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都是日系混动,本田i-MMD与日产e-POWER谁好用?

在目前的混动领域,丰田THS混动系统除了初段加速有点柔和外,在油耗、耐用性方面几乎没有弱点。如今,随着日产e-Power混动技术的发布,“日系三剑客”的混动阵容基本成型。鉴于本田i-MMD混动与e-POWER混动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在今天,我们就放在一起来聊,并且顺便探讨一下两者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聊聊增程式技术

在2021年,搭载增程式技术的理想ONE可谓是“大杀四方”。而在解读i-MMD与e-POWER混动技术前,笔者先和大家聊聊增程式技术。至于原因嘛,我先买个关子,后面大家会明白的。

增程式技术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

其基础的结构,由燃油增程器、大容量驱动电池、驱动电机、发电机和逆变器组成。

在工作工程中,车轮完全是由电机驱动。而在电池电量充足时,可以完全由驱动电池供电,燃油增程器就在一边休息。

而在驱动电池电量较低的时候,燃油增程器启动并且带动发电机,发电机发出来的电能经过逆变器再给驱动电池充电。而驱动电池,则处于一边充电、一边放电的工况。

 

日产e-POWER技术,其实与增程式有一些类似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e-POWER混动技术看作是一种比较“奇葩”的增程式混动模式。

e-POWER的原理中,燃油发动机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为电池发电。而车轮,完全是由驱动电机带动的。(电机还是由电池供电)

相比于传统的增程式车型,e-POWER的电池容量很小,以轩逸e-POWER车型为例,其驱动电池容量仅为2kWh。在车辆运动过程中,依然是发动机在电池没电时启动充电、电池电量充足时待在一边休息的模式。

而且,e-POWER技术,也不用像增程式车型那样外接充电。完全依靠发动机的运行,就足以带动电机驱动车轮。

在效率方面,e-POWER车型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可以降低至4L以内。

而这套系统之所以如此节油,还得归功于热效率高达43%的1.2L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这台发动机由于不与车轮直接相连,可以在发电时,尽快达到最高热效率区间,确保充电速度的同时,其油耗也不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e-POWER技术完全是依靠电力来驱动车轮。

根据电动机的特性,车速越高能耗也就越高。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启动次数明显提升。所以,在高速工况下,搭载e-POWER技术的车型油耗也会相应升高。

 

本田i-MMD,算是日产e-POWER的进化体

i-MMD混动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无论是低速工况还是高速工况,都比较省油。笔者有一次驾驶雅阁的混动版车型,从成都出发,全程跑高速到西宁,其间的综合油耗仅为4.5L/100Km。而且在高速上,整体的动力储备也比较出色。

其实,i-MMD混动系统的原理,可以看做是在e-POWER混动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发动机与车轮的直连模式。

在中低速工况下,发动机虽然会启动,但是不会直接与车轮连接,而是起到发电的作用。而在高速工况时,用电机驱动的话,比较费电;而此时发动机会通过一组离合器与车轮连接,直驱车轮。

在发动机直驱模式下,相当于手动挡或者自动挡的车型以高挡位巡航。而即便是电机不参与驱动,此时由于发动机处于高效率区间内运行,其油耗也是很低的。所以综合来看,i-MMD混动系统,相当于在电机或者燃油机的高效率区间内运行,避开了两者的“低效区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e-POWER混动或者THS混动,的i-MMD混动由于存在一组离合器,所以在动力切换的过程中,离合器的耦合断开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磨损,并且产生一些顿挫。

而且在目前,很多搭载搭载i-MMD混动系统的车型,都把曾经的湿式离合器换成了干式离合器,其耐久性与稳定性可能会下降。但即便是离合器失效,也可以正常驾驶,只不过高速行驶时油耗会高一些而已。

 

写在最后:

综合来开,无论是e-POWER还是i-MMD,它们都并不算是完美,或者说优点与缺点并存。

e-POWER由于是纯电驱,所以行驶品质好,而且结构简单、耐久性不错,但高速行驶时油耗会增加;的i-MMD混动系统无论是在低速还是高速工况,都能带来不错的油耗经济性表现,但是行驶质感和稳定性不如。如果大家有混动车需求的话,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购买。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