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卖疯了的比亚迪,不挣钱的比亚迪

  • 作者: 车东西
  • 2022-09-23 10:35
  • 2.02万

卖疯了的比亚迪,不挣钱的比亚迪!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Juice

编辑 |  晓寒

比亚迪今年卖了百万辆车,但单车净利润却不及特斯拉的零头。

今年前8个月,一共卖出了97.88万台车,也将赶下神坛,直接比后者多卖了7.73万辆。可以说,仅从销量上来看,就是今年全球最火热的新能源品牌。

跟坐火箭般上升的销量不同的是,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营收1506.07亿人民币,但净利润仅为35.95亿人民币,净利率仅为2.7%。

如果用上半年64.135万辆的销量来计算的话,每卖出一辆车的仅能净赚5694元,相比之下,的老对手每辆车则可以挣到69985元。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比亚迪单车获利还没有特斯拉的零头高,作为国内首个市值突破万亿的车企,比亚迪的赚钱能力显然并不匹配。

车都卖爆了的新能源王者,为啥就是不挣钱呢?

一、净利率2.7% 利润与差距较大

在回答的上面的问题之前,先来看一下的赚钱能力和其他车企相比如何?

我们先将和同为自主三强的吉利和长城汽车做一个对比。

、吉利、半年财报关键数据对比

今年上半年,的营收为1506.07亿元,同比增长65.71%;吉利汽车的营收为581.84亿元,同比增长为29.21%;而的营收为621.34亿元,同比微增0.33%。

从营收规模来看,销量更好的表现得显然更好。

但具体到利润来看则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三家企业中净利润最好的是汽车,上半年一共有56.01亿元,次之,为36.95亿元,而吉利的净利润仅为15.52亿元。

按照净利率=净利润/营收收入的公式来看,汽车的净利率为9%,而的净利率均为2.7%。

从这个数据能够看出,比亚迪和吉利的利润率都不乐观。作为三家公司中营收最好的比亚迪,这样净利率非常令人迷惑:今年自主品牌的王者、新能源车卖的这么好,为啥却不挣钱呢?

而按照单车净利润=净利润/销量的公式来看,汽车的单车净利润为10927元,的单车净利润为5694元,而的单车净利润仅为2528元。

从这点来看,的单车利润也并不乐观,和汽车相比还存在不小的空间。

但目前都同时在销售电动汽车和燃油车,将与这两者相比不太公允。

我们可以拿在新能源车领域的老对手进行对比。今年上半年,的营收收入为2529.67亿元,这一数据要好于。更重要的是,其净利润达到了395.3亿元,净利率为15.6%。

相比之下,的净利率仅为2.7%,从这里能够看出二者在盈利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具体到单车利润上来看,特斯拉的每辆车的利润可以达到69985元,而比亚迪仅为5694元,甚至还没有前者的零头高。

这也能够看出之间在赚钱能力方面的差距。

不过的赚钱能力在全球车企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目前的赚钱能力甚至还不如汽车,仍然存在非常大的空间。

整体上来看,虽然在今年实现了销量的巨大飞跃,一举成为国内头号的车企之一,但净利润较低非常迷惑,这背后的原因究竟什么呢?

二、业务线较多 汽车挣钱其他部门花

虽然是以汽车业务被大众所熟知的,但的业务却并非只有汽车业务。的财报中将其业务分为了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和其他三大类,其他主要有光伏、轨道交通等业务。

也就是说,的支出除了汽车业务相关,还包括手机业务和光伏、轨道交通等。

那么的各项支出究竟如何呢?

