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吉利与沃尔沃的务实合并方案——合而不并

吉利汽车和沃尔沃的合并方案,从整体合并走向只在业务领域进行合并。


2月24日晚,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将在保持各自现有独立公司结构的基础上,与进行业务合并及合作。

 


合并只在业务领域,并不涉及资本市场,强调相对独立下的协同效应,这与去年双方探讨整体合并的思路有些不同。

 

2020年2月10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管理层正在与汽车的管理层进行初步讨论,以探讨通过两家公司的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可能性,并将保留吉利、领克及极星每个品牌的独特性,合并后的业务拟于中国香港及斯德哥尔摩上市。

 

新的合并方案在保持现有独立公司架构基础上,双方合并只在业务领域,吉利汽车和认为此举是双方达成的最佳合并方案。

 

各自独立


“最佳方案”更多是沿着之前双方合作的方向在发展,既让吉利汽车与双方保持足够的独立性,同时继续拓展合作领域,业务领域的合并包括在动力总成、三电技术、高度自动驾驶等业务领域进行合并和协作。

 

这也意味着双方原来想要实现的整体合并将中止,那为什么双方都认为这才是“最佳方案”?



“业务领域的合并,对已经在传统能源领域尝到甜头的吉利来说,双方动力总成合并是一件好事,大概率会让吉利的产品和销量再上一个台阶;对来说,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平稳转型。”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在接受《汽车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不涉及资本层面的合并,对于吉利而言,不会对吉利回归科创板带来影响,也有可能实现独立IPO,这对双方的现有利益相关方和潜在投资者都不会产生影响。

 

具体来看,在动力总成业务合并上,双方将以股权合并形式成立新的合资公司,重点开发新一代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和高效内燃发动机,新公司开发的产品除了搭载在、吉利品牌上,还向第三方汽车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该公司计划在年底之前投入运营。

 

“动力总成的合并是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事情,这项工作已经启动,将会在年底完成。”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双方在目前共享SEA浩瀚、SPA2电动车架构基础上,已经启动下一代纯电专属模块化架构的联合开发,实现核心技术成果的共享和规模化优势,该架构将由、吉利、和极星品牌共享。

 

去年9月,吉利汽车对外发布耗时4年时间打造的SEA浩瀚架构,现在已有9个品牌开始全面使用,16个车型在全面的开发中。下一代可扩展模块架构SPA2的新车,在2022年才开始量产。

 

在目前共享SEA浩瀚、SPA2电动车架构基础上,吉利汽车为何还要与联合开发新的纯电专属模块化架构?

 

对此,安聪慧表示,吉利汽车与的合作要考虑未来的智能电动的发展,更加有竞争力的未来5年之后、10年之后的一个产品的规划和实施。在他看来,今年初,吉利控股相继与百度、富士康、腾讯、瑞士区块链技术公司等签署合作协议,这些都是为了未来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吉利与双方开发的下一代纯电专属模块化架构,能够更进一步地引领行业。

 

“虽然现在吉利和在SEA浩瀚、SPA2电动车架构上实现了共享,但目前双方在新能源领域并无太多建树。”任万付对此举的看法是,双方都在不断加码在电气化领域的研发投入,开发新的架构是双方共同面临的课题,进行合并开发也就顺理成章了。

 

此外,吉利和还将在三电和智能网联方面实现技术共享,共用电池包和电驱系统,并通过联合采购降低成本,这将进一步增强吉利汽车新能源研发实力,为吉利汽车成为一家新四化汽车公司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双方将基于各自已有的研发成果和经验,由汽车旗下自动驾驶软件技术开发公司Zenseact牵头,共同开发全球领先的高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去年成立的Zenseact,专注于自动驾驶和主动安全软件的开发,Zenseact首批交付的软件将应用于下一代可扩展模块架构SPA2。

 

在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上,由双方合资打造的汽车已于去年底正式进军欧洲市场,未来的海外渠道资源将会被汽车充分利用,逐步服务于全球用户。

 

对于外界讨论的双方不在股权层面进行合并,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桂生悦给出了解释,早期双方控股股东、董事会和投资者普遍认为,一旦两家公司合并,可能出现股权稀释,有集资负担。当此次合并方案提出之后,打消了各方的担忧,不会对吉利汽车回归A股带来影响。

 

极有可能在未来独立IPO。汽车集团CEO、总裁汉肯·塞缪尔森表示,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现在正在推进广泛的变革,未来可能有机会去接触资本市场。

 

新的合并方案没能让吉利和车成为同一个集团公司,但是实现业务整合的最大价值,提升规模效应,以此降低成本;更加重要的是,吉利与的深度合作,是吉利在电动化布局中关键的一步,双方在汽车新四化上达成共识,发挥各自优势,深度合作创造“双赢”局面。

 

共赴下一个十年


吉利和联手走过了燃油车的黄金十年。收购十年来,吉利汽车年销量从33万辆增至2020年的132万辆,连续四年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并成为首个实现乘用车产销突破千万辆的自主品牌车企。对汽车而言,在被吉利并购的第二年便摆脱亏损,全球销量从33.48万辆增长至2020年66.2万辆,中国成为其最大的单一市场。


 

收购不等于合并。在收购后,的技术和销售渠道没有完全与吉利共享,由于专利的问题,吉利并不能直接将的技术为吉利所用,独立于吉利运行。此次双方合并的基本原则与十年前的情况不同,双发在动力总成业务成立新的合资公司,新的动力系统和纯电专属模块化架构能够在吉利汽车、以及双方其他品牌之间形成协同共享,尤其是在电气化领域。

 

在当下汽车新四化的变革时期,吉利和都到了不小的困难。2020年,吉利汽车销量为132.02万辆,但其新能源车型销量为6.8万辆,占比仅约5.2%,与早期规划的2020年新能源占比达总销量的90%相差甚远;的首款纯电动车型XC40纯电版去年11月才上市,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慢于主流合资品牌。


如何开启新十年?吉利和都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暂且落后,大家对此次合并重组也就格外期待。


前不久,吉利汽车公布“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 一方面将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小排量节能汽车;另一方面将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的转型计划更为激进,根据“2025全面电气化战略”,2025年全球销量的50%将来自纯电车型,2030年更是完全转型为纯电品牌。

 

双方在此时进行业务合并,一是可以集中各自优势向智能电动化领域发力,实现核心技术成果的共享和规模化优势,这是面向下一个十年的关键;二是如果顺利按照转型计划推进,留给吉利“继承”传统燃油车技术的时间不多了。


为推进此次合作,吉利汽车与还将建立全新协调管理机制,确保各合作项目高效顺利开展。 




“ 此次吉利汽车与汽车进一步整合业务,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协同关系,能达到最佳合并效果。”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看来,全球汽车产业正在面临深刻变革,必须寻求开放协同,合纵连横,通过此次合并打造两家更加强大的公司,才能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标签: 沃尔沃 方案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