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小鹏汽车违法采集人脸照片 用于日常经营

  • 作者: AutoStar
  • 2021-12-15 19:32
  • 520

12月14日,一条“小鹏汽车6个月内采集43万张顾客人脸照片”而登上热搜。而Star先生我在看到这条热搜的时候,脑海里第一印象就是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就曝光了一些商家非法获取消费者人脸信息,其中就有宝马授权的经销商。时隔半年之久,被爆出6个月内采集43万张顾客人脸照片,也就是说在今年央视315曝光商家违法收集个人信息之后,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采集人脸信息违法,而且这种违法采集个人信息行为一直存在,真的是“膨胀”了。


被罚10万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示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显示:“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于今年1月至6月,共采集上传人脸照片431623张。该行为未经消费者同意,也无明示、告知消费者收集、使用目的,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这一行为,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予以罚款10万元。方面对于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被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万元表示:完全服从,深刻反省。

误采购+已下架 谁能信服

对于此事件,则表示区域门店采用的人脸摄像识别设备,是“因区域的门店对相关法律条款的不熟悉,误采购并使用了违反了相关法律条款的第三方供应商(悠洛客)的产品。该门店在3月18日市监局检查之前,就已撤下所有的采集设备。人脸数据由第三方软件提供商收集和分析,数据已经全部删除。”而对于6个月内采集上传43万张人脸照片,表示不存在泄露或违法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仅通过客流到访量等非个人关联的数字数据作为经营状况的参考。长达6个月的人脸数据信息采集和分析,并且有了2021年315 曝光人脸识别摄像头这一事件在前,用“误采购”+3月18日前已经撤下采集设备来解释,似乎没有太高的可信度。对于消费者担心信息泄露的问题,则表示关于违法采集的信息只是表示内部经营使用并未泄露,一面之词,也难以让人信服。

人脸识别设备或助力销量

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表示于2019年向第三方供应商(悠洛客)付款购买的人脸识别摄像设备,该设备主要是安装在旗下门店用于采集消费者的面部识别数据。通过数据上传识别后,对门店的客流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进店人数统计、男女比例、年龄分析等等。当然,这些数据信息的分析结果会作为日常运营的参考,更有利于销售顾问精准的把握客户需求。则让人不仅联想到在今年11月,更是凭借15613辆的交付量夺得了新能源汽车月度销冠,比“老大哥”蔚来足足多出了4735辆。人脸识别摄像设备在推动销量增加的路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就对人脸识别摄像头非法采集信息进行了曝光,旗下的经销商就涉及其中。而此次采用的第三方供应商悠洛客已经在今年315晚会上曝光违规收集人脸信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经销商和第三方供应商明知收集人脸信息是违法行为,却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触碰呢?如果不是这次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出了行政处罚单,的经销门店是否还会存在侥幸心理,继续利用人脸识别的大数据信息来帮助分析和提升客户的成交率呢?

在网页上搜索人脸识别摄像头,会看到打出“20%顾客决定了80%的销售额,会员识别系统帮你锁定关键顾客”的广告,识别客户面部信息再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的喜好,有利于促进销量的增加,对于销售性质的企业来说何乐而不为呢?更甚至还可以将不欢迎的顾客(比如记者),在后台拉入黑名单,对于销售性质的企业来说更加有助于日常经营。对于科技公司来说,以提供人脸识别系统给到企业作为盈利,而企业利用人脸识别系统提升日常经营质量,对于这两方来说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当然,这个双赢是以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为前提。

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在大数据化的当下,都说数据不会骗人,数据可能比你自己还要了解自己。从而也催生了一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项目,但是作为企业,其身上承担的社会责任感更重。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