财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1506.07亿元,而营业成本为1302.65亿元。

而支出方面包括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和研发投入,这些方面一共支出了146.73亿元。

的营收和支出情况

作为对比,我们也可以来看一下其他的车企的支出情况,汽车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方面一共支出了49.47亿元。的支出则一共为256.6亿元。

汽车的营收和支出情况

从这一数据来看,的支出在车企中已经属于比较高的存在了,这也是导致其净利润比较低的原因。

不过正如上文所说,的业务并非仅有汽车业务,所以其支出分为汽车支出和非汽车支出。

非汽车业务中主要有手机业务、光伏和轨道交通等。这其中又以手机业务为主,去年这一业务几乎占到了营收的一半。上半年,手机业务成本就有385.74亿元。

布局的光伏、轨道交通等业务持续没有收入产生,一直在支出,也无法对的利润产生什么正面影响。有媒体统计,的光伏业务在2010年收入7.6个亿,净利润7600万。但此后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并且最高的时候一年亏损10亿。

至于重资布局的云轨也陷入烧钱的困境,这项业务的研发已经超过了5年,累计投入超过50亿元的资金,团队规模也达到了1000人以上。

而云轨的建设成本也非常高,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称云轨每公里造价2亿元,而2018年在桂林建设时,每公里的建设成本又提到了每公里2.65亿元。直到现在,这一业务迟迟不能产生营收。

总结一句就是的汽车业务挣了钱之后,却还要同时给汽车业务和非汽车业务输血,净利润当然就不如纯汽车业务的企业高了。

三、售价低导致利润低 垂直供应链并不省钱

上一部分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在支出方面有非汽车业务拖了后腿,所以利润总量少了。但还有一个原因是的汽车业务目前其实挣得也不多——毛利并不是太高。

我们知道,毛利等于售价减去成本,因此车辆的售价和成本就决定了毛利的最终状态。

在这两方面都不是很突出,首先来看一下成本方面。

对于这样的传统自主品牌车企而言,除了汽车制造成本之外,税金、制造商利润、4S店利润等成本都会挤占本就不富余的利润空间。

而另一方面,采用的垂直整合的零部件供应不但没有降低其成本,甚至还起到了反作用。

基于垂直整合的供应链模式,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几乎都是自研、自产的。


比如新能源汽车中电机、电控系统中的核心部件IGBT芯片,80%~90%都是自主采购的。

据介绍,电动汽车所用的IGBT芯片的成本和价格要高于普通芯片,几乎占据整个电机驱动系统成本的一半,相当于电动汽车整车成本的5%。

但自研能够保证供应稳定,但是价格优势却不一定明显。

在动力电池方面,的自用率则更高。但自用电池,成本却不一定比外部采购要来的低。此前有传闻称,电池的内部竞价甚至要高出外部供应商。


这都导致了的车型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的主销车型为平价车型。


目前销量最火爆的两款车宋与秦(这两款车在今年上半年分别为贡献24.2万台及22万台的销量)的售价,宋系列车型的售价区间为6.98万~21.68万元,秦系列售价区间为12.99~17.48万元,基本都处于激烈竞争的价位。

整体上来看,较高的成本和较低的售价导致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毛利率只有16.3%,而隔壁的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率一直都在30%左右徘徊。而像是理想这样的后起之秀,凭借着在控制成本等方面的出色表现,车辆毛利率也能突破到20%以上。


而在非汽车业务方面,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手机业务。财报显示,手机业务上半年的毛利率为6.08%,同比降低0.92%。

更重要的是,在手机代工业务上,这样的毛利率基本上已经处在顶端了,也就是说,手机代工业务基本上不会给带来更多的利润了。

结语: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隐患

毫无疑问,今年是创历史的一年,无论是销量还是营收都有了比较大幅度的增长,俨然已经成为了国内自主一哥了。

但在看似辉煌的表面背后,长久以来不赚钱的问题还依然存在。这里面既有汽车业务毛利低的问题,也有业务布局过于庞杂的问题。

而这其中,最需要克服的就是汽车业务毛利率低的问题,老对手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革新营销体系,已经将其毛利率提升到了30%左右,利润也因此不断水涨船高。

这显然也是下一步的学习方向。

目前正在积极拆分上下游业务,2019年,先后拆分了旗下动力电池等业务并成立弗迪系五家子公司。紧接着在2020年4月份又拆分了半导体业务,动力电池与半导体公司均准备单独上市。

通过这些措施,的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造车这项业务上,或许会因此降低产品成本,并实现利润的提升。

总的来看,在销量大举增长之后,提升赚钱能力已经成为的当务之急了。


标签: 比亚迪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