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没了“绿牌”政策,理想、AITO这些增程车会受多大冲击?

明年1月1日起,上海不再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提供免费的绿牌。也就是说,从 2023 年开始,在上海购买插电混动的不再享有免费牌照的福利,而是与燃油车一样要加入到浩浩荡荡的拍牌大军当中。这则消息对汽车消费市场带来了些许冲击,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石家庄、贵阳、天津、杭州、深圳等8个城市已经实施汽车限牌。


在这些城市中,北京早在2014年就启用了地方新能源汽车目录,一开始就只对纯电动汽车发放新能源专用牌照,其余城市都享受了相应的新能源汽车政策。特别是在上海,由于采用拍卖车牌的制度,车牌价格基本是7万元上下,这使得部分消费者转向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2014年左右,北京与上海还曾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认定问题而展开了暗战。在外界看来,北京的最大国有企业北汽集团因为只生产纯电动汽车因而存在地方保护,但实际上上海的新能源地方目录也有意无意地保护了本地的企业。

特别是在2019年上海公布了限制外地车进城的政策之后,不限行的插电混动车汽车受到了追捧。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市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为125,187辆,插电混动车在该市新能源乘用车中占比为38.71%、在全国新能源车总上险量中的占比为4.35%。而根据乘联会数据,2020年在限购城市插电混动车汽车市场占比达到3%,全国插电混动车也达到1%的最高水平。其中,2020年上海插混的渗透率由2019年的4.7%一跃至13.4%,在全国排名第一。


那么,在政策取消之后,对车企影响有多大呢?这一问题在2021年上海首次公布取消对插混车的优惠政策之后就引发了不少讨论。但一年之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特别是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有了很大的改变。在2021年来看,对普通家庭消费者而言,插电混动车的初次购置成本,即使算上免购置税优惠,仍比燃油车高15%-20%,对应到A级家用车上,成本高出约2万元。从2021年到现在,由于电池成本提升以及续航的增加,导致汽车成本增加。

比亚迪秦Plus和宋PLUS 2022年新增成本(国信证券)


去年,还没有停产的 燃油车价格在11.58-14.38万元之间,今年比亚迪 DMi已经两次提价,目前价格是15.28-21.68万元。相对燃油车,购买成本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华西证券认为,插电混动车型在 2023年后将直接和传统燃油车及节能汽车竞争,车型本身的产品力及成本优势将愈发重要,供给质变或将成为撬动需求的最重要因素。不过比亚迪不是目前讨论的重要。


就城市消费汽车来说,上海对插混的关门倒计时对理想、AITO、岚图等以增程为主打的车型影响可能更大。这些车型售价都在30万区间,目标人群也以重点城市为主。这些企业的市场拓展究竟是限购这一因素导致的,还是产品力本身驱动的,将是这些新生品牌未来能否顺利生存的关键。而上海这一新变化,显然是一道坎儿。实际上,理想本身也并不认为增程式会是方向,而在2021年港股上市的时候就已经公布了其纯电动的车型计划。另外AITO品牌下也已经增加了纯电车型。不过,目前这些纯电车型销量并不如增程式产品。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是,影响有多大?大搜车智云提供了理想和AITO品牌在最近两年中的销售TOP10 城市的上险量。通过数据,可以简单看一下绿牌是否对增程产生致命性打击。

AITO在2021年底才发布,之前都是以赛力斯品牌销售,赛力斯SF5在2021年销售惨淡,因而不纳入此次分析。在2021年,仅仅有理想ONE值得研究。从上述的图表可以看出,理想在2021年上险量的第一大城市正是上海,而在保有量更大但是没有提供绿牌的北京,年上险量减少了一半。在2021年销量前十的城市中,除了成都和重庆外,都是汽车限购的城市。而在今年来看,1-8月理想的主要销售城市中,上海从去年第一位置下降到了第六,成都、杭州进入到前三。而北京已经不在其上险量前十城市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佛山。


今年1-8月,理想在佛山地区上险量为1810,是其第10大销售城市。广州对理想显然也不太感冒,其销售地位从2021年的第五位(4825辆)变为今年的第九位(1-8月销售1852辆)。不知道这是否因为小鹏、埃安、比亚迪等对广州市场的布局太过于严密?

而AITO最大销量城市是深圳和重庆,这似乎也很容易理解。深圳是华为的总部所在,而重庆是小康的总部所在,能不支持一点自家品牌吗?在上海,AITO实际上险量并不高,1-8月仅仅有一千多台销量。在这10大城市中,AITO累计上险量仅为12,152辆,而同期理想上险量前十的城市为31,302辆。有意思的是,理想上险量前十城市占总销量的比例为41.5%,而AITO前十城市上险量占总销量比例为29.3%。这是否意味着AITO更多的销售到了二三线城市?因而受到绿牌政策影响会更小一些?

这对理想而言,这敲响警钟。其上险量前十的城市中,除北京之外,涵盖了所有的限购城市。外界其实很难搞清楚,这些消费者究竟是看中了什么最终选择了理想,是因为其产品力,还是牌照也是重要的原因?而上海这个重要的市场取消了优惠政策之后,理想会逐步面临着其他城市带来的这种压力,这会在2023年之后逐步显现出来。当然,这种影响对其的市场的干预度并不会产生致命性的打击。比如在并不新购的成都和重庆,理想的上险量出现不错的涨幅。


理想作为一个豪华汽车,首先一二线城市突破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在与AITO的对比中发现,其依靠华为的销售渠道,能够更均衡的实现在各个销售要地的突围,并不仅依赖于大城市。这一点,确实是其他新势力难以比拟的优势。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