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芯片短缺卡住全世界脖子 想赢只能自建产能

过去两周,很多人已经养成了每天刷一遍海外 BestBuy、亚马逊,扫一眼淘宝购物车,闲鱼收藏清单的习惯。为的就是买到一台原价,或是比原价稍微高那么一丁点的索尼 PS5。

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原本寄希望于PS5能快速降价的用户却发现PS5的产能陷阱深不见底。据彭博社日文版消息,由于PS5 SoC芯片成品率产量问题,索尼已经减少了400万台PS5的产量。索尼原计划是在2021年3月31日之前生产1500万台PS5,但如今只有1100万台可以成功生产。

芯片卡住了全世界的脖子

有消息显示全球芯片短缺的状况已经从汽车行业蔓延到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业内预计,这可能导致产品交付延迟情况持续一至两年。包括松下、雅马哈等电子产品制造商也警告说,它们面临着一些芯片短缺的问题,这正在使一些音频设备和摄像电子产品的生产放缓。

终端厂商的备货也加剧了代工厂产能紧张。华为之后,其他手机厂商为了保证供应链安全以及抢占市场,今年开始大规模备货,造成代工厂产能紧张,厂商的交货周期大为延长。

从供给端来看,从芯片的工艺节点来看,当前最紧俏的是8英寸晶圆。汽车行业最紧缺的主要是功能芯片MCU(微控制单元),由于芯片制造流程复杂,并且有着很高的技术壁垒,包括MCU在内的电源管理、显示驱动芯片、MOS管、MEMS传感器等都集中在8英寸晶圆生产线上。

但8寸产能吃紧这并不是突发因素,从芯片的工艺节点来看,8寸芯片的产能长期吃紧。根据公开数据,台积电约有13%的收入在8寸晶圆厂,中芯国际约有40-50%。出于市场经济的因素。全球8寸厂普遍是IDM企业自用,并未对外开放,而代工厂为增加竞争力往往选择积极布局先进制成,收缩8寸厂等传统产线。

对代工厂来说,短期内扩产缺口最大的8英寸晶圆产线具有一定难度。当前无论国际大厂台积电、联电、格芯、东部高科,还是本土厂商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都有8英寸晶圆产线,但问题在于,代工厂对成熟工艺的扩产动力一直不强,扩充的增量一直很有限。在中国,中芯国际以8英寸为基础业务之一,公开报道显示,该公司在今年8月的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已经部分成熟工艺的需求缺口特别大,为缓解产能供不应求的状况,今年年底前公司8英寸的月产能会增加3万片。

在这种情况下,12月17日,据外媒报道,晶圆(指制作硅半导体电路所用的硅晶片)代工厂台积电将取消原有折扣价,台积电此前在为大客户代工12英寸晶圆时,提供了约3%的折扣,但在2021年,他们将取消这一折扣,折扣取消后就意味着大客户的代工成本将因此上升。

涨价的不只是台积电,2019年全球排名前五的汽车半导体厂商分别为英飞凌、恩智浦、瑞萨电子、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都已经明确表示要提高旗下芯片产品价格。有机构预测,至少明年上半年的元器件行情的基调基本上是缺货和涨价仍然会持续。

由于中国车市的快速回暖,对芯片的意外强劲需求,在今年第一季度压低供应后,半导体制造商一直难以满足这种需求。目前,除大众集团发出减产警告之外,其余各大汽车制造商还处于预警阶段。由于汽车行业已成为芯片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短期供求紧张局面或将持续发酵。

消费者会为短缺的芯片埋单吗?

近年来国内汽车制造业对“芯片”,尤其是进口芯片的“依赖症”(前装市场占比近九成)在增加。随着汽车电气化及智能程度的提升,半导体芯片在汽车制造业内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并被广泛应用在汽车的各个部分。

在中国市场,部分中高端品牌的高配车型,都会配备ESP系统。芯片涨价了,明年部分中高端车型是否会缺货涨价?此前,乘联会方面分析认为,年底国内车市将出现全年最大购车需求。由于市场零售较好,经销商进货节奏也呈较好态势,行业状态从进货节奏看明显改善。但销量较好的汽车品牌受到产量限制,很可能出现库存不足和供不应求的现象,个别车型终端成交价格有望上涨。

不过,走访多家品牌4S店后,为完成全年销售目标,有不少品牌仍在降价促销。不过,也有不少品牌已提前完成销售目标,品牌经销商在年底反而收紧了优惠政策。年末的在售汽车实际上是之前早早定下来的产能决定的,与目前芯片短缺的现状关联不大。但是明年开年至一季度结束这段时间行业究竟会因此受到多大影响,目前来看暂不可知。

预计芯片短期紧缺会延续到明年第一季度,车企或将采用其他供应商代替、配置切换等方式应对,排产或将受到一定影响,整车厂生产肯定是承压最大的一方。

但是整车厂会把生产的压力通过涨价的方式转移到下游终端销售市场吗?恐怕没有哪家企业敢冒这个风险,毕竟少赚点钱事小,冒犯了消费者丢了市场份额事儿可就大了。因为目前车市最不缺的就是竞品,即便一车难求的特斯拉也只敢降价不敢涨价。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车企正遍寻半导体芯片的同时,自主车企比亚迪却很淡定,对外称公司不仅自建了半导体产业链,还有部分余量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方面表示公司本身具有芯片制造能力,目前不存在芯片短缺,更不存在因此导致的停产问题,目前全部车型正常生产。

实际上,在三电领域中,是国内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不仅做电池,也做电驱动、电控系统及芯片等,甚至也有难度较高的 IGBT 的设计和制造。在国内市场中,分别享有国内电池第二、电机电控第一、BMS 第一、IGBT 第二的市场份额排布。这得益于近20年不断的研发投入和坚持。

百姓评车

时至今日,半导体板块已取得一定成果,包括在新能源领域,已在业内率先实现车规级IGBT大规模量产;在工业领域,已成功量产触控类MCU、BMS前端检测芯片、电池保护IC与驱动IC;在消费领域,其嵌入式指纹芯片、CIS和电磁传感器在行业主要客户中占据领先市场份额。

中国如果再多几个,芯片这件小事就不会卡在我们的脖子上。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