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电动时代“双车战略”救不了大众、丰田、本田

撰文|宋雨婷  

过去因外资投资限制,使得早年间进入中国车市的国外车企必须采用与中国企业合资的形式来进行汽车的生产销售。要知道中国地大、人多,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很多企业选择布局两家合资公司,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这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大众丰田本田。  

“双车战略”

而在进入消费市场之前,同一品牌的两家合资公司就开始了从车型到价位竞争,“双车战略”由此诞生。  

对于品牌而言,“双车战略”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两家合资车企为了对车型进行区分,会进行差异化生产,以便带来更多的销量以及更大的知名度。  

对于国内的消费者而言,厂家在市场中投放更多的车型自然是一件好事,毕竟有竞争才有进步,同样的价位里,可选的车型越多,也就能避免某一品牌出现垄断市场的现象,买到更具性价比的好车的概率提升。  

英国汽车网站autoexpress曾有一篇文章,在描述大众与本田在中国的双车战略时,表达了对中国消费者的羡慕: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你都可以买到造型不同的本田HR-V和Accord,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的消费者都永远不可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确实,“双车战略”在制造、服务、外形、配置等方面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如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分别推出的朗逸宝来;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分别推出的皓影和CR-V;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分别推出的威兰达RAV4荣放。  

威兰达和RAV4荣放  

而“双车”带来的压力也会让其他厂商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推助了中国车市更加成熟。  

转型难  

如今中国车市,正在向数字化时代转变,新能源车型已经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势力造车,消费者的选择也变得多样化,积极转型的传统车企们,也顺势将“双车战略”带到了新的市场,比如,大众ID.系列、本田e:N系列、丰田bZ4X等车型。  

但从销量数据来看,这些车型总是遮遮掩掩,几乎是“差生”般的存在,比如说最早进行双车投放的车企大众,旗下燃油车系销量很能打,但新能源ID系列的销量却持续低迷。  

今年5月,国内新能源车产销双双超过40万辆,同比增长110%,新能源乘用车市占率达到24%;1-5月,新能源车产销超过200万辆,全年有望实现产销500万辆。  

但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5月,一汽-大众ID.4.CROZZ月销量仅3377辆,作为大众整个ID系列的“销量王”,仅在新能源SUV销量排行榜上位列11名,在新能源销量总榜排第33位,其它ID车型则更显冷清。  

上汽大众ID.4X以1957辆在新能源销量总榜排在42位,ID.6.CROZZ以1633辆排名51位,ID.3只有822辆排在第73位,ID.6X以721辆排名80位。  

而被本田中国寄予厚望,4月底刚刚上市的东风本田e:NS1,更是没有直观的销量数据。  

但根据本田中国公布的5月份最新销量数据来看,本田5月在华终端销量为89083辆,同比下降30.8%。其中,东风本田5月销量为36440辆,同比下滑45.07%,成绩略显尴尬,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压缩。  

丰田的遭遇更加尴尬,作为全新bZ纯电系列的首款车型,bZ4X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丰田纯电功力的试金石。但是本应在6月17日上市的广汽丰田bZ4X,却在发布会开始前两小时突然宣布暂缓。虽然官方给出的原因是近期供应链出现不确定性。但还是有很多爆料称此次新车在最新一轮的测试中,电池出现了问题。  

与此同时,bZ4X在海外因轮圈螺栓松动问题启动了召回。目前,该车发生部件脱落的原因仍在调查中。  

尽管此次召回风波不涉及中国市场,但也引起了一定的舆论。但丰田方面表示,为了确保给中国消费者提供安全、安心的产品,我们也在仔细调查相关情况,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在查明缘由前,这些车辆都将不被允许上路。  

可以看出,在电动车时代,品牌不再吃香,合资老牌车企多年以来积累的竞争优势,顷刻间荡然无存。即使强大如大众、丰田、本田,要跳出传统转身电动化,也不是那么容易。【iDailycar】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