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汽车年检尾气检测-「拉转速」是否伤车?

#老司机聊汽车知识#

问题:

汽车尾气检测拉高转速是否伤车?在双怠速测试法实行后,汽车用户检车时总是会很心疼;因为尾气检测环节确实会拉高转速,看似是比较费油且上车点额。然而这种担心实际有些多余,难道在正常用车时就不会拉转速吗?

除少数驾驶风格比较保守的司机以外,大部分汽车以额定转速70%的标准偶尔加速,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尤其是在车况较为复杂的国道省道或高速公路驾车,超车时加速到转速红线区域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这种驾驶方式又是否伤车呢?

01真实标准

燃油动力汽车装备的发动机类型为「往复循环式·内燃式热机」,这种机器的运行转速越高磨损就会越大,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但是基于正常的换车周期和车辆的实际使用寿命分析,在用车过程中可以随性一些的拉转速!

因为真正能将汽车使用超过十年的用户是很少,当然接受高车龄的二手汽车用户不符合这种标准,只是实际用车周期反而会更短;在平均换车周期内,家用代步汽车想要把优秀品质的内燃机磨出问题反而会挺难。

参考内燃机-台架测试,能够量产装车的内燃机总需要经过至少1000小时的测试,测试又会分为四个阶段。

额定功率25%额定功率50%额定功率75%额定功率额定最大功率需要发动机拉升到接近最高转速,比如某台NA(自然吸气发动机)最高转速为7000rpm,最大功率要到6500转左右才能达到峰值;那么在测试环节中就有数百小时是按照该转速标准运行,剩下的三个阶段的转速实际也很高,最低的25%为「1750rpm」,50%则为「3500rpm」。

综合是个试验标准的平均转速标准为61.25%-4287.5rpm,机器以该标准运行2000-3000小时没有问题的;而家用汽车即使按照年均一万公里,平均时速60km/h为参考,实际行驶时间也才166.66个小时,而且平均转速可能连2000转都不到。

也就是说开上十年的汽车,发动机磨损程度连测试试验环节磨损的一半都不到,但这时候的汽车不论发动机工况如何,价值基本都等于废铁价了,还有必要担心磨损问题而不敢于尝试体验驾驶乐趣?

02测试方式

双怠速测试法标准并非“随性拉高速”,实际检测环节也分为三个阶段,但程度真的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怠速-30秒测试平均值转速50%-15秒转速70%-60秒所谓的“高转测试”的描述是不够清晰的,而且也让很多不了解规则的汽车用户产生了忧虑,对于此类明显是在恶意引导的内容要有甄别能力。

仍旧假设内燃机最高转速为7000rpm,70%的转速标准也只是4900转而已;实际很多发动机的额定转速还有低一些,柴油发动机则普遍低于4000转,测试转速将将2800转左右。

所以不论汽柴油车辆测试都不用担心,尤其是使用寿命本就超过汽油机的柴油发动机,这种机器的实际使用寿命降低,原因不在于检测的那一小会的高转速,而是“日常超载”造成的小马拉大车——高频率拉高转速提升马力才是核心因素。

03核心问题

为何要用双怠速法测试?

很多汽车用户都认为高转测试没有必要性,因为日常用车很少拉高转速;然而这种想法是狭隘的,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破3亿,其中个人名下登记的汽车应当已经接近2.5亿,轻中重型客货车数千万台!

就算平均平台车每天拉高转速1次,基数是不是也会非常大呢?而如果其中大部分车辆的尾气都存在超标问题,那么汽车尾气的影响必然超过工业排放。此时就会有人说为何不加强工业排放的管理,实际工业领域的管理更加严格,成功钻空子的概率要远远低于汽车作弊;而且工业是基础,生活相关的几乎所有都要依靠基础工业来保障,所以即使没有汽车也要有完备的工业。

重点1:全新的发动机也会存在“烧机油”问题,只是损耗量很小与很大的区别而已。在测试机油损耗量的规定标准中有说明,机油损耗量要符合「额定功率·机油燃油消耗比≤0.3%」,额定功率就是上述的高转速标准了。

转速越高产生的热能越大,贮存机油的曲轴箱温度也会越高;此时机油蒸汽过量窜入燃烧室,缸壁油膜也会产生微量损耗;所以即使是新车的机油也是越用越少,那么测试发动机70%转速的机油损耗量则是有必要的。

重点2:转速越高单次做功的时间就会越短,混合油气燃烧的充分性也会受到影响;说白了就是燃油不充分燃烧的程度会比较大,这种状态会产生较多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对于空气质量的破坏是相当夸张的,后两种物质又会加速形成酸雨而破坏土壤农田。

问题是在汽车行业中曾经出现过很多涉及篡改尾气数据的品牌,不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都有,比如大众汽车、戴姆勒、宝马铃木马自达丰田本田三菱日产斯巴鲁等等品牌,还有现代起亚与部分日系汽车品牌的油耗造假,油耗造假等于尾气造假。这是曾经(已经)发现的品牌,没有的就不知道还有哪些了。

总结:双怠速测试法也是不得以而为之,车辆检测员只是按照规定执行,从规则层面而言这是没有什么值得争论的。目前仍旧需要改善的问题并不是检测方式与类目,而是彻底将车检社会化运营,使其成为真正的服务性质的企业。说白了汽车检测规则是硬性规定,是汽车用户需要执行的规定。

但是检测线不应该成为约束机构,而是应当作为服务企业,对用户的车辆进行高标准的专业检测,并且提供解决方案才好。傲慢的态度应该收敛,灰色放宽检测应当重罚;同时对于明知或车辆问题不自行维修解决,而是通过走后门方式与检测站共同作弊的车主进行重罚,至此年检才能不被排斥或成为集成维修服务的服务机构。

最后说明一点:尾气测试后出行ABS/ESP故障灯亮是正常现象,因为检测结束后的刹车很容易抱死,毕竟车轮在滚轴上;ESP本就要侦测车轮转速差值,测试车辆时当然会有很大的转速差,所以ESP点亮也是必然结果。

解决方式往往是熄火再启动即可,或者正常驾驶一段距离就能消除;或者拆掉电瓶负极清楚ECU-RAM数据,ROM贮存的原车系统在接电后可以消除故障码。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易车号作者提供文章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