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小鹏因“人脸识别”被罚10万,个人隐私何时能被广泛重视?

近日,小鹏汽车因在门店使用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被上海市徐汇区市监局罚款10万元。

具体来说,就是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从2019年开始,花费17.38万元向第三方公司购入22台摄像设备(包括软件和硬件),并将这些设备装到旗下5个直营店及2个加盟店,2021年上半年,这些设备共采集了多达431623张的人脸照片。

在遭到曝光之后,小鹏官方立即对此事进行了回应,称由于对相关法律条款不熟悉导致误采购此类产品,对此处罚完全服从并深刻反省。同时,小鹏进一步解释称,采集到的数据仅用于公司经营数据参考,不存在泄漏和违法使用的情况,事后也及时进行了删除

小鹏及时认错的态度固然不错,但大众对隐私问题越来越敏感。特别是随着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个人隐私也成为各个行业都会遇到的普遍问题。自2018年,李彦宏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发表了那番“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方便”言论之后,这位以技术打造百度帝国的掌门人恐怕也没想到,隐私问题成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今年“315晚会”上,因为人脸识别摄像头而被曝光的科勒卫浴,更是堂而皇之地将摄像头安装在门店,记录顾客的光临的次数和时间,以及去了哪些门店。而除了科勒卫浴,宝马、MaxMara、万店掌等企业违规采集人脸信息也遭到曝光。可见,不管是汽车行业还是别的领域,个人隐私都是消费者需要特别留意的重要问题之一。

11月,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从法律上规范个人隐私不被非法侵占,是必不可少的举措,但目前国内侵权现象泛滥,如果组织或个人能够随意购买拥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是否也会对他人权益造成潜在危害呢?如果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那么对这一功能的软硬件必然也要实施管控手段,否则人们的隐私将成为非常棘手的麻烦。

标签: 小鹏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