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F1赛车致胜的关键 着火的刹车盘如何炼成?

《纽约百车汇》:感受异国汽车文化,分享海外用车生活,青芒签约作者,在纽约,在长岛,有这么一群年轻人,我们爱车,我们玩车,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我们经营着自己的故事,“百车汇”我们响亮的名字,我们以车 的名义为华人服务,我们以文字输出对于车的热情,二手车买卖只是我们沟通的桥梁,而车文化正在渗透其中。

1.jpg刹车系统对于任何赛车比赛来说都是取得获胜至关重要的因素。我是所有F1方程式晚刹手中最晚一个刹车的人,但是你在每一个弯道时候都要控制好力度和程序。如果你在自己车辆的上都没有自信,那你就不可能在每一个区挑战轮胎宝斯和失去动力的潜在可能,如果你把弄坏了,你就出局了……” -来自Lewis Hamilton在2013年因故障导致爆胎退赛后的发言。

2.jpg

方程式赛车比赛中,每站大奖赛中赛车的平均时速都至少达到230km/h。而每站赛事车辆要重复驾驶至少30圈,一场比赛的至少使用上千次。要想在每一个弯道都能保障方程式赛车的性能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不论是刹车片的磨损还是盘的散热都会对赛车的性能起着非常决定性的因素。

3.jpg

从理论上将,方程式赛车的与民用车完全一致,全都采用盘(碟)式。但是方程式赛车为了达到高散热性能和轻量化的目的,为盘的加工生产选用了高性能的材料和精密的加工工艺。与民用车类似,方程式赛车的盘大多数由业内顶尖企业代工完成,Hitco, Brembo以及Carbon Industries都是世界一流的生产研发商。

4.jpg

在各方程式车队在不断投入资金研发升级的同时,方程式组委会与2014年赛季开始对赛车的的要求和技术升级进行了方案整改,全新的“Brake Line”线系统与全新的1.6L V6涡轮增压系统同时推出在新赛季要求上。

5.jpg而由FIA组委会2014年提出的“”要求了参赛每部方程式赛车上的赛车系统必须由前后两套独立的构成,目的是在一套失灵的情况下,赛车仍能依靠另一套进行减速。而全新的“Brake by Wire”的的出现,让方程式赛车可以回收赛车的动力以及的动能。

6.jpg

"Brake by Wire"系统允许后轮的每个可以每圈可以回收2兆焦耳的动能,这也就意味着每台方程式赛车每圈可以回收4兆焦耳的动力,这相当于每圈能获得33秒额外的160匹马力的推动动力。这个后轮所搭载的动能回收系统就是KERS(Kinetic Energy Recovery System)系统。

7.jpg

当然,这一期内容并不是介绍KERS系统的。说到方程式赛车的,不得不提到卡钳,盘以及

卡钳

8.jpg

方程式赛车的卡钳的制作生产非常复杂,每一个卡钳的生产周期至少要40小时。现在方程式赛车所使用的铝锻造制整体式卡钳的尺寸相对于以前更大,每个卡钳的重量相对增加了额外的300克,跑车所采用的活塞卡钳单个重量达到了5kg,而方程式赛车所使用的锻造卡钳仅为1.5-2kg。

9.jpg

首席技师Pellegrini指出:“不同的方程式车队和车手有着不同的习惯,每支车队都有为各自赛车专门设计的前后轮卡钳,安装位置以及卡钳尺寸重量选择。软硬的选择也会影响到的效果,根据不同赛道和车手的驾驶习调节踏板行程以及踏板硬度,配上合适的是车队战术很重要的一点。

0.jpg由于在赛车时,60%的作用力都在前轴上,部分方程式赛车所使用的 Carbon Ceramic碳陶瓷合成盘已经从28mm的厚度提升到了32mm。为了更好地配合和安装“Brake by Wire”,赛车后轮的盘在厚度和直径上缩减了7%左右。

11.jpg

方程式赛车所使用的碳陶盘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200摄氏度(接近岩浆的温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盘的通风散热效果,盘侧面的排气孔已经从2005年的100个孔升级到2017年的1400个孔。当然,根据不同赛道,选择不同型号和功能的盘也是车队战术中的一点。

12.jpg

方程式赛车所使用的碳陶盘的生产周期约为5-6个月,而家用轿车使用的铸铁盘只需要24小时即可生产下线。方程式碳陶盘的重量也仅为1-1.2kg。由于激烈驾驶和高强度使用,一套碳陶盘的使用说明仅为1200km,几乎平均每两场比赛就要更换碳陶盘。而更换一片碳陶刹盘的费用也至少要3000美元……

13.jpg

为了给最高时速可以搞到360km/h的赛车在赛道上安全比赛,6卡钳能够通过方程式赛车的碳陶盘提供高达5顿的压力。为了提高的性能,2017年全新的配到也相对于去年加宽了2mm。

14.jpg

方程式赛车所使用的单个仅重200克,盘之间的摩擦系数高达0.7-0.9(量产摩擦系数为0.4左右)。的温度与盘一样能高达1200摄氏度,高强度使用和高温情况下的操作使得每一片皮仅能使用800km就要进行更换。

降温系统

15.jpg

“The size of the air ducts used to cool the brakes is strictly controlled and they must not protrude beyond the wheels. The use of liquid to cool the brakes is forbidden.” FIA关于方程式赛车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不允许使用任何液体主动冷却,而用于为进行降温的导流设计也受到了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降低超过1000摄氏度的高温和保障方程式赛车的性能,所配备的高强度强制进风导流通道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6.jpg

当然,方程式赛车的仅仅靠盘本身通风口的散热性能,完全不足以降低高达1200度的高温。利用设工程师在安装的强制进气冷却系统能够帮助盘和的温度稳定在400摄氏度左右,保障赛车的性能在反复高强度操作性稳定工作。

17.jpg

方程式赛事之所以迷人,不仅是因为其速度给我们带来的激情,更多的是各车队在日益严苛的FIA赛事要求下,重金开发研制出出的各项赛车顶级科技和技术,为后期的民用车和市场做铺垫。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