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小米再不造车就晚了!年轻人的第一台车,终于要来了?

  • 作者: 王笑渔
  • 2021-02-21 11:37
  • 10.47万

小米又双叒传闻造车了,但这次可能是真的。

2月19日,有媒体报道,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一位知情人士称,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

其实,小米造车这事并不奇怪。纵观几大智能手机巨头,三星在动力电池领域叱咤已久,苹果、华为都已经公开杀入汽车领域。作为全球手机销量“老四”的小米,必然不会放弃下一代智能终端的争夺战。

从另一方面来看,做搜索的百度、做电视的乐视、做房地产的恒大全都来造车了。小米汽车再不出来,真的就晚了。

一、苹果华为都来了,小米还远吗?

2013年,小米创始人雷军两次远赴美国,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见面,当时他就得出一个结论:“从智能程度看,Tesla跟其他汽车的设计思维和功能服务实现水平对比,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单机本地运算的代差表现。”

要知道,2014年才进入中国,雷军必然是最早接触到电动汽车,或者说智能汽车的互联网大佬。回来以后,看到发展趋势的雷军并没有自己下场造车,而是“让别人替自己去造车”。

雷军有一家风险投资机构叫顺为资本,取自顺势而为。2015年蔚来汽车成立之时,顺为资本是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此外,顺为资本还投资了小鹏汽车的A1轮和C轮,小米集团也向战略投资了5000万美元。

从投资车企开始,小米造车的传闻就时不时的传出。而小米也借势推出过平衡车、脚踏车、卡丁车,但就是不造汽车。比如,九号卡丁车Pro兰博基尼汽车定制版、F1车队梅赛德斯-AMG Petronas联动款的小米电动滑板车Pro 2。

在《晚点 LatePost》的爆料中,一位接近雷军的人士表示:“时间点让他(雷军)下定决心”。这个时间点到底是指的什么呢?

其一,是因为苹果、华为在这个时候都进入汽车行业了。

据IDC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约12.9亿台,其中三星位列全球第一,苹果和华为分别占据二、三名,小米排名第四。然而更致命的是,智能手机的销量逐年下滑,蛋糕越来越小了。

据中国信通院数据,中国手机出货量在2016年达到5.6亿部高点后逐年下降,到2020年,叠加疫情影响,全年出货量为3.08亿,比4年前减少近一半。与之相反的是增长迅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累计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

这也不难解释,苹果和华为都开始对汽车下手了。

去年12月,华为官宣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划归消费者业务 BG,由余承东直接负责。同时,华为再次强调不造车,做增量部件供应商。苹果虽然没有正式宣布,但从不断更新的专利、人才的消息能看出,苹果汽车越来越近了。

其二,是智能汽车赛道的逐渐成型。

2015-2020年,可以粗略的归为新能源汽车的第一阶段。因为在过去这五六年的发展主要是集中在电池续航、车辆性能等基础三电技术的比拼上。随着电池成本的逐渐下降,供应链体系的完善,一个新车企可能不再需要自研所有核心技术,就能组装成一辆有人愿意买单的新能源汽车。

从今年开始,是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前瞻技术的竞争,更多原本不是汽车行业的科技、互联网玩家因此有机会加入。比如做搜索起家的百度、代工手机的富士康,更有高举高打的“地产大亨之子”恒大汽车。

很多人问,是不是只要是个有钱的公司,就能去造车?答案可能真是这样的。传统燃油车,是以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所组成的三大件为核心的竞争,上道晚的中国车企追得有些吃力。但现阶段电动车,比的是以电池电机电控为主的三电系统,再往后未来的电动车是集成电路、芯片、传感器以及配套的软件占据主导地位,到2030年这些成本将占据BOM成本的40%。

就像手机行业,续航不会是阻碍人们购买iPhone的因素,相反它超前的硬件配置和软件体验、服务体验更为诱人,类似。或者,像以超低价格、超强性价比来吸引消费者,类似宏光MINI EV。

二、

小米汽车,再不来就晚了?

曾在创办UC时就获雷军投资的何小鹏,在进入造车时,得到了雷军的提醒:“和互联网创业不同,智能汽车的产业链长且复杂,需要有思想准备打六年的地基和积累,同时需要足够的资金,吸引智能汽车市场中最棒的人才有可能成事。”

经过五六年的时间,雷军想必也是做好了精细的“战术准备”。而正如雷军给何小鹏的建议,如今的智能汽车行业的技术竞赛,其实就是人才竞赛。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统计,截止2017年末,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从业人员数达到534万人。但目前,整个行业研发人才总量在150万左右,只占总才人数的20~30%。

随着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及共享出行的发展,软件、计算能力和先进传感器正逐步取代发动机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性也在提高。以当今汽车包含的软件代码行数(SLOC)为例,2010年,主流车型的SLOC约为1000万行;到2016年达到1.5亿行左右,复杂性越来越高。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愈发明显,汽车行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正在持续高涨。

而车企争抢软件人才已成趋势。上汽集团已经成立了“零束”汽车软件中心,该软件中心在大规模招聘相关的软件人才,目前上汽已集聚了7000多位软件人才。除了上汽,一汽、广汽、吉利、长安等业内知名车企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软件团队。不久前理想汽车也宣布,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招揽研发人才。

但好在小米已经有自己的技术储备。根据国家专利局披露的信息,小米科技申报的 2000 多项专利中,与汽车相关的大约有10项,主要包括车辆定速巡航、能源补充、车辆操控、导航、辅助驾驶、行车安全、停车信息预测等。

那跨越人才的门槛之后,小米要面临的就是资金的问题。小米2019年全年总收入达到2058亿元,但背后公司的研发投入仅为75亿元。作为参考,在2019年的营收为245.78美元(约人民币1586亿元),但它的研发投入达到了惊人的13.43美元(约合人民币86.7亿)。

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曾告诉《泰晤士报》,戴森电动车项目最终耗费了5亿英镑(约人民币45亿),他才叫停了这个项目。与其他传统汽车品牌不同的是,戴森并没有一支盈利的汽油车和柴油车车队来抵消每一辆电动车的 "巨额亏损"。据他说,每一辆戴森的电动车需要15万英镑才能收支平衡。

如果按照小米卖手机的风格,即便是一台199,999元的电动车,也难逃连续几年亏损卖车的命运。但面对不断加剧的汽车行业竞赛,小米不得不做加快脚步做选择。

写在最后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小米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全球采购组装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再以高性价比取胜。而这套方法在汽车行业依然奏效,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五菱宏光 EV——不到3万块、月销3万辆的神车。

更有意思的是小米CEO雷军在2015年表示,造车是值得一搏的风口和时代机遇,小米在三五年内不会造车,因为我们的精力不够。而2021年恰好就是五年之期,或许,年轻人的第一辆小米汽车真的要诞生了。

标签: 造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