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双源”无轨电车脱离“小辫子”也能继续开行,L4自动驾驶客车引进“高科技”大开眼界

喜欢公交车的“车迷”们,这几天不妨到上海国际新博览中心去看看,那里正举办“2020上海国际客车展”。新闻晨报·周到记者今天在现场看到,上海申沃客车展区里人头攒动,参观者围聚在三辆新型公交客车前“指指点点”。这三辆新型客车为:“双源”无轨电车、L4自动驾驶客车、燃料电池客车。它们都采用全低地板设计,启动“侧跪功能”后,上下客门处离地高度低至28厘米,一级踏步轻松上下车。同时还拥有宽敞的内部空间及超大客门宽度,大客流量过来也能适应。

申沃“双源无轨电车”外观靓丽“双源”无轨电车不怕“小辫子”脱落

一进入申沃客车展区,一眼就看到一辆“小辫子”无轨电车“亭亭玉立”。车头有“14路”字样。上海申沃客车技术中心整车集成与架构系统经理陈曦告诉记者,“双源”电车在有网、脱网两种模式情况下都可运行。

“车顶‘小辫子’一旦脱离了架空线,也可以继续行驶,不需要驾驶员下车到车辆外面对‘小辫子’进行复位,驾驶员启动按钮,‘小辫子’会自动‘捕捉’找到架空线并进行复位,驾驶员不用下车操作。”陈曦表示。

比如目前的公交14路,单程9.9公里,跑来回一圈为20公里左右,“双源”无轨电车即使在脱离“小辫子”的情况下,也能跑四圈。

据透露,今年下半年,申沃方面对“双源”无轨电车进行了集电系统及整车试验,顺利通过了车辆测试等相关检测。该车型采用智能升降集电杆,可自动捕捉电网,各种工况下都能运营。

车门口的“踏板”装置

“双源”电车还有不少“人性化”设施,其中的“侧跪装置”,可以将车身向车站微微倾斜,便于乘客上车。车门口可以抽出一张踏板,方便轮椅车进入车厢。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款客车对所有电器件的“绝缘”设施都放在车顶上的模块里,彻底杜绝了电从线网通到车厢的可能性,确保了车厢人员的安全。

车厢内特设轮椅车的放置区域

记者在车厢内发现,地板距离地面较普通车辆低了不少,这对老年乘客的上下来说极为有益。而且车厢还特设了“无障碍”区域,可以放置轮椅车。

从1914年11月15日第一辆无轨电车出现在上海街头,到1951年上海客车厂设计制造的1000型无轨电车,再到如今申沃全新一代“双源”无轨电车的面世。这一步步的发展,不断给市民乘客带来新的舒适感。

L4自动驾驶城市客车

L4自动驾驶城市客车车上有激光雷达装置L4自动驾驶智能客车科技含量高

在展区内,不能不提这辆这辆公开展示的客车,其科技含量特别高。它就是L4自动驾驶智能客车。该车型目前在上海临港进行试验。

这辆车真是全身都是“宝”。它配备了激光补盲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通过多传感器的融合实现了环境精确感知,确保安全的自动驾驶。不过,记者看到车内也有驾驶室,有“安全员”可以坐在驾驶位置上,但不需要进行驾驶,万一发生紧急情况只要踏一脚“刹车”即可。

“在定位方面,采用了GPS差分定位、惯导定位与激光雷达定位技术相结合,满足出入隧道、停靠站等特殊环境下的厘米级定位需求,可实现跟车行驶、路口通行、换道避障、靠站停车、环岛通行、出入隧道、紧急制动等运行场景中所需的智能驾驶。”陈曦的介绍如数家珍。

目前,临港区域在试验自动驾驶客车。当地的交通环境较为适合试验。而一到市区,交通路况复杂,自动驾驶是否能投放尚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后才能做出决定。

燃料电池客车利用氢燃料发动开行

氢转换成电的关键部位在车背后燃料电池客车百分之百“零污染”

上海“车迷”们大都知晓,2018年年底,申沃的6台燃料电池客车在嘉定114路进行商业化运行。这一公交车是利用氢燃料电池发动开行的,可以做到百分之百“零污染”

今天的展会上,记者看到了氢燃料电池客车的最新款,也就是“升级版”。该车型具有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高、高温性能稳定的特点。额定功率达到83KW,可以充分满足车辆动力的需求,还具备24×6L的超大储氢量,轻松解决续航问题。

据了解,上海市规划到2025年将建成50座加氢站,到203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制造总体达到国外同等水平,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

来源:周到

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