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诸多日系品牌相继陨落,究竟问题何在?

入华十六载,讴歌已不是第一次被曝出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了,而这一次基本是板上钉钉,因为传出消息的是北京唯一一家广汽4S店——金港店。目前它们已经宣布正式停止销售,而的其余4家展厅,也只是逐步消化去年的库存车,并不再向厂家预定新车。销售人员还表示,广汽的工厂目前已经停产。

其实在2021年,就相继停止了国内进口车和轿车业务,并且广汽全年只交出了6554辆的答卷,同比下滑45.05%。所以即便不退出,它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尤其是在芯片短缺的节骨眼儿上,主动退让或许更体面些。

作为本田汽车旗下的高端汽车品牌,凭借着技术的背书、以及性价比,在北美市场一直颇受好评。2021年美国新车销量数据显示,品牌总销量为157,408辆,同比增长14.9%,销量稳居美国豪华车市场前五强,甚至超过了凯迪拉克林肯,可以说风光无限。但在中国市场,却是另外一番景色。

时间拉回到2006年,当时的用一部微电影,宣告自己正式进军国内!整个创意在当时是极少见的宣传方式,并且电影的主角也是当红花旦——刘德华。而这一举动,成功的为带来了不错的反响。

2008这一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106.7%,2898台的全年销量比当年的2500台预期目标高出了不少。到了2009年,颇具个性、时尚感、精致感的,销量一度攀升到了3400台,全国经销商数量也扩展到了25家,展现出了不俗的潜力。

但实际上,在2008年的那次汽车消费税政策调整之后,的一次骚操作彻底让消费者们寒了心。本应按照正常幅度上调售价,却顺势涨价20%-30%。以MDX为例,整车售价从67万升至80万,09款讴歌TL在换装了3.5L发动机之后,价格直接从43万飙升至58万元。

面对着新的政策和BBA的围剿,却迟迟没有采取应对方式,反观同样来自日本的英菲尼迪雷克萨斯,积极地进行着本土化的进程。而沃尔沃等二线豪华品牌,各级别的车型不仅售价稍低,真实的优惠力度也更大,实际上就与BBA存在了错位竞争关系,这一点在上缺乏体现。

同时,无论是BBA,还是上述的这些二线豪华品牌,它们不仅在国内推出了多款SUV车型,轿车也是遍地开花,不论市场需求怎样变换,总能有一款车成为销量支柱。而仅有两款SUV的广汽,产品线过于单一,更新迭代速度也很慢。

走到退市这一步,除了定价过高和产品线过于单一,再就是和广汽的营销方式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个豪华品牌,广汽并没有突出其优势所在,反而直接套用上面的那一套思维,给消费者灌输是更高级的。这一点,就和主打的“进口身份和匠人精神”形成了鲜明对比。

所以,不愿意“入乡随俗”,不去贴合中国人的理念及需求,并且在营销没有做起来的情况下,还要谈什么豪华品牌溢价!您这不就是“作”吗?

同样销量惨淡的它们,又能否吸取教训?

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到东风雷诺解散,再到关店退市,市场淘汰赛的火苗烧进了合资品牌,那么,下一个会是谁?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日系三剑客”——马自达三菱

英菲尼迪

315晚会被视为各行各业的噩梦,今年虽然没有涉及汽车行业。但在2021年央视315晚会上,因变速箱故障频发遭到曝光。并且在售后处理上,显然没感受到315的震慑力,竟然要挟用户签一份“保密协议”,不得向媒体或通过其他手段发布相应问题,才能给车主延长质保!所以,同属日系豪华品牌的,和可谓是一对“难兄难弟”,但这又怪得了谁,还不是自食其果。

回归到品牌及营销层面,我们仿佛能在身上看到些许的影子。在14和15年相继上市了Q50L和QX50两款国产车型之后,再无新产品投放中国市场。直至21年12月,沉寂数年的它才推出一款全新的国产化车型——全新QX60,但为时已晚,并且售价区间高达40-60万,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最终,2021年销量仅为8696辆,以同比下滑66.2%结局草草收尾。

