消费者的心态。正如国人消费理念中的“买涨不买跌”所言,降价对于的行业地位、市场口碑,以及二手车保值率等层面,均会带来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而从产品力层面来看,“57E”进口版车型的轴距水平在2950-3000mm的范围内,相差不过20mm左右;但国产将轴距提升至3105mm,带来换代才可能实现的越级表现。当然,空间增大只是一个缩影,经历国产化进程后的国产,实现了“降本增效”,并带来更多的本土化升级;而相较于显然是受冲击更为猛烈的一方。

相信有人会问:能否同样进行“国产”而扳回一局?就目前来看,中高端车型的国产化需要匹配相应的制造工艺、硬件设备,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销量支持的话,新的生产线很难实现收支平衡,陷入类似大众辉腾的“卖一台亏一台”的恶性循环;按照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它距离国产化的进程或将越来越远。

相较于进口依旧保持着69.98万-87.06万元的定价策略,进口不得已向市场妥协,而这种靠价格换销量的无奈,也早已蔓延至整个品牌。除了奥迪A4L、A6L等车型的终端优惠较为“可观”外,前不久网络上爆出的“买A8L送奥迪Q2L”,更是被评价为“饮鸩止渴”。

结语:如果单从产品力的角度来看,进口的综合性能并不差,即便其外观、内饰稍稍跟不上时代,但依旧是仅次于奥迪Q8的“小旗舰”般存在。唯一遗憾的是,进口本身的消费呼声就不高,又面临着国产的疯狂打压,至于其今后的市场表现如何,只能说是且行且珍惜了。


标签: 奥迪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