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限电降低新能源车主体验,这会影响到新能源车市吗?

最近,“限电”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点。持续的高温加上降雨减少,各地纷纷迎来了历史同期的最高电力负荷。相信大家也都看到四川多地因限电而登上热搜了吧?8月以来,除四川外还有浙江、安徽、江苏等多省都出现了限电停产通知,许多公共充电站、换电站被迫暂停营业,导致新能源用户整体使用感迅速降低。这也令不少纯电车主陷入了更为紧迫的充电焦虑之中。网上出现了各种声音,其中有一个呼声很高的话题:“如果限电的城市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会不会受到影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01 限电的有限影响

众所周知,最近川渝等地发生了大范围、长时间的极端高温天气,流域干旱导致川渝的水利发电能力大幅下降,造成了电力缺口,导致能源保供面临严峻形势。当然也不必过于焦虑,其实我国多地的“风”、“光”资源也非常丰富,包括本次限电最为严重的四川,它的风电和光电在“十四五”以后可以形成有力的电力补充,避免再出现像今年高温缺水导致水电匮乏的被动情况。

目前,四川已经启动三级保供电调控措施,保障民生用电。其中,新能源车主并不属于“保障民生”的对象。因此新能源车主的焦虑加剧,我们都能理解,因为并不是每一位纯电车主都有时间错峰充电,特意等到晚上在进入充电站,也不是每一位车主都有私家车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恶意抹黑”纯电车倒也没有必要。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数据:“8月电动车充电仅用了社会总电量的0.2%”。我们以此次限电最为严苛的成都市举例,截止今年4月,四川省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30000辆。举一个最极端的情况:四川省所有新能源车在同一天来到成都充电,每辆车平均电池容量按照27万千瓦时来计算,一共需要耗电891万千瓦时。而成都市每天用电峰值为10711万千瓦时。在这种极端情况,新能源车充电量占据成都市全天用电量的比例为8.3%,占比确实不低,但这种极端情况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02电池发展多元化

目前,在全球“双碳”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电池作为提供给新能源汽车动力的焦点部件,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电池的发展也经历了多个阶段,2015年前,磷酸铁锂电池是主流厂商的选择;2017年前后,三元锂电池成为市场主流;2021年以来,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再度成为市场主流。目前,或者说未来5到10年的电池行业的“主力军”是以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等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同时电池行业也以氢燃料等新电池技术为切入点,丰富电池能源种类。未来,还将以固态、钠离子等众多新兴电池技术来丰富电池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北京也在2021年底推行了搭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能出行”示范项目。那从这个点来讲的话,即便是后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陆续增加,随着氢能等清洁能源和电池行业的发展,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以及用户的需求。

03新能源是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转型发展,走向“清洁”、“低碳”是必然的趋势。目前,国家已经将V2G(车辆到电网)技术作为重点写入新能源产业规划,将来电动车可以反向给电网输送电力。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技术公司副总经理屈宪军提到:“全国目前电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且它们每一辆车都相当于一个小的移动储能电站,未来既可以充电,也可反向送电。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电力海绵”,需要电的时候还可以挤一点出来,这点其实我们从去年郑州特大洪水事件中可以看出,在停水停电的情况下,就有不少电动车主用自家爱车的送电功能,给一些通信设备充电等等。”与此同时,2022年8月19日,我们国家已经确定将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税政策延到年底,这是不是意味着国家战略上是十分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且近年来,我国石油资源紧张,大力发展电动车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的局势。

总而言之,短期来看,电动车确实存在不便利的地方,例如充电焦虑、续航焦虑。但长期来看,目前全球的车企都将继续加大在纯电领域的研发投入。那随着新能源发电产业与清洁能源的发展,可以弥补新能源汽车用电量的进一步增长。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