产品导入节奏过慢只是原因之一,在销量出现滑坡后,中外合资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整个合资公司对于利益的分配存在着诸多分歧。直到今年初,汽车宣布将“降级”为日产旗下品牌,纳入的管理体系,与启辰品牌并列。此举也是想利用在研发、制造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为注入新的生机。但在今年1月份以1300台的销量高调亮相后,2月份销量便降至477辆,真是有点惨不忍睹。

多年的沉寂和发展动作迟缓,令错过了燃油车时代最后的机会窗口,在如今各家大踏步的进行产品转型阶段,QX60还有多少机会不得而知,仅通过一款中大型SUV难以吹响品牌反击的号角,对于来说,需要更多的组合拳来站稳市场。

马自达

先给大家讲个笑话:宣布自己将转型为豪华品牌。

论情怀,的故事很多,不过今天我们既不谈“转子绝唱RX8”,也不谈高桥凉介的FC。因为它们和中国消费者从未有缘,许多人对的记忆还停留在“马6”和“马3”的时代,但不得不承认,凭借独特的美学设计以及惊艳的操控性能,成功征服过一部分中国消费者。

“马6”更是被称为经典中的经典,出色的底盘调教,优秀的操控表现,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东瀛宝马”,一度让一汽攀登到了巅峰。而在马6上市之后的五年期间,从未有过更新换代的车型发布,直到2009年才推出换代车型,2014年推出阿特兹。在产品本就匮乏的情况下,又先后停产了4款车型,进一步加剧了的经营困难。

直到去年8月30日,官方发布了最后一篇推文“没错,这是我们最后一篇推送了”,正式宣布退出中国汽车的历史舞台,后续由长安接盘。

纵观近几年的,在华销量已经实现了五连跌。2021年的在华销量为18.39万辆,同比下跌14.3%。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2月销量为8047辆,同比下滑23.8%,环比下滑58.1%。销量支柱昂克赛拉仅仅只卖了5000多台,主推的SUV产品CX-5也仅有2000多台的销量。南北官宣合并已有半年,让人诧异的是,合并之后的它非但没有实现“1+1≥2”,销量还直线走低,甚至接近“1+1=1”。

难道真如高层所说:只要世界上有2%的人喜欢就足够了。这样的定位确实符合一个豪华品牌的调性,但如果您没有真材实料来打动用户的心,没有品牌溢价作为支撑,先不说您能否做成豪华品牌,能否留住那可怜的2%用户都是未知数!

三菱

近年来,汽车在国内的表现可谓是节节败退。先是“抛弃”东南汽车,将重心放在广汽,然而后者并未如预期那样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是处境艰难。从去年的上海车展就能看出,不管是在媒体日、还是观众日,广汽的展台都是整个车展最落寞、最孤寂的展台之一。

这也并非没有原因,走进广汽展台,依然是大家熟知的劲炫欧蓝德奕歌,早已没有了新鲜感。在线下,广汽的存在感也是渐行渐远,哪怕是“大尺度”的降价,也难以挽回消费者的心。

靠着这三辆车,广汽2021年全年销量为6.6万辆,同比下降11.99%。而以平行进口形式引进的帕杰罗,虽然可靠性有口皆碑,但实际上却无人问津。而它的耐久性,是靠16年不换代、不增加新的技术换来的,甚至懒到连外观都不舍得大幅改动。销量支柱也是接近10年不换代,或许这就是“传承经典”、“拉力精神”?好吧,或许是我格局小了!

归根结底,广汽和广汽有许多相似之处,产品力弱、新品少、更新换代缓慢,就是它退出倒计时的催化剂。

随着又一个海外品牌在国内落幕,这再一次说明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需求开始趋于理性,追求品质的同时不再盲从花哨的设计,国内汽车市场逐步来到优胜劣汰的时代。无论是进口、合资还是自主,又或者是新造车势力,谁也不能高枕无忧。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