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国产芯片水平如何 主机厂纷纷布局的“风险”谁知道

近期,全球芯片短缺导致大量智能产品纷纷延迟生产,就连汽车业都陷入了窘态。不知“缺芯”这一事件还将延续多久,不过从近期国内车企的投资来看,似乎很看好芯片制造,不过看上去依旧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国内车企的“芯”投资

汽车芯片短缺预计将导致今年一季度汽车减产100万辆,预计芯片缺货状态将延续至今年第三季度。

受此影响,有几家车企开始将目光投向芯片制造领域。2月22日,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获悉,上汽乘用车与智能芯片企业地平线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上汽乘用车将为智能网联技术研发提供业务场景和大数据支持,地平线则着重在“芯片+算法+工具链”等方面,为其提供高级辅助驾驶(ADAS)、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联合打造可持续进化的智能汽车。

不仅如此,2月2日,长城汽车内部人士透露,长城汽车将战略投资国内知名汽车智能芯片创业公司地平线,双方同样在高级辅助驾驶(ADAS)、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方向展开重点合作。

不论是长城还是上汽乘用车,两者的出发点都是希望拥有自身的芯片技术,不过从当前的芯片研发过程上来说,芯片技术目前并不能直接供给企业,投资也仅限于芯片设计的上游领域。短期内,并无法解决芯片短缺的产能问题。不过,企业提前布局,从长远角度上来说确实有理,长城和上汽乘用车“提前布局”犹未为晚。

国内的“芯片”现状如何

近日受日本7.3级强震、美国德州寒潮等环境因素影响,汽车芯片产业或将继续受到影响。入局芯片领域的中国车企除了长城和上汽乘用车之外,此前早已有车企进行布局。

车企中,布局较早的是比亚迪。在2005年,就组建了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芯片的研发团队,时至今日,的IGBT芯片已经更新到第四代,月产能达到5万片,2019年在国内车规级IGBT模组市场份额达18%,其估值也从75亿涨到300亿元。

自去年伊始,北汽和吉利汽车也在芯片领域开始着手布局。其中北汽在去年5月份与Imagination集团、翠微股份共同成立了北京核芯达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将主攻自动驾驶的应用处理器和面向智能座舱的语音交互芯片的研发。

吉利在2020年10月由控股的亿咖通科技与Arm中国共同合作,围绕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芯片领域,成立了芯擎科技公司。同时自身也在布局芯片研发工作。

与此同时,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的芯片研发计划同样于去年10月伊始。

有业内人士表示,“芯片业有自己的自然周期,真正一款芯片生产出来,一般情况下可以展望六年,三年研发周期,三年使用周期。”

从整个芯片制造和研发的周期性来看,除了,众多车企在整个汽车芯片和自动驾驶芯片领域中暂时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来看,如果产品得不到市场认可,那么依旧处于“纸上谈兵”的窘状,地平线也好,其他芯片也罢,谁能真正将产品落地,销量屡创新高并不断进行产品体验升级,才是最终出路。不知研究了许久的地平线,是否已做好了准备,众多车企布局时,是否认识到了这一点